复盘女足1-2朝鲜:进攻组织混乱,中场拿不住球,主场丧失晋级主动权

虽然朝鲜队四年没有参与世界大赛,虽然媒介对她们称呼大部分都是“神秘之师”,然而,通过亚运会和奥预赛这场的比拼,我们还是能够在她们身上找到那几个熟悉无比的词汇的样子,坚韧、不放弃,凶狠、每球必争。正是在这样的帮助下,她们打开僵局后保持了胜势。背身拿球、纵向传递和彼此的默契性,配上主帅的调整很及时,朝鲜队收下三分,不足为奇。
反观我们,问题还是很多。更致命的是,这场失利会导致晋级之路难度陡增。本想靠奥预赛来提升士气,如今来看,难度好像大了点。
图片
背身拿球,两队的差距
很显然,中国队丢球及在大部分时刻的危险,都来自于这两方面的问题。正好这是朝鲜队的优势,相比之下确实是太明显。
图片
本场比赛朝鲜队的4-4-2万年不改体系还是被拿了出来,她们的策略非常明确,就是通过中路后腰的传导,加两个边路的突破来制造机会。其中中路的传导可分为两个部分,在她们占优势时、基本都是走地面的迅速传递;在她们后退防反时,则开始大脚输送。边路特点则明确的多,就是按着队员个人能力突破,撕扯防守。
图片
应当说,前锋7号丞香心和17号金景英的背身拿球能力之好,给了她们简单打法贯彻彻底的自信。不管是和杨莉娜对决,还是和姚伟PK,她们完全不落到下风的,只要皮球在自己的脚下,基本上不会丢基本上能够按照预计,来到自己队友的地点。这就保证了她们效率够好,这就保证了她们的既定战术能够执行下来。
图片
再加上,朝鲜队的队员实在是太熟悉了,受限于非比赛问题,她们基本很难有出国比拼的机会。也就是说这22名队员几乎都是在一起训练和生活的,一个简单的沟通、眼神的传递,基本传跑的默契就来了。
图片
这一点,我们就太欠缺了。特别是乌日古木拉,拿到了先发出战的机会,也有旅外比拼的积累,然而实际发挥确实不算好。大部分的空间还是靠老将吴澄舒、娄佳慧制造的,这不应该。
纵向传递,中国队的问题
很显然,在安排乌日古木拉先发的情况下,中国队是想要在中路做文章的。毕竟王珊珊的后退,和杨莉娜在中场的组织,十分关键。又有了攻强守弱的沈梦雨出战,按道理,乌日的机会应该不少。可实际上却是寥寥无几,问题就在纵向传递上,做的太差。
图片
上半时,除了吴澄舒数次的个人盘带,中国队几乎没有向前的机会。大部分来到朝鲜队禁区区域靠的都是开大脚,捡到二点的机会。这样效率肯定是完全没有保证的,反观朝鲜推进则很是快、准、狠,这对比太明显。
没有纵向传递就没有大中锋拿球的机会,就没有威胁对方门将的机会,这也导致了我们在上半时的被动。0-1后急迫的想把比分扳回来,可是不知道怎么办。缺少王霜的问题,暴露太多。
图片
当然,教练问题必然也要被拿出来商讨,既然安排了大中锋出战,那为何要把王珊珊再次安排到中后卫位置?知道纵向传递的效率不够,张琳艳怎么没能先发助力呢?假设她确实有伤在身,沈梦露的突破、涂琳俪的辅助会不会更好点?
总之,这套布阵的问题确实不少,水知道遭遇质疑,必是应该。过于保守的问题在世界杯就遇到过,这次又来?
图片
下半时,乱中丢分
中场时,水庆霞知道了自己的问题,立刻用张琳艳和闫锦锦两个突击手,换掉了发挥不佳的乌日古木拉。应该讲这个调整还是及时的,中国队迅速拿到破门机会。1-1的可能性,可是要远大于0-1。
还有张琳艳的个人能力,明显要比其他人好出几个档次,可惜,上来的有些晚了。
只不过,在体能下降后朝鲜队的勇猛也有了打折的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队的纵向传递不利、与朝鲜队的体能不济合了起来,写成了个“乱”字。双方几乎不过中路,进攻大部分都是开高空传递过去,中锋卸下来找机会。比赛的精巧度下降了很多,很难制造出好机会。
图片
到70分钟,双方开始到官子这个步骤,中国队换上了涂琳俪试图收比赛,朝鲜队则是安排了两名快马来打中国队身后。很显然,他们的安排是对的,韩金红过掉了王珊珊后的破门,让中国队来到了万丈深渊。
图片
图片
上文提到过,朝鲜队中路传导的两个方式,一个是走地面迅速推进一个是开大脚。在没有了体能支撑的情况下,他们选择到这第二个方式,是十分的果断坚定的,这也帮助他们拿到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