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至少还有两轮暴涨?冯仑:不太可能

图片
封面图 | 《新居之约》剧照
1
问:
冯叔,最近你的朋友刘德科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中国房价至少还有两轮暴涨。他阐述了六个原因,比如高品质住房人均面积仍短缺、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并未结束、土地财政中短期内没法取代、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枢纽行业,等等。您认同他的观点吗?房价还有机会暴涨吗?
冯叔:
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房价至少还有两轮暴涨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我们曾经对全球房地产,特别是住宅领域的发展,做了一项长期研究。
从1998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近25年的发展。在这段时间内,全球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普遍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米,大城市特别是二线以上城市的人口增量实际上接近于零以后,住宅的增长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房价的走势取决于人均收入、城镇化率、人均住宅面积、人口增量等多种长期因素。另外,金融市场的波动、利率变化以及税收政策等短期因素也可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导致价格波动和影响投资者信心。
综合我们现在国内的发展和全球住宅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这些因素出现以后,住宅市场就会进入到减速、减价、减量的阶段。也就是增长的量还有,但是要减量,另外价格也会稳中有降。
那么减速、减价、减量意味着什么呢?
从市场规模上看,未来住宅领域的常态应该是在8万到10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在这个市场规模里,有一半是二手房,一半是新房。在这种情况下,新房每年的增量有四五万亿,这也是未来5-10年的常态发展。但是中国人口每年的增量在逐渐减少,人口的增量幅度也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整体上进入了一个叫做结构调整和低增长阶段。
所以,我认为住宅价格的暴涨是不可能出现的。统计口径不管是30座城市,50座城市,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未来房价大体上都是稳中有降。
2
问:
前段时间,碧桂园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现金状况承压,将启动境外债务重组。随后,公司又发公告称,公司预期无法如期履行所有境外债务款项的偿付义务,希望通过寻求整体方案来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集团保持持续经营才可以最大程度恢复各方价值。公告一出,市场开始担心,碧桂园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恒大?
冯叔:
我们回顾去年的情况,发现排在前100位的住宅开发公司中,大约有一半已经经历了类似的困境。这种爆雷情况在市场预期中并不算意外,但对于公司内部来说,却带来了巨大的艰辛和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公司创办人亲自前往现场,同时也出售个人资产来帮助公司偿还债务。此外,为确保交付房屋,公司还采取了各种重要措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不过,对于爆雷这件事,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健康的,另一种是不健康的。健康的爆雷可以比喻成脸上冒痘,就像近期熬夜或者吃了较多刺激性食物导致痘痘增多一样。这并不表示身体有多大的问题,实际上,这是身体健康的一种反应,表明身体状态良好。
在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住宅行业发展过程中,爆雷是一种阶段性的现象,全世界范围内都曾经经历过这种情况,包括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曾出现过这种爆雷不能交房的情况。所以,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对爆雷这件事不要太恐惧。
在住宅行业的高速发展历史过程当中,市场几乎都出现过一次爆雷,随后市场就进入了减速、减价和减量的阶段,最终趋向稳定。比如说,如果我们的新房市场降至五万亿,再加上二手房市场,总计10万亿。市场规模缩减了一半,这意味着,一半企业爆雷,另一半企业就来做这剩下的市场。
最近,我一直觉得在企业爆雷这个过程中,住宅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第一,所有住宅开发公司都更加注重财务风险控制,包括现金流的管理、债务杠杆和负债情况的管理,另外公司服务也都在改善。从董事长、CEO,到实际控制人,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这一点。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当外部出现问题时,公司能够更加谨慎地应对风险,就像外面在打雷,我们躲在家里一样,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也是明智之举。
第二,那些没有爆雷的企业现在拥有更多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假设市场原本有100个馒头,大约有120个人在抢着吃,现在爆雷后,死了100个人,而馒头数量也从100个减少到50个。因此,剩下的20个人吃这50个馒头,这意味着每个人能享受更多的资源。这种现象被称为市场结构调整,对于那些幸存下来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他们能够更从容地经营产品,关键是他们要借助科技创新来提升产品质量和改进服务。
这些积极的变化都是在市场爆雷后才出现的,我称之为健康的爆雷。爆雷后,市场结构调整,住宅企业会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和控制,这属于健康的爆雷。现在,至少目前来看,一些经历过爆雷的企业大部分属于这个过程。
所以,关于爆雷这件事,我认为首要的是区分健康的爆雷和不健康的爆雷。不健康的爆雷通常是出于恶意目的,采用高杠杆负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甚至涉及违规甚至违法行为,这种行为类似庞氏骗局,最终导致爆雷。对于不健康的爆雷,应交由司法部门、纪检部门和监管机构来处理。
然而,我更加乐观地看待大多数爆雷,认为它们更符合健康的爆雷模式。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都曾经经历过房地产市场的爆雷。房地产市场就像股票市场一样,不经历一次爆雷是不可能的。
在早期,90年代,股票市场的崩溃也曾引发骚动,但今天,即便许多投资者亏损,也没有人要去跳楼。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是一个过程。所以对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爆雷情况,我认为也应该以这种态度来看待。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