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潍坊 | 走千走万 最忆潍河两岸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存修,1942年生,安丘市景芝镇石家埠村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译协理事,曾任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香港招商局集团广州国旅总经理、广东省文化旅游学会会长,被评为“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中国十大旅游风采人物”,走过南北两极及100多个国家,2007年5月发现中国第五大地貌——山东岱崮地貌。
走千走万 最忆潍河两岸
□李存修
最甜还是故乡水,最明还是潍河月。
在人生旅途上,回首往日,不知不觉间就留下了一个甲子的脚印。从舞勺之年离乡远行,不料越行越远越少声息。60年异乡漂泊行走,攀登过安第斯山和阿尔卑斯山等世界著名高山,跨越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地球上的大河。纵然大千世界五颜六色、景致万千,走千走万,最忆还是潍河两岸,那是我出生和度过少年时代的地方。
在记忆的长河里,岸边有平坦广阔一望无际的原野,春夏有滚滚麦浪,秋日是火红的高粱。一个个村庄,如同一堆堆绿影,点缀在这半岛的平原上,好美的家乡啊!
246公里长的潍河水,西源与南源,如人的两条长臂,伸入绿色的深山,先后从两座大山里走出来,蜿蜒北上汇入大海。我十分惊奇地发现,她先后孕育出诸多杰出人物:大舜、晏子、管宁、郑玄、刘勰、赵明诚、刘统勋、刘墉、窦光鼐、李相棻、刘大同、王尽美、臧克家、王统照、王愿坚……这是国内任何一条相同长度河流所不具备的,我们出生在这片文化沃土是多么自豪与骄傲!
我的村庄在潍河西岸那片平阔的黄土地上。此处四条河流,潍河、渠河、洪沟河和小浯河呈扇形流向景芝镇,酷似一幅美妙的图案。过去,这里盛产大豆、高粱、小麦和小米。而今的大葱、大蒜、大姜和牛蒡又声名远播。
回首2000多年前,五霸之首齐国的齐桓公,在我十分亲近的渠河下游修造了伟大的水利工程——堰浯入荆,比四川都江堰更早几百年!若是没有这座水利工程发挥重要作用,汉军就难以战胜楚军,没有潍河之战中的大捷,汉军则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没有这场胜利,汉朝难以建立。
潍坊境内几条大河潍河、渠河(古浯河)、汶河等皆来自西部山区,电视剧《红高粱》中有这样一段歌词:“身边的那片原野,手边的枣花儿香。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到远方……”远方是哪里呢?远方就是那片高山,就是革命的沂蒙山。从那里流来的每一口水,是纯净的、生态的、历史的、文化的,为什么两三千年来,有那么多人物争先恐后地从这片土地上涌现出来,几千年,在茫茫太空,组成了一个灿烂的星群?
这些年,我走过的地方时常少雨,天旱缺水,在胶东半岛、鲁中地区或鲁西平原,时常听到“喊叫水”的声音,但在昌潍大地上,勤劳智慧的潍坊人做了一篇美丽丰硕的水文章。山东全境共有十大著名湖库,而潍坊独占其三,总库容有20多亿立方米。不足百万人的安丘市内的西部山区,拥有独立的五座水库,被当地人誉为“五库串联”。在上述的八大水库中,除诸城境内的墙夼水库“只游未宿”之外,其他皆“游过宿过吃过”,充分享受了家乡水的滋润。水库边的那一场场夜梦,如同少时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
我的故乡安丘,虽不属水乡泽国,但拥有着山水形胜,人文荟萃。在她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渠河与汶河如两条游龙从南北两侧自西东流,汇拢四五十条支流共同游动在大地上,并衍生出大中小水库100多座,如璀璨的珍珠闪烁在山地和平原,为近百万故乡人民带来福祉与安康!
水啊水,是水孕育了世界万物之生命,是水赐予家乡一切之美好,水更是人类生命之保证!我们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因为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
天上是鸢飞鹞舞,地上是湖库相连,山间是流泉淙淙,这就是我心中的潍坊!
来源:潍坊日报 潍坊晚报
责编:付宁  二审:言午  三审:慈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