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觉得: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不算是一个职业。当代女性的苦,当妈后都会有共鸣,生育养育教育孩子,洗衣做饭收拾整理,照顾老人,家庭几乎吞噬了女性所有的时间精力。承担母职工作,特别是当孩子处于年幼阶段,已经成为女性的一大牵绊。腾讯育儿《成长晴话》邀请腾讯新闻知识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晴天妈妈,情感博主、畅销书作家摇铃铛,百万粉丝亲子旅行博主超级奶爸在旅行共同探讨,被困在养育职责里的女性真有选择权吗?
核心观点:
- 1
现代社会职业女性,由于生育,在招聘、薪酬和工作经验等方面,面临系统性的弱势地位。
- 2
独立男性要从独立带娃开始,如果不经历带孩子,男性的心态没办法主动成熟。
- 3
伴侣的精神支持对女性生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4
没有完美的小孩,父母也别苛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父母。
- 5
管理好配偶的期待值,不参与育儿就没有发言权。
- 6
不要盲目跟随潮流去做丁克,也不要碍于社会压力去生孩子。
晴天妈妈:你跟你的爱人都选择过做全职妈妈或爸爸,你们当时是什么样的状态,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超级奶爸:我在外企做了二十几年,有点厌倦,最终让我决定辞职做全职奶爸的是一个被动的想法,这个想法基于我太太厌倦全职妈妈的生活状态了,以前的老板希望她能重返职场,她有强烈的意愿,我想帮助她实现重返职场的愿望,同时也能够满足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尽管是一个被动选择,但做了这个选择之后我告诉自己不要再想这是被动选择,就想这是你的主动选择。我尽量说服自己,我主动做了这样的选择,就要从这个选择当中看到价值,看到意义。
晴天妈妈:为什么选择做全职妈妈?在这个阶段你觉得职场妈妈或全职妈妈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选择?你觉得怎么样的状态对自己来说更理想?
摇铃铛:我不是主动选择全职的,我的自媒体做起来以后选择了辞职,然后我才开始备孕生孩子。有个很流行的词叫“母职惩罚”,说的是现代社会职业女性,由于生育,在招聘、薪酬和工作经验等方面,往往面临系统性的弱势地位,也就是谁带孩子,谁就失去经济机会。大部分人总觉得生完孩子不放弃工作,一定会带好孩子的同时也赚到钱,事实上,大部分妈妈根本没得选。我算是一个幸运儿,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带孩子,但我也只是可以稍微兼顾一下孩子和工作,这意味着可能一样都做不到很好,我现在秉持着60分万岁的原则,就是陪伴过得去就行了,工作过得去也就行了,是比较无奈的选择。
晴天妈妈:全职和职场如果选择的话,我觉得核心是看三个东西:第一,家庭的排序是怎么样的?我虽然在做自媒体和教育,但我生活的重心大部分是不影响我跟孩子之间的陪伴。第二,在人生这个阶段你有没有获得足够的帮助(比如有家长、阿姨等协助带娃),如果获得的帮助够多,作为职场妈妈,会更安心。第三,婚姻和家庭,它有盟约关系,在这个结盟关系里面,如果妈妈的影响力很大,她全职的代价就很小,但如果在这个盟约里面,她本来就是弱势方,不管从情感还是从收入各方面,可能就慢慢地会变成边缘化。
晴天妈妈:对于全职妈妈来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有挺多困境的,更令人崩溃的是配偶的缺位和不理解,作为养育孩子的“合伙人”,配偶应该怎样做?
超级奶爸:我觉得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男性参与到养育中。独立男性要从独立带娃开始,如果不经历带孩子,男性的心态没办法主动成熟。很多到了年纪没有孩子、年龄挺大也没有孩子的男性在性格上不是那么完整,比如容易急躁、缺乏同理心、不善于倾听、自大等,我发现了很多这样的共同点,这个跟他是否参与了养育是有相当大关系的。参与家庭的养育的男性,在情绪管理上会好很多,更有耐心、更懂得用同理心去倾听,容易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理解伴侣。除了配偶的缺失和观念上不理解之外,其实很多女性也想当然认为养育儿女是自己的事情,大包大揽。女性该放手就放手,这是你们的孩子,他能把孩子怎么样呢?就算带不好,也是经验不足,犯一次错误第二次就不会再犯。适当地给他一些建议,或者建议都不用给。
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父母共同养育孩子是他们认为天经地义的,在中国,这个观念还没有形成。甚至大家对“奶爸”有一些歧视,觉得奶爸这个称呼叫不出口,觉得男人不能做全职爸爸带着孩子成长。如果更多的父亲能接受养育是父母共同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在这里讨论这个话题了。
晴天妈妈:养孩子这件事最初做决定就不是妈妈一个人,其实是夫妻双方甚至整个家庭共同的一个决定,但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就变成了妈妈一个光杆司令,这种感觉是非常难受的,好像这个家里面除了妈妈以外,所有人都可以拍屁股一走了之。
摇铃铛:所有的女人在生完孩子以后,就自动成为了妈妈,她会逼着自己去成为妈妈。但是爸爸不是,他没有经历十月怀胎的过程,很难那么快进入角色,爸爸需要经历后期的育儿过程,包括妈妈的“洗脑”。想要亲子关系很融洽,绝对不是靠血缘关系,是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如果不通过哄睡、有效陪伴、帮孩子换尿布这些经历,是没有感情的。我怀孕的时候跟我老公“洗脑”,爸爸多带孩子,跟孩子感情肯定亲一些。所以我老公从孩子出生以后一直带睡到一岁多,突然有一天孩子只要妈妈了,他还很失落,说自己像个垫脚石,我觉得他在父亲这个角色上至少是合格了。
之前有人提问“为什么半夜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我老婆非叫我起来陪她,明明我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当时回答,哪怕无法喂奶,你也可以给孩子拍嗝,换尿布,抱着哄哄,哪怕都不要你做,起码你可以在她崩溃的时候递上纸巾。伴侣的精神支持是非常重要甚至摆在第一位的,理解、支持、共情,有这样的合伙人,妻子才不会觉得自己生育这件事很痛苦,很亏。
晴天妈妈:职场和育儿其实对于很多的父母来说是双重压力,怎么样平衡好事业和家庭?
晴天妈妈:职场妈妈有三座大山,第一,晋升。作为职场妈妈,自己又要陪伴小朋友,又要想工作,其实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撕裂,你必须通过过度地付出,让别人知道你是值得的。第二,很多妈妈最崩溃的时候就是孩子生病,但是你所有的工作又是要按照整个合作的时间点来交付,很多事情,不是别人给你的压力,而是你的内心会双倍愧疚,一部分是觉得我作为妈妈孩子我没照顾好,一部分是对家里帮手的愧疚,你会觉得家人为照顾孩子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还有就是对老板的愧疚,因为孩子生病经常请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基本上在晋升这件事情上不用老板跟你讲能不能晋升,自己会默认我不配。第三,孩子叫家长,即便是职场妈妈,还是会被老师夺命连环call。这三座大山加起来,我觉得可能对于职场妈妈来说是有很多无奈的部分。
我觉得平衡事业和家庭是一个完全不存在的问题,它只取决于在目前的能力范围内你是不是真的愿意去做,且能做。想怎么平衡首先就是接受自己浮在地上,接受你当不好一个好妈妈,也做不好一份好工作,接纳自己就是个普通人。第二,自己用最小的成本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儿,我发现我接送孩子的时间、上下班路上时间比较长,就会顺便写稿子,我是一个不依赖电脑也可以工作的人,仪式感不用那么强的时候,虽然不一定那么舒服,但是你的时间被解套了,还有利用当孩子睡着的时间处理事情,你会发现效率突然变高了。第三,每一个板块找到你合适的合作伙伴,比如对爸爸你只能打60分,那就把你能接受的底线事情安排给他,对其他家人也这样,大家之间会慢慢地进入一个很好的循环。
摇铃铛:我发现很多妈妈会自我PUA,三座大山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爸爸都不会去想,只有妈妈们才会想我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家人,对不起领导上司。所以妈妈们还是得要把观念更新一下,孩子不是一个人的孩子,也是你老公的孩子,同时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如果长辈们退休了,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也可以帮忙带孩子的。
所谓的平衡家庭和工作,我觉得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对于所有的职场女性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不能完全平衡家庭和工作,你只能两件事情都做到60分万岁,我觉得就已经很不错,非常优秀了。
超级奶爸:不管是全职爸爸还是妈妈,都不要苛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父母,我们往往陷入一个怪圈,尤其是女性,都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孩子生病,就觉得是我照顾地不好,别苛求自己。孩子不完美,父母也别苛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父母,有时候你真的工作累了,回来以后,今天就不辅导作业了,做成啥样就啥样吧,我躺平一下我累了,咱谁也别苛求谁,情绪不好,给你辅导作业,我也会崩溃,你做成啥样无所谓,明天老师反馈不好再改吧。还有如果你承担了家里绝大多的育儿工作,那你要管理好配偶的期望值,他不管就没有发言权,别以为我带,这孩子就会多优秀,我们优秀不代表孩子优秀,就算是专家、小学的优秀老师,自己的孩子都不一定变得优秀。
晴天妈妈:很多全职父母一段时间后想重回职场,怎么样能够帮助全职父母更快地重回职场,有哪些调整自己内心状态,远离抑郁和压力的好方法?
超级奶爸:社会的话,我想起来以前国营企业会有托儿所,中午休息的时候父母可以去看一下孩子,这还挺好的。以前刷到过一条新闻,有个国家女性议员带着自己孩子去开会,到时候了可以喂奶,我觉得就帮助摆脱女性育儿和职场这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来说,至少解脱一部分。个人的话是,一是自我价值,育儿带给我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我发现,孩子越来越长大,其实我也在长大,摆脱了前面说的那种自大的心理,女性也是一样,我们陪伴孩子中也学到很多东西。二,配偶的尊重和担当非常重要,当配偶参与进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育儿没这么难,大家有分工,男性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女性就可以在家休息。
摇铃铛:这个我自己其实有切身的体会,我儿子从刚出生到两岁那个阶段,我整个人处在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状态里面。我从一个小女孩的阶段突然到了妈妈的角色里面,我非常不适应。我当时是怎么做的呢?当我发现自己有点明显的不正常时,我就试着让自己从“高要求妈妈”这个角色里稍微能够解脱一点,本来我打算要给孩子喂奶到自然断奶的时候,但是我的状态实在太差了,就给他断奶了。第二,我会用一些工具让自己从家务育儿里面解脱出来,我基本上全部都交给工具,能花钱的花钱,比如请育儿嫂,买了很多洗涤机,带娃神器,尽量能让自己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育儿环境里面。第三就是去寻求身边所有家庭成员的帮助,跟他们说,我可能压力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了,你们需要做些什么,然后把它列出来,让他们去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只说给我分担,那他们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晴天妈妈:当下年轻人结婚率生育率下降,对于适婚适育青年,有哪些建议可以给大家?
超级奶爸:不需要给建议。我觉得很多事情要顺其自然,很多时候官方出台的鼓励结婚的政策其实不见得有很大作用。每个时代都不同的特点,现在结婚的时间越来越晚,要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在将来这些慢慢地顺其自然会有改变的,让子弹飞一会儿,个人生育观念不会一成不变,让市场或社会去调整其实没用的,因为改变不了个人想法。
摇铃铛:不要盲目跟随潮流去做丁克,也不要碍于社会压力去生孩子。结不结婚,生不生,是你自己的决定,跟你目前的感情状况、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息息相关。一定要学会摒弃周围的杂音,去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也是我的生活理念,忠于自我忠于内心才能过上无悔的一生。
晴天妈妈:我觉得首先只有你喜欢自己,你才会真的喜欢一个孩子。可能我们现在的人大多数到了二三十岁,依然对自己不那么热爱,所以我觉得不如花一点时间先让自己找到自己的节奏,然后再去考虑要不要孩子。第二,我觉得对于有孩家庭,不管是要两个还是要三个,千万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规训自己的养育方式。第三,没有合适的婚姻,不要对亲密关系或对他人抱那么高的期待,我对自己挺满意,然后对我遇到的人也很满意,我相信我们大概率会合作地愉快,即使合作地不愉快,分开了,我们也可以再去应对这个事。
整理:陈艳博
审核:蔡娟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育儿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但欢迎转发至个人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