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人群达3.9亿! “老视矫正示范基地”正式落户榕城,精湛技术让更多患者满意

看近需要一副眼镜,
看远又需要一副眼镜。
人手两副以上眼镜
已成为我国
【近视+老花】患者的“常态”
伴随着日常用眼的强度不断增大,时间不断变长,很多中老年人倍受老花眼、高度近视、散光与白内障的多重折磨。据《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口,有待解决老视问题的人群达3.9亿,占中国总人口数近三成。
科学认识老花眼治疗现状
目前治疗老花眼主要有三种方式:戴镜、药物和手术治疗。戴镜和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低度数老花眼,满足部分日常需要,但对于中、重度老花眼常需选择手术治疗。
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主任叶向彧博士表示,门诊中经常遇到受不了老花镜、近视镜不停切换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和视疲劳的患者,且多见于高度近视和远视人群。
导致老花眼的主要原因是年龄的增加和人眼晶状体调节力的下降,类似照相机失去调焦功能。
目前之所以提倡手术治疗,主要得益于精准的眼生物测量技术、智能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日渐完善的新型人工晶体。
手术的原理是将老化的、失去弹性的晶状体用功能性人工晶体(如多焦点人工晶体)替换,从而一次性解决老花、白内障、近视、散光等眼部问题,让眼睛恢复“出厂设置”。
对标国际水平,为福建眼科注入新技术
叶向彧博士致力于引进和应用新的诊疗理念、手术技术和新型功能性人工晶体。
叶向彧博士受邀参加今年欧洲白内障和屈光外科医师协会年会(ESCRS 2023),他谈到,此次会议专门设置了老花专题,对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期间,他在新技术论坛上也分享了散光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的应用体会,并探讨如何使手术更安全和精准。
图片
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主任叶向彧博士做学术分享
在2023年10月21日的“第九届福州眼科高峰论坛暨屈光性白内障规范与创新学习班”上,叶向彧博士分享了《精彩纷呈:功能性IOL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课题,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国内新型人工晶状体的特点及应用体会。
目前,叶向彧博士在闽东北地区率先应用了多种先进的人工晶体,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图片
AcrySof TFNT00三焦点人工晶体术后患者合影
图片
TECNIS Synergy EDOF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合影
图片
AcrySof Vivity EDOF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合影
图片
TECNIS Enhance EDOF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合影
应对老花困扰,“老视矫正示范基地”正式落户榕城
老花眼晶体置换手术
是最高层级的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为达到“仿生”的视功能要求
整个诊疗流程
需做到精准和极致
福州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基于10余年在屈光型白内障、老花眼诊疗技术的充分实践和研究,针对术前评估、手术操作、人工晶状体选择等核心步骤,制定了一套规范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诊疗流程,并相继引进Lensx飞秒激光白内障技术、Verion术中数字导航系统、3D直视下手术系统和成立了生物测量工作室等。
为尽可能让每一台手术成为“艺术品”,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2023年10月21日,福州眼科医院成立“老视矫正示范基地”
图片
“老视矫正示范基地”正式落户榕城
叶向彧副院长表示:“此次老视矫正示范基地的建立是一个契机,我们将特设‘老视门诊’和咨询平台,为老花眼患者打造便捷、一体化的诊疗平台,以规范、专业和先进的技术,实现个性化的诊治,对需要手术的患者,通过晶状体置换技术一并解决老花、白内障、近视、散光等屈光性问题,实现优质的全程视力。”
图片
叶向彧
主任医师,眼科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主任。美国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协会(ASCRS)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超声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福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白内障、高度近视、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复杂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三焦点人工晶体/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散光矫正人工晶体等植入技术,以及高度近视的各种诊疗技术,获得国际Vision ICL官方手术资质认证,对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透明晶状体置换术、角膜激光术后白内障手术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前已主持省、市级课题10项,发表国内外核心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人卫出版社专著《眼球生物测量与IOL屈光力计算》与《白内障合并散光的评估与治疗》,已开发术源性散光(SIA)计算与评估、角膜激光术后FY-L IOL计算公式、FY-IOL通用计算公式等软件,软件著作权26项,专利15项。
(张帅)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