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对绍兴有多重要?

图片
10月31日,阳明心学大会活动在浙江绍兴举行。本次大会以“阳明心学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探讨阳明心学“心即理”“万物一体”“知行合一”等智慧谱系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延伸,并就如何通过对阳明心学进行化古而创新来积极构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展开交流。
“阳明心学存世500余载,虽然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但人们追求完善自我和美好未来的愿望和探索却恒久不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丁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国内持续掀起“王阳明热”,展现的是中华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阳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比如,王阳明曾对追随他的青年学生提出“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的殷切教诲,这样的表达在当下依然适用。
王阳明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传承和发扬阳明文化至关重要。作为王阳明出生之府、成长之地、归宿之所,绍兴近年来立足打造国学高地、心学之城,致力于推动阳明心学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共建“阳明心学大会”,组织学术论坛,开展阳明文化课题研究及学术交流等活动。去年,“阳明心学大会”永久会址落户绍兴。
过去,对阳明文化研究很多,但普及不够。为此,绍兴没少下功夫。其中,阳明故里综合保护项目是重要抓手。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元年,由于居住及讲学条件的增大,王阳明开始在父亲王华旧居上大范围扩建“伯府第”。2019年,绍兴启动阳明故里项目建设,核心工程是重建伯府第。2020年,绍兴通过对伯府第遗址的考古挖掘,首次揭示了伯府第遗址为框架结构且保存较完整,三重三进,明确了主体院落建筑基址及部分西跨院建筑基址。绍兴阳明新建伯府遗址因此被评为当年度浙江考古十大重要发现。
去年,阳明故里·伯府第是在原址基础上重建而成,通过系统性考古和文献梳理,最大程度上还原了500余年前王阳明传道受业解惑的生活场景。在伯府第旁,还新建了阳明纪念馆、阳明广场等,上述点位共同构成了王阳明生活、讲学空间,并与绍兴地区的阳明洞天、阳明墓一起,成为绍兴致力打造的“心学圣地”。至此,阳明文化有了更切实可感的载体,更多相关的爱好者、研究者也有了瞻仰遗迹、交流学术的新平台。
普及阳明文化,要易学易懂,方能入脑入心。近年来,绍兴持续推动阳明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同时积极探索阳明文化的当代价值。目前,绍兴已实现阳明幼儿园、阳明小学、阳明中学、阳明学院的全学段覆盖,并持续实施阳明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2021年,《东亚阳明文化旅游地图》正式发布,同年,绍兴运用数字化理念追溯“阳明文化”发展历程,建立起阳明文化数据库。此外,绍兴还推出越剧《王阳明》、纪录片《王阳明》、动画片《少年师爷之稽山阳明》、《话说王阳明》系列短视频,以及周边文创产品等,旨在推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对绍兴而言,王阳明不仅是一张城市形象的“金名片”,还是绍兴对外交流、拓展朋友圈的“新法宝”。借助阳明心学大会的契机,绍兴携手五个省份的阳明行迹单位代表签定了“阳明行迹地协作平台”合作协议,并发布了“绍兴阳明文化十景”。接下来,绍兴还将在11月举行阳明文化月系列活动,包括国际儒学联合会研修基地联席会议、绍兴阳明研究成果系列新书发布会、2023阳明心学大会课题招标发布、绍兴阳明故里“天泉证道”情景演绎活动、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王阳明教育思想及游学文化研讨主题活动、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公益讲座《用数字人文的方法来研究绍兴的历史》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