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测评:QQ绕开实名的“隐秘角落”

图片
撰文丨一视财经 邱邱
编辑 | 西贝
10月24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发布,进一步完善了互联网领域治理体系、健全青少年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也将未成年人保护议题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心。而就在近日,消费日报发布了《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测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对20款热门手游在未成年保护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度测评。
报告发现,上述游戏在落实适龄提示、用户协议及隐私政策、未成年人游戏时间与消费限制等方面,均符合现有防沉迷政策。然而,在测试中,这份报告却不经意揭开了渠道的“隐秘角落”——
01、绕开实名验证有门道
测评显示,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几款游戏测试过程中,测评小组使用购买来的成年人QQ账号,就可以轻松绕过游戏实名认证环节,直接登陆游戏。不仅如此,测评小组用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绑定了QQ钱包,再次登录游戏时,仍然可以不受防沉迷限制畅玩游戏,使得游戏内的未成年人防沉迷举措形同虚设。
在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落实中,实名认证对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监管发挥着最为直接的保护效力,同时也是未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未保举措不断迭代的同时,一些突破现有保护防线的应对方法,也在互联网的隐秘角落传播和发酵。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问题隐藏的风险,测评小组以玩游戏为由头,在网上成功购买了 QQ 号用于测试。经过验证发现,未成年人用购买来的 QQ 号登录游戏时,无需进行实名认证,可以通过原号主(成年人)的实名信息直接游玩。
以腾讯旗下游戏《王者荣耀》为例,测评小组通过 QQ 钱包的实名认证将同一名 12 岁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分别录入到购买的 QQ 号以及新创建的 QQ 号(未经过其他任何途径的实名认证)中,用以实名认证测试。结果,购买的账号即使已经在QQ钱包进行了未成年人认证,但是在防沉迷规定游戏时间外,登录《王者荣耀》并未受限制。
图片
与此同时,这些所谓的“过审”账号还可以一劳永逸,仅需一次购买,就可以实现“一号通用”,评测小组经验证发现,用上述“过审”账号可以无阻碍地登录《和平精英》等设有 QQ 专属渠道的游戏。
图片
2021 年 8 月 30 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强调,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02、QQ生态监管失灵
众所周知,QQ 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是一款享有国民影响力的社交软件。随着新的社交平台出现以及用户社交迁徙,QQ 的受众群体涵盖了非常高比例的未成年用户。根据QQ官方发布的《2019年00后用户社交行为数据报告》显示,有一半的 QQ 会员,是年轻的00后,每天有 67% 的说说也是 00 后发布。
在大环境改变与外部竞争压力交织的情况下,QQ 竭尽全力想要留住更多年轻用户,尤其是通过“投放”各种契合年轻用户的内容,不断加固其年轻群体的基本盘。但是,在投其所好与维持生态健康之间,QQ 显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图片
不久前,QQ 的“小世界”版块,因存在大量色情、违法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被国家网信办点名批评并约谈,最终被处以 100 万罚款以及停止更新 30 天全面整改。此外,早在2021年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在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针对腾讯QQ等平台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网信部门就依法约谈平台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全面清理处置相关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并对平台实施罚款处罚。
近年来,QQ平台上网络诈骗案例更是层出不穷,在微博搜索“QQ诈骗”会发现,仅在过去的半个月内,就有@西安公安、@烟台网警 、@台州网警、@抚顺网警 、@南充公安 、@宁波网警 、@云南日报等各地官方警务和媒体发布QQ平台最新诈骗案件和警醒提示,其中还包括多起未成年人被骗案例,被骗金额最高达到了40万之巨。
图片
03、结语
未成年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企业认清自己的主体责任,发挥主动监管职能,对漏洞及时有效的修补。
近年来,QQ不断试图开拓新的增长业务来维持自身发展的基本盘,尤其是留住年轻人。但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企业更应当考虑到广大的未成年用户,制定更为安全、严格的保护措施,来巩固当前得之不易的未保事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