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

评论

7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五角大楼正研制B61-13,区区一个战术核炸弹,能威慑中俄?

据环球时报日前援引美国《防务新闻》的报道,五角大楼对外公布,继此前批量投产号称“智能核弹”的B61-12核炸弹之后,美军正在研制一种当量更大的钻地核弹——B61-13核炸弹。五角大楼称该型核炸弹用于“适当威慑两个主要的核竞争对手——中国与俄罗斯”,未来将成为美国战术核武库中的重要一员。
图片
(此前批量投产的B61-12核炸弹,号称“智能核弹”)
B61系列航弹是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一种可变当量核炸弹,迄今发展出了Mod0至Mod12共计13种型号,目前仍有B61-3、B61-4、B61-7和B61-11在役,以及前些年开始量产的B61-12和目前正在研制的B61-13两种型号,其各种型号的爆炸当量从300吨至40万吨TNT不等,首型于1968年服役。其中B61-3/4属于战术核弹,B61-7/11属于战略核武器,前者为可变当量的钻地弹,后者为不可调当量的钻地弹。
图片
B61核弹长3.58米,直径33厘米,基本重量320千克,个别型号因引信、减速装置的差异重量会有所变化,整体呈流线型,能够承受2马赫速度投弹产生的加速度。结构上B61核弹由钻地头、弹头核心、后部、尾翼四部分组成,钻地头中有一个双通道雷达空爆引信和两个压电撞击引信,外部有缓冲材料保护以便低空投弹。
图片
(B-61的尺寸与外型)
钻地头后部是核弹头所在的弹头核心部件,有聚氨酯垫层保持弹头的密封与干燥,以及支撑弹头免受撞击,用以引爆弹头的点火电路和热电池也在此部件中;后部组件是B61核炸弹的飞行控制系统,其中包括飞行前保险控制、引信选择开关、安全分离调节仪,以及稳定降落的旋转火箭;最后边就是B61核弹的弹体尾翼,其降落伞也在此部件内。
图片
(B-61核炸弹的结构,可明显看出四段式结构)
B61核弹的构型为两级辐射内爆式即“泰勒-乌拉姆”式(T-U)构型,弹头内部有两个由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中子发生器,弹头的爆炸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用于引发次级核爆的初级核爆,利用初级核弹中裂变产生的X-射线对次级核弹进行压缩,这个过程称为对次级核弹的辐射内爆,在次级核弹冷压缩后通过次级核弹的内部裂变对次级核弹进行加热,以产生更加强大的核爆炸。
图片
1997年以后,美军一直没有新型核炸弹服役,因此在2010年的《核态势审议报告》提出了B61系列核弹延寿计划,也就是2020年投产的B61-12。总体上B61-12属于短平快的短周期升级型号,结合了现役四种B61核炸弹型号的设计,使用当量5万吨的B61-4核弹的初级和次级弹芯,弹体设计结合了四种型号的各组件。主要改进方面为制导组件,大幅提升了精准度,圆周概率偏差不超过30米,而且新型制导组件也提升了滑翔距离,大大提升了有效射程,并且能够由战斗机尤其是具备隐身能力的F-35投送,号称是“智能核弹”
图片
B61-13则是在B61-12的基础上升级而来,总体思路也是相同的短平快,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武器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透露,B61-13将使用B61-7的弹头组件,并采用和B61-12类似的弹体和尾翼组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B61-12的生产线。相比于B61-12,B61-13的爆炸当量更大,为36万吨上下,且进一步强化钻地能力。美军曾经希望利用更加精准和小型化的B61-12替代B61-7和B61-11这两种钻地核弹,但后来证明B61-12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才有了当量更大、钻地能力更强的B61-13作为补救措施。
图片
B61-13的目标是中俄以及伊朗、朝鲜的坚固地下设施,比如中俄的地下战略指挥中心,伊朗的地下核工厂,每当遇到伊核问题和朝核问题热议期间,美国就会“不经意”放出消息利用GBU-57巨型钻地弹进行威慑。不过对于中俄而言,威慑力并没有对于伊朗朝鲜那么大,中俄拥有完备的防空体系,也拥有反隐身雷达技术,尽管B61-13可以利用五代机平台投放,但在中俄面前突防能力是较为有限的。但需要警惕的是,B61-12/13的出现,可能标志着美国的核武器从战略威慑向实用化的转变,使得核武的使用门槛更低,使得核武器更加“泛滥”,这无疑将对全世界的核安全产生巨大的动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