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鲜看 | 为解决人类的“碳焦虑”,近50位全球科学家,围绕4大双碳专题,共赴这1场碳大会

图片
11月7日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以下简称“碳大会”)将在上海临港举行。大会聚焦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包含一个主旨论坛和四个专题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担任论坛主席。
宇宙中再也没有哪种元素像碳一样,让人类最为仰仗,又深感纠结。
碳构成了生命,参与着生态循环,而它还有另一面。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大量化石能源燃烧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上升,进而带来了气候问题。科学家们发布重大警告,当下已逼近全球温升1.5℃的临界点,一旦跨越,将会带来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采取气候行动已迫在眉睫,联合国敦促各排放大国将碳中和目标提前到2040年,以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传统工业时代落幕,能源变革时代到来,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社会系统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人类社会正迎来新的范式。
作为顶科论坛最负盛名的标志性论坛之一,本届碳大会继续往纵深挖掘碳领域的科学专题,将围绕零碳主旨,从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能源两个方向展开基础科学探究,并将探索的前沿推进到了海洋碳中和和碳监测碳计量两个全新领域。
图片
论坛看点
看点1
四大专题,四大领域,四组联合主席
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碳大会结合第五届顶科论坛碳大会和2023上海国际碳博会科学论坛的学术积累,设置了“科学引领零碳变革——科学促进碳中和”主旨论坛以及面向双碳四大领域作深入探讨的四大专题论坛。
本届碳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担任大会主席,四大专题论坛均邀请了领域内具有顶尖水准和享有崇高声望的科学家担任联合主席。
图片
科学引领气候变革——科学促进气候韧性发展
气候代价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
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经有133个国家、116个地区、200多个城市和800多家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但这依然不够,气候风险正随着全球温度的不断升高在急剧增加,本届碳大会将探讨加速全球净零排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方法和路径。
科学引领能源变革——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
全球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之下。
长期能源政策的核心是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大幅扩大部署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和产业的投资。本届碳大会将聚焦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探讨如何通过科学进步和国际合作引领并加速全面绿色变革的进程。
科学引领蓝色变革——支撑碳中和的海洋路径
海洋是包容。它吸收了工业革命以来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储存着地球上93%的CO2。
海洋是潜力。本届碳大会将探讨如何加深理解和充分释放蓝色碳库的未来潜力,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海洋解决方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科学引领碳测变革——科学碳计量开启精准碳中和之路
科学之所以是一种世界的语言,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数学、一种物理,一种化学……
然而各国宏观碳政策不一致,国家、区域以及行业发展均存在差异,碳排放核查和交易数据评判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不统一,碳计量技术创新与应用亟待加强,尚缺乏统一规范的碳排放计量体系,许多国家和企业陷入了内外两难……
本届碳大会致力于打破“碳焦虑”、“碳迷茫”,跨越“碳鸿沟”。
看点2
诺奖热门科学家参会
本届碳大会吸引了众多顶尖科学家的参与,其中不乏被视作诺奖热门人选的“人气”科学家。
比如2018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讲席教授、卡夫利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联合主任奥马尔·亚基(Omar YAGHI)沙漠取水的思路堪称梦幻。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系列化学领域的研究热门,也为清洁能源储存、二氧化碳捕捉等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解决方案。
201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能源讲席教授、化学教授杨培东(Peidong YANG)把他研发的人工光合作用装置称为“液体阳光”。它有望为成为人类获取绿色能源的革命性方式。因为这项研究,全球著名数据信息机构将杨培东列为诺贝尔化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看点3
多位顶科新面孔、埃尼奖得主亮相
在双碳领域,埃尼奖具有十分尊崇的地位,被称作能源界的诺奖。本届顶科论坛吸引的顶科新面孔当中,就有数位埃尼奖得主。他们此次将集体在碳大会亮相。
以下为部分顶科海报,其余海报将陆续发布。
看点4
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
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牵头发起的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于2022年成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大科学计划。目前,该计划得到美、欧、亚、非等全球代表性地区的33个国家78所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该项目也成为畅通无碍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科研项目典范。本次论坛,焦念志院士将发表主旨演讲,并为应对全球变暖提供海洋方案。
看点5
现场仪式见证双碳成果落地
在“科学引领蓝色变革——支撑碳中和的海洋路径”专题论坛中,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将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举行隆重的合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WLA在双碳领域的长远规划和深耕的恒心。
在“科学引领碳测变革——科学碳计量开启精准碳中和之路”专题论坛中,将隆重举行“上海市双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揭牌仪式,以及《“科技赋能碳计量 携手一起向未来” 上海倡议书》发布仪式。顶科论坛见证上海走在了“碳测”领域的前端。
参会嘉宾
世界顶尖科学家
01
保罗·奇里克(Paul CHIRIK)
2019年埃尼环境先进技术奖得主
普林斯顿大学弗里克化学实验室冠名教授
02
格雷厄姆·法夸尔(Graham FARQUHAR)
2017年京都奖基础科学奖得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杰出教授
03
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
2012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
2010年千禧科技奖得主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光子学与界面实验室主任教授
04
菲力普 G. 杰索普(Philip G. JESSOP)
2013年埃尼新前沿烃类(上游)奖得主
皇后大学化学系教授
05
马丁·朗德罗(Martin LANDRØ)
2011年埃尼新前沿烃类奖得主
挪威科技大学电子系统系教授
06
李相烨(Sang Yup LEE)
2018年埃尼环境先进技术奖得主
韩国科学技术院副校长(研究方向)
07
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Gregory STEPHANOPOULOS)
2011年埃尼可再生与非常规能源奖得主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冠名教授
08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2018年埃尼前沿能源奖得主
2019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科学家
09
奥马尔·亚基(Omar YAGHI)
2018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讲席教授、卡夫利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联合主任
10
杨培东(Peidong YANG)
201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能源讲席教授、化学教授
11
理查德·扎尔(Richard ZARE)
2005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
斯坦福大学自然科学冠名教授、化学教授
12
戴维·齐尔伯曼(David ZILBERMAN)
2019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学系杰出教授、讲席教授
中国两院院士
13
贺克斌(HE Kebin)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14
焦念志(JIAO Nianzhi)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厦门大学讲席教授
联合国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 ONCE)联合主席
15
刘文清(LIU Wenqing)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所长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院长
16
孙立成(SUN Licheng)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湖大学理学院讲席教授、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主任
17
涂善东(TU Shandong)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校科协主席
18
张涛(ZHANG Tao)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资深科学家
19
理查德·巴克(Richard BARKER)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能源与环境部总监
20
陈刚(Gang CHEN)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能源工程冠名教授
21
丁玉龙(Yulong DING )
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士
伯明翰大学首任Chamberlain(资深)讲席教授
22
段茂盛(DUAN Maosheng)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3
方家松(FANG Jiasong)
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24
方向(FANG Xiang)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国家时间频率研究中心与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MTC26)主任委员
25
让-皮埃尔·加图索(Jean-Pierre GATTUSO)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教授、索邦大学教授、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26
罗尼·格鲁德(Ronnie GLUD)
南丹麦大学教授
27
格哈德·赫而德(Gerhard HERNDL)
维也纳大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部主管
28
马龙·刘易斯 (Marlon LEWIS)
达尔豪斯大学名誉教授
29
李政(LI Zheng)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
30
刘纪化(LIU Jihua)
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ONCE)秘书长
山东大学教授
31
阮淑娟(Thuc-Quyen NGUYEN)
2023年威廉·埃克斯纳奖章得主
2023年德热纳奖得主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高分子及有机固体研究所主任、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32
倪卫杰(NI Weijie)
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
33
卡罗尔·罗宾逊(Carol ROBINSON)
东英吉利大学海洋科学教授
34
卡洛斯·格德斯·苏亚雷斯(Carlos GUEDES SOARES)
里斯本大学工程学院(高等技术学院)海洋科技与海洋工程中心杰出教授
35
柯蒂斯·萨特尔(Curtis SUTTLE)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36
邢献军(Xianjun XI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37
张丽虹(ZHANG Lihong)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院长
38
张庆红(ZHANG Qinghong)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
世界气象组织(WMO)高影响天气研究项目(HIWeather)国际协调办公室主任
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中国委员会秘书长
39
周天军(ZHOU Tianjun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青年科学家
40
李雄(LI Xiong)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WNLO)能源光子学研究部教授
41
刘欢(LIU Huan)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
42
鲁玺(LU Xi)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43
王涛(WANG Tao)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
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44
胥蕊娜(XU Ruina)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长聘教授、系主任
45
张健(ZHANG Jian)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国际组织代表
46
温南·洛(Wynand LOUW)
国际计量委员会主席
南非国家计量院总监
47
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
* 议程以最终现场为准
特约撰稿 | 泽   兮
编      辑 | 秣   马
责      编 | 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