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就过亿!《拯救嫌疑人》悬疑又疯狂,张小斐惠英红「杀疯了」

「谁动我孩子,我要谁命!」
如果要给这部电影打上一个标签,那一定是为母则刚,「疯狂女性反杀」的味儿,女性情感话题很容易出圈。
再加上张小斐,惠英红等实力派女演员加盟,顿时让这部电影期待值拉满。
果不其然,短短三天时间,票房过亿。
(以下有剧透)。
图片
01,
在《拯救嫌疑人》中,张小斐出演的仍然是一位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母亲。
她是一位金牌律师陈智琪,事业有成,还有着「30场官司不败」的辉煌战绩。
人前风光,却因为自己女儿被绑架,她的生活笼罩了一层冰霜。
图片
女儿才8岁,在开运动会的时候,转眼就不见了人影,只剩下了一块电话手表。
陈智琪赶紧报了案,还找来了自己的好朋友,一位已经辞职了的警察金志雄。
绑匪打来了电话,让陈智琪给一个已经判了死刑的罪犯丹温翻案。
要不然,「单温死,你女儿死」。
图片
如果仅仅只一个绑架犯罪题材,看到班底阵容,小编并不会觉得有什么惊喜。
甚至会觉得剧情设计老套,反而无趣。
故事的前半段,是遵循以往的套路,母亲为了拯救女儿,「以命换命」。
但是电影真正的精彩之处在于后半段。
图片
律师成功给丹温翻案之后,剧情才开始了180度大转弯。
原来,惠英红出演的林淑娥,和张小斐一样都是母亲。
她的经历比女主角还要坎坷。
林淑娥的女儿被砍了20多刀,惨死在了公寓里。
在死之前,还有激烈的挣扎,血流不止,直到断气。
惨状可见一斑。
图片
图片
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林淑娥在丹温已经有确凿证据,要被判处死刑之时,觉得便宜了杀人犯。
她要一刀一刀地用自己的方式,为女儿复仇,因此,这一位母亲才是背后的大BOSS。
都说为母则刚,一个母亲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情,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最为朴素的亲情主题。
电影为了最终的主题,进行了多次的反转和悬念设置。
一个凶杀案,从头到尾全都是阴谋。
图片
新晋影后张小斐,在《你好李焕英》《好事成双》之后,俨然已经撑起了女性题材的半壁江山。
和《李焕英》中一样,这次同为母亲,却是不一样的风格。
张小斐长着一张大女主的脸,表演很具有层次感,可以看到她的成熟和历练。
职场上的一言九鼎,雷厉风行,面对孩子时,卸下躯壳的软弱和无助,都诠释得淋漓尽致。
张小斐和这个角色的契合度很高。
图片
02,
导演张末,是张艺谋的孩子。
去年的电影《狙击手》就是处女作品。
如今,真正到了检验能力的时候了。
在电影中,有很稀缺的「女性视角」和女性力量。
林淑娥绑架了律师的女儿,她也没有让孩子饿着肚子,因为同为母亲。
哪怕是十恶不赦,也保留着那一份母爱。
图片
惠英红的演技是非常优秀的。
女儿惨死的绝望,悲痛,后期复仇的狠辣;
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和杀手同归于尽的愤怒,都诠释得很好,不愧是老戏骨。
女主角和女儿来到了林淑娥母女的墓碑面前。
女儿问妈妈,她们在另外一个世界能够找到对方吗?
图片
妈妈说,一定能的,因为「她们是这个世界上,共同享受过共同心跳的人」。
回归点是很好的。
导演大概是想要做一个关于「母爱」的题材,将这个立意嫁接到了一个谋杀案和绑架案的壳子里。
不管是张小斐和女儿,惠英红和女儿,还是剧中的检察官为了救儿子,都是为了家庭,为了血亲。
图片
哪怕变得「不可理喻」,哪怕血债血偿,哪怕是以命换命……
能够感受到导演的那一份,或细腻,或是疯狂的爱。
但是不好的一点,是为了有个好的票房,为了戏剧张力,更有噱头,导演增添了很多的多余的猎奇的元素。
比如杀人犯喂药,强暴的情节,包括造黄谣的情节(虽然很好,但是对和主题关联不大),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到了后面,叙事逐渐出现了「失控」。
图片
配乐不停歇,直逼观众内心,确实从头到尾都在「心跳」,喧宾夺主。
再加上惠英红为女报仇的情节,太侧重于情绪的宣泄,反而让后来的反转显得有点刻意。
导演的才华和真诚值得赞扬;
但迎合观众和市场,在自己的风格和独特审美方面做了妥协,略显套路。
6.7分也是合适的,一部合格平庸的商业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