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之春的导火索!一切究竟从何而起!

引言
“今天不反抗,下一个就是你!”这是“阿拉伯之春”时期,示威者们的一个重要口号之一。
“阿拉伯之春”事件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今中东地区的很多阿拉伯国家政府,都是在“阿拉伯之春”事件之后建立起来的。
如今中东国家的现有秩序,基本上也可以说是在“阿拉伯之春”之后建立起来的。那么对于阿拉伯世界影响如此深刻的“阿拉伯之春”事件,究竟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阿拉伯之春”事件背后,究竟又是谁的身影呢?
图片
(阿拉伯之春)
一、来龙去脉
2010年末的阿拉伯世界国家,基本上都处于独裁统治的政治环境之下,上升通道被完全锁死,国家腐败丛生,贫富差距相当的大。同时,由于2007年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北非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陷入了长时间的经济增速缓慢,甚至经济停滞。
而在此情况之下,北非阿拉伯国家国内的失业率也开始不断的攀升,进一步的引起了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独裁者本.阿里统治下的突尼斯,就是陷入困境的阿拉伯国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而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以及之后的“茉莉花革命”更是成为了整个“阿拉伯之春”事件的开端。引发整起事件的人名叫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这位26岁的年轻人由于国内的经济形势失去了工作,被迫成为小贩补贴家用。
图片
(茉莉花革命)
但是他在摆摊期间,遭到了突尼斯警察的恶劣对待,甚至遭到了殴打和虐待。不堪受辱的布瓦吉吉,于2010年12月17日,在突尼斯的大街上自焚身亡。而布瓦吉吉的自焚,也进一步的引爆了突尼斯国内,本就已经相当尖锐的社会矛盾。
从布瓦吉吉自焚去世开始,突尼斯国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群情激动的民众甚至直接开始攻击警察。由于突尼斯的国花是茉莉花,因此这次大规模抗议游行也被称之为“茉莉花革命”。
图片
(本阿里)
而发生在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却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美国国内媒体都对“茉莉花革命”表达了赞赏,称其为“北非人民的自由尝试”。因此突尼斯独裁者本.阿里不敢直接对示威者开火。
本阿里表示,将会在2012年之前,尽可能创造出3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并且在2010年1月13日,本阿里在电视公开讲话中表示,其本人将不会参加2014年的突尼斯总统大选,并且承诺国家体制改革,调查“茉莉花革命”期间的死亡人数,并且严惩凶手。
但是即便如此,突尼斯的民众们依然不愿意原谅本阿里总统,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本阿里下台。2011年1月14日,本阿里被迫解散政府,并且于次日逃亡沙特阿拉伯。突尼斯总理组建了新政府,并且宣布在6个月后举行大选,“茉莉花革命”成功。
图片
(茉莉花革命)
二、逐渐蔓延
2011年1月25日,“茉莉花革命”蔓延到了中东大国埃及。埃及同样面对着与突尼斯相同的问题,穆巴拉克长期统治埃及。
示威游行开始之初,穆巴拉克试图通过军队强行镇压游行示威。但是仅仅在数日后,穆巴拉克就意识到了,想要阻止政权被颠覆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同年2月3日,穆巴拉克向外界传达了愿意交出政权的意愿,11日穆巴拉克辞职。
但是穆巴拉克就没有本阿里那么幸运,他在逃到西奈半岛之后,便被埃及新政府逮捕,此后更是受到了长期监禁。
图片
(穆巴拉克)
除了埃及以及突尼斯之外,阿拉伯之春同样也蔓延到了利比亚。而相比于穆巴拉克以及本阿里,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他本身和美国的关系就很差,自然也不在乎美国对于他的看法。
因此利比亚的游行示威活动,迅速就上升到了武装冲突,卡扎菲直接出动了军队镇压反对派武装。初期利比亚政府军一路高歌猛进,直到法国等北约国家宣布对利比亚政府军进行空袭之后,利比亚政府军终于止住了前进的势头。卡扎菲也死在了由“阿拉伯之春”所引发的利比亚战争之中。
“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同样蔓延到了叙利亚,而当时叙利亚的统治者正是巴沙尔.阿萨德。严格来说,巴沙尔并非是独裁者,叙利亚只是一党独大的民主制度。
图片
(巴沙尔)
而叙利亚的主要矛盾问题在于,叙利亚政府已经进行了长达48年的“国家紧急状态法”,其国内民众长期生活在高压状态之下,同时也不具备自由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权利。因此叙利亚的民众对于巴沙尔政府,自然是有所不满的。
2011年3月15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然而,巴沙尔政府却异常的坚挺,直到4月19日,巴沙尔政府才宣布解除“国家紧急状态”。
而直到8月4日,巴沙尔政府才表示国家将会开始实行多党制。然而随着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巴沙尔不再对反对派妥协。现如今叙利亚内战已经打了十年了,而巴沙尔政府也即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图片
(叙利亚内战废墟)
海湾国家巴林同样发生了长达一个月的动乱,然而海合会却帮忙稳定住了局势。沙特向巴林派出了1000名陆军,而阿联酋则派出了500名警察。因此巴林的国内局势得以迅速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阿拉伯之春”当中,很多人都看出了一些前南斯拉夫暴动以及东欧剧变时颜色革命的影子。很显然,在“阿拉伯之春”的背后,肯定是存在着某些西方国家的支持的。埃及示威的组织者,就有过接受CIA下属机构“非暴力行动和战略应用中心”的训练经历。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因为“阿拉伯之春”陷入内乱的埃及以及叙利亚等国,似乎海湾国家的君主国,倒是表现得更加给力一点,并且这些海湾国家也显得相对稳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
(叙利亚内战)
二、政权合法性与破财免灾
严格来说,海湾国家的王室政权,和埃及以及突尼斯等国家相同,其实都属于独裁体制。然而相比于埃及的穆巴拉克以及突尼斯的本阿里,这些在表面民主制度下的独裁者来说。海湾国家的君主制政权,反而更加具备合法性。
而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受宗教影响非常的高,成百上千年来,君主家族始终都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这种思想在中东国家,同样深入人心,因此当地民众缺乏反抗的动力。
而在“阿拉伯之春”中受到影响的国家,大多数都是曾经受到过“阿拉伯复兴主义”影响较大的国家,这些国家在二战后就已经完成革命,将自己国家的君主驱逐了。
图片
(沙特国王)
但是那些君主没有被驱逐的海湾国家,其君主统治反倒相当的根深蒂固。因为他们已经在“阿拉伯复兴主义革命”中,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的政权其实是岌岌可危的。
因此,这些君主们深深的意识到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必须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政权合法性,第二就是必须收买自己国家的民众。
因此,沙特君主反复宣称自己是“瓦哈比派的守护者”。而摩洛哥君主家族也不断地强调着自己穆罕默德先知后裔的身份,约旦的哈希姆家族更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这也是他们在中东地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阿曼的君主更是和伊斯兰教的伊巴德派深度绑定,其君主本身就是宗教领袖。
图片
(卡塔尔国王)
同时,海湾国家大多数都是产油国,其国家财政收入相当之高,所以在面对“阿拉伯之春”的时候,海湾国家君主国底气相当的足。科威特首先拿出了8.4亿美元,直接向民众发放,用于改善民众们的生活,同时还增加发放14个月的食品劵。
沙特更是狠角色,沙特国王老萨勒曼直接表示,沙特政府有着4500亿美元的可支配资金,能够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而沙特政府将会直接发放其中的1300亿美元,交给每一位沙特公民。
但是君主制同样也不是“免死金盘”,巴林同样是君主制国家,但是巴林的石油早就已经枯竭,因此其王室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供用于收买民众。同时,巴林王室为逊尼派,可是国内民众的70%却是什叶派,这也使得巴林受伊朗“什叶派革命”思想影响比较严重。
图片
(争执)
在这种情况下,巴林也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巴林是在海合会的帮助下才得以实现政权稳定。可是巴林同样也为海湾国家敲响了警钟,那就是海湾国家必须找出除了出卖资源之外的其他出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阿拉伯之春”的再次发生。
参考资料
王刚.从所谓"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11):4.
郭国仕.阿拉伯之春与西方输出民主的溃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 32(11):8.
田文林.衰朽与动荡:"阿拉伯之春"十周年反思[J].国际论坛, 2021, 2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