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卡约文化卷角七孔铜钺

图片
青铜时代卡约文化卷角七孔铜钺。
这件铜钺出土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阿哈特拉墓地卡约文化墓葬。它长28厘米,宽6.3厘米,厚0.4厘米,质地为铜,钺身宽扁,呈长条状,刃部呈弧形,方形柄,钺身排列7个大小近乎相同的圆形穿孔,近肩部有4个长方形小穿,用于固柲,刃两端内卷成圆形孔。这件铜钺造型别致,做工精细,体量大,在青海出土的青铜时代铜器中较为少见。
阿哈特拉墓地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托隆都村南,是卡约文化一处典型遗址。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曾在此进行过发掘,共清理墓葬217座,铜钺出自该墓地M12。在M12中,与此件铜钺共存的陶器有彩陶网格纹大口双耳罐、堆纹口罐、划纹罐、腹耳壶等。据14C测定,阿哈特拉山M12的年代为距今3555±130年,则M12的年代或可早到商代早期,铜钺的年代当不晚于此。
从形制观察,钺身上一字形排列的7个圆孔及刃角做成反卷状,似更多起装饰作用,显示此钺可能非实用之物,因为如果是一件实用器,这些装饰既显得多余,也会使铸造过程更加复杂。另外阿哈特拉山墓地M12随葬品较为丰富,除上面提到的陶器、铜器等之外,还随葬大量羊角,数量多达108对,说明墓主人身份比较特殊。再加上这件铜钺体量较大,很可能此钺有特殊的意义和用途,是一件礼器或象征权力之物。这与典籍和西周金文所载的商周时期大型钺往往象征政治、军事权力的记载也是相符的。
与这件铜钺器形相同的铜器数量稀少,不仅在卡约文化中,而且在青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也较为少见。在这件铜器上,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的文化因素。古埃及、西亚等地在公元前3千纪流行一种锚形钺,具有直内、宽扁状弧刃、刃角上卷等类似特征。在中亚等地的前2千纪管銎铜啄就具有卷角风格的装饰。此外,在地处南亚的印度出土的早期铜器上,也可以见到卷角等类似因素。这反映出青海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文化联系,同时它又显示出较强的地域性特点。这件铜钺应该是在当地铸造的,而不是从外面直接输入的,是青海地区作为多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前沿地带的又一例证。
作者:黄志成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