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访美回国后,欧盟多国政要密集访华,中方表述有了新变化

根据外交部网站的消息,王毅外长访美回国后,欧洲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内,马耳他、捷克、希腊、德国和法国,都与中方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双边对话。另外,应王毅外长邀请,爱尔兰副总理马丁将于11月6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马丁还兼任爱尔兰外交与国防部长。种种迹象表明,中欧关系或许将迎来新的变化,这些欧洲国家高层密集开展对华外交,就是较为明显的风向标。
图片
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应该是捷克,该国现任总统帕维尔是军人出身,曾经担任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其国际立场也是走亲西方、亲美国路线,对华态度较为强硬,将中国视为所谓的“安全威胁”。而且在今年年初,帕维尔刚赢下捷克总统大选之际,就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放话将以总统身份与蔡英文通话。
帕维尔当时的动作,显然是插手中国内政,有支持岛内“台独”势力的意思,但现在捷克方面的态度,却来了一个近乎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在北京与王毅外长会谈时,捷克国家安全顾问波亚尔当面表示,捷方愿以务实态度推动对华关系发展,愿同中方加强合作,进行更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为双方关系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波亚尔还承诺,捷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重视中方在乌克兰等国际地区问题上的立场,愿同中方加强沟通。
图片
马耳他外长博奇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也在北京与王毅外长举行了会谈,他们除同样提到“坚持一中”这一关键词,更多是就本国对华
关系,以及中欧关系表态,强调愿与中方加强合作对话。王毅外长则重点提及,希望欧洲能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理性务实开展对华合作,避免外界干扰确保双边关系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法方谈及欧洲独立自主时,王毅外长的表述出现不少变化,称中方视欧方为多极化世界中的独立和重要一极。外交措辞的变化,往往预示着更深层次的改变,“多极化世界”似乎不再是未来展望,而是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格局,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国际局势变化,欧洲国家才密集开展对华外交,与中国加强外交关系。
图片
而且,“多极化世界”这种表述,同样也在中德领导人视频会晤中出现。中方先是阐述了中德关系发展稳步发展历史,表达对中德关系发展期望,然后在谈及中欧关系时表示,中国将欧洲视为全面战略伙伴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希望德国推动欧盟秉持市场化和公平原则,同中方维护公平市场竞争和自由贸易,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德国总理朔尔茨则予以积极回应,谈及他去年11月份的访华之行,称双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中德关系在新一年的发展中,出现更多可能和广阔前景。朔尔茨还强调,德方十分重视中德关系,愿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积极发展。
图片
总的来说,在这一轮对欧洲国家的外交活动中,中方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欧洲国家提出期待,希望德国、法国以及欧洲各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进而实现自强,以迎来真正的“多极化世界”。而欧洲国家积极开展对华外交,与中方谈合作共赢,则是顺应中方的期待,至于最终能否摆脱美国影响,务实处理对华关系,就只能让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