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工行副行长张红力被查:已辞职5年,此前百万年薪腰斩仅剩不到60万

作者 | 肖望
编辑 | 陈弗也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图片
2019年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金融“突围”分论坛现场。时任厚朴投资合伙人、联席董事长张红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称,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消息令市场人士颇为错愕。因为早在2018年7月,张红力便“因家庭原因”辞任工行副行长职务,距今已时隔5年多。
张红力是我国首次从外资行“挖”来的国有大行高管,离任工行后火速加盟国内顶级私募之一的厚朴投资,并出任投资合伙人、联席董事长。
首位从外资挖来的国有大行高管
在当年的辞职公告中,工行评价称:张红力先生自2010年加入本行以来,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在本行公司治理、董事会运作、业务发展、改革创新、风险管理、国际化和综合化战略推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4月,张红力被聘任为工行副行长。工行董事会认为,张红力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情况,具有丰富的国际银行管理经验,对其加入本行表示欢迎。在此之前,张红力是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负责德银中国业务的十年间,他对德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开拓起到决定性作用。
此外,张红力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是第一个以跨国公司高管身份参政议政的代表。《华夏时报》当时报道称,张红力没有特别显赫的身世,不是科班出身,但他打破了过去西方人对国际金融机构管理的垄断,并且拥有良好的政府关系和国内客户关系。
德银当时向媒体确认,张红力此次任命是中国首次从外资银行延揽人才出任国有大型银行高管。德意志银行就此与政府相关机构也有过沟通。《证券时报》当时报道,张红力参加的招聘中管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面试中,面试官包括时任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时任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时任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时任中行董事长肖钢等,阵容十分豪华。
在工行8年间,张红力还兼任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董事长、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SBG)副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美国)董事长等职,这也是张红力擅长的投行及国际化板块。
在工行期间,张红力曾卷入前雇主德银的一桩起诉案中。2014年8月,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德银起诉张红力,因为他将390万美元转入一家空壳公司,该转账有“虚假陈述行为”,德银向其索赔转账的钱及累积利息合计630万美元。市场人士分析,这或许是张红力在任时为获取业务所支付的好处费。
辞职前,年薪降至不到60万元
离开工行后,张红力火速加盟厚朴投资,出任投资合伙人、联席董事长。辞任工行副行长一个月后,张红力便以厚朴投资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在海航集团与厚朴投资的战略合作签约现场。
厚朴投资是国内顶级私募机构之一,其实力雄厚但又十分低调,创始人方风雷曾出任中金公司副总裁、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高盛高华证券董事长。方风雷与高盛公司合作良好,厚朴投资成立之初也由高盛和淡马锡提供支持。
而在赴任德银中国之前,张红力在1998年6月至2001年3月间担任高盛公司亚洲执行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加入厚朴投资后,在2019年格力电器的混改过程中,张红力的身份再次引发关注。当时,高瓴和厚朴成为格力转让股权的意向受让方,媒体称工行方面向厚朴投资组建的投资联合体投入约20亿元。而在格力公开征集受让方前一天,张红力从厚朴投资的联合体之一公司辞任董事,业内认为这是为了保证厚朴资金的合规性。但最终格力转让的股权还是花落高瓴。
作者注意到,相较于外资金融机构高管动辄数百万元的高薪相比,张红力在工行期间的薪资可谓“微薄”。
在2011年至2013年间,张红力的年薪在167.88万元至183万元之间,到2014年大幅下降至102.5万元,自2015年至2018年离职前,年薪更是下降至仅50多万元。这是因为,2014年国家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薪酬改革,央企高管薪酬不超过60万元。
张红力因何被调查尚需官方更多信息披露。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随着金融反腐不断深入,退休、离任早已不再意味着安全落地。、
今年以来,原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李晓鹏分别在退休5年、1年后被查。其中,李晓鹏在2005年至2013年间曾出任工行副行长,与张红力有过3年多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