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 “没有标准答案” 是唯一答案

IT时报见习记者 ■孙永会
当电影院灯光亮起的时候,现场观众并未立即离开座位,有人在回味剧情,有人在冥想凶手是谁,有人一脸茫然直呼“看不懂”。这部电影就是《河边的错误》。
在上映之前,这部电影就冲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热议,口碑两极分化。不过在票房上,这部成本仅3000万元的悬疑犯罪类文艺片取得了不错成绩,截至10月30日,票房突破2亿元,淘票票评分达9分,豆瓣上亦获得7.5分的好评。
这部电影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故事情节围绕发生于某个南方小镇的系列吊诡凶案展开,刑警队长马哲从坚定寻找真凶,到内心秩序被打破产生动摇,直至面对证据自我崩溃的状态转变,逐渐陷入荒诞和分不清是真是幻的记忆中。
图片
01 河流“目睹”了“错误”
“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命运,换上诸神的那副愚蠢而又不可理解的面孔”。影片的开端引用了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作品《卡利古拉》里的这句话,既是题眼,也为全片奠定了基调。
剧情开头,正在河边赶鹅的幺四婆婆被人用柴刀砍死,这一案件让当地百姓人心惶惶,刑警队长马哲开始调查案件真相。之后,相关嫌疑人逐一浮出水面,工厂年轻女会计钱玲、已婚教师王宏、理发师许亮,以及幺四婆婆的养子——疯子。这些人物皆与“河边”存在联系,幺四婆婆常在河边放鹅,钱玲和王宏在河边的废弃楼里私会,许亮头戴“大波浪”形假发且身着长裙在河边漫步,疯子在河边洗衣服。随着对线索的挖掘,马哲并未彻底解开谜底,而是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死者幺四婆婆的受虐倾向、钱玲和王宏不符合道德的爱情,以及许亮的“异装癖”。不置可否,这些行为被贴上了“错误”的标签。
在上述的关键人物中,第二个死者是王宏,和幺四婆婆一样死于刀下,弃尸于河边;第三个死者是一位小男孩,他是幺四婆婆尸体的目击者,凶器为板砖;第四个死者是许亮。
这些案件发生后,线索指向了疯子,他被认为是凶手,也因此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后又从中逃离。
然而,许亮的死,让马哲逐渐陷入精神崩溃的状态,对自己的查案手法和认知方式产生怀疑。许亮是在将写着“救死扶伤”的锦旗送至马哲后,选择自杀以实现“解脱”和“报复”,从楼上纵身一跃至马哲的车顶。
尽管影片中存在指向性的场景,但在马哲心里,一切都进展得太顺利反而有些不正常,疯子已成他的心魔。
还是在发生凶杀案的河边,马哲脱了外套在河水深处准备“湮没”身体,但疯子站在岸边,穿起了他的外套。马哲朝岸边走去,用石头狠狠地砸了下去。故事最后,马哲被授予三等功荣誉,特写镜头定格在他刚出生儿子的脸庞和举动上:他将玩具置于毛巾表面,神态正中了片中医生所说的“命运的10%”——智力缺陷。
“河边的错误”中的河边和错误有何含义?这个“河边”似“命运”,扮演看客的角色;“错误”是片中人物在当下不为人知的秘密。对于故事主题的理解,正如作家余华在电影首映会上所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02 观影有门槛可先看原著
电影上映后观众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觉得这是烧脑大片、艺术佳作,有人认为情节混乱、不好理解。倘若结合原著观看,便会发现电影中一些情节的设定有迹可循。
原著《河边的错误》是余华的中篇小说,是其先锋试验的系列作品之一,完稿于1987年5月,首次发表于《钟山》1988年第一期。早在20世纪90年代,张艺谋、陆小雅两位导演便购买过版权欲将其翻拍成电影,但限于改编难度,没有翻拍成功。三十余年后,由青年导演魏书钧执导,并搭档康春雷(片中“疯子”的角色)完成剧本创作同名电影诞生。
当然,小说和电影存在一些差异。在人物设定上,电影花了一定篇幅塑造了钱玲、马哲妻子白洁、局长、许亮等人物形象,比如白洁喜欢小孩,尽管医生告知她肚里的孩子有10%概率会智力缺陷,她仍然要坚持生下来。在凶手的指向性方面,小说中对凶手的指向更明确,直指疯子,电影中看似凶手是疯子,实际上又被编剧“无形的手”所操控着。在幺四婆婆和疯子的病态关系、马哲如何变疯等情节呈现方面,小说描绘得裸露,电影的改编程度较大,通过画面构图、蒙太奇、意象、声画关系等手法给予观众较大的想象空间。
在马哲的梦境中,幺四婆婆将鞭子递给疯子,俯身让其鞭打,并感叹“可惜只能死一次。”对于观众来说,这不易理解。不过,原著中有这样两段话——“他这么大了,还要吃奶。我不愿意他就打我,后来没办法就让他吸几下”“他打我时,与我那死去的丈夫一模一样,真狠毒啊”。然而,说此话时,她脸上竟洋溢着幸福的神色。看到这里,观众或许便能明白影片中幺四婆婆的举止以及她家中天花板上鞭痕这类细节——原来她有受虐倾向,死亡或许是一种归宿。
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对命运和活法的感慨,小说和影片中的人物各有活法,却又不得不妥协于现实。这让人想起作家蔡崇达在《命运》中的一句话:“再烂的活法,也算活法。水有水路,山有山路,没有哪条路是最正确的路,也没有哪种活法,可以直接用好坏来定义。”
03 朱一龙又一次“破茧”
影片中马哲的糙汉装扮让人想起朱一龙在《人生大事》中莫三妹的形象,那个身着花衬衫、留着寸头和胡茬、说着一口武汉话的殡葬师,颠覆了他以往气宇轩昂、英俊帅气的外在标签,如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小公爷”齐衡、《新萧十一郎》中的连城璧、《镇魂》中的沈巍等。今年6月上映的电影《消失的她》,继续改变着外界对朱一龙的认知——他已完全能投入角色,并给予角色灵魂。在《河边的错误》中,朱一龙的表现又一次让人眼前一亮,他身体佝偻、皮肤暗黄、黑眼圈突显,与队长的职业身份相匹配。
因而,《人生大事》《消失的她》《河边的错误》被网友称为他的“糙汉三部曲”。通过这三部作品,朱一龙从“他能演好吗?”的质疑声中跳脱,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转型至大荧幕,朱一龙并未被动接受剧本内容,而是善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河边的错误》中,为了展现年代质感和准确把握角色状态,他到精神病院了解角色心理,甚至每天穿着90年代的戏服闲逛县城以体验年代差异感。对于最后的表演效果,余华对朱一龙打出了“高分”:“朱一龙从头到尾的情绪都控制得非常好,演得很好。在表演艺术里,有两种类型,有人考虑怎么红得久,朱一龙在考虑怎么走得远。”
在戏里,他是莫三妹,是马哲,是无数的角色。在戏外,他是一个有电影梦的追梦人——“我想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