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拍集网剧,站在风口的“微短剧”,谁吃头口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费彪
外卖小哥变身霸道总裁,妙龄少女穿越古代成了王妃……打开手机在网上搜索“短剧”,你会刷到不少类似这样的反转剧情。
如果这勾起了你的刷剧欲望,点开看剧的你会发现,刷剧就像刷牙一样短平快,一分钟一集,剧情还挺跌宕起伏,要想看第二集,请你花十几块钱充值注册会员,你会为了追剧,而消费充值吗?
图片
杭州临平“临影厂”影视基地 施雯/摄
这两年,微短剧在网上异军突起,成为影视市场的一股新势力。
相较于传统剧集,微短剧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更新迅速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一集剧1分钟的拍摄成本,5000元起步,因为投资少见效快,正在成为圈内及投资界竞相追捧的新宠。
拍了十几年电影,转型制作微短剧
杭州赵先生,一直从事影视剧制作行业,今年,他刚投资拍摄了一部古装电影,计划明年在网上首映。
赵先生对潮新闻记者说:“这部电影用的动物道具,是我特意去北京定做的,光这个,就花了80万元。”
这些年,国内网络视听业蓬勃发展,拍一部电影放在网上播,到底要花多少钱,又能挣多少钱呢?
赵先生坦言,自己因为预算有限,拍电影是请不起什么明星大腕来出演的,但一部戏动辄几千万元的投资,还是少不了的。
不进院线、不上电视,现在,很多影视剧放在网上播放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从平台会员费里拿分红,比如一部剧点播率越高,制作方拿到的会员费分红就越多。
图片
临平“临影厂”影视基地街景 施雯/摄
相较于传统高投入、大制作的电影和电视剧,这两年,网上异军突起的微短剧一集剧1分钟,拍摄成本5000元起步,因为投资少见效快,如今成了圈内人士竞相追捧的新宠。
趁着电影杀青上映前的空档,赵先生最近考察了省内几个影视基地,也找了些投资人洽谈,他把自己的下一部戏,锁定给了微短剧。
其实,不管圈内还是圈外,像赵先生这样青睐微短剧的人,正越来越多。
微短剧的兴起,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驱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很难抽出大量时间观看长篇剧集。相反,短小精悍的内容更符合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时间安排。
另一方面,微短剧的投资成本较低,拍摄周期短,回报快,对于制片方和投资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潜力。
国投领衔民企跟进,孵化浙版TVB
刷剧用的,基本都是大家的闲暇时光,你还记得,自己最近一次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是什么时候吗?
好像很久没刷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像从前那样爱刷剧?也许是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自己的时间,越来越不由我做主了。
比起传统剧目,微短剧的观看方式更加灵活。
观众可以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观看,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微短剧的剧情节奏快速,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提高观看体验。 
图片
首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将在临平举行 施雯/摄
今天,潮新闻记者去临平参观了首届杭州·微短剧大会(11月9日-11日)主会场——“临影厂”影视拍摄基地。
在这个国投领衔,聚焦微短剧的影视基地门口,悬挂着五彩缤纷的新剧海报,它们是由抖音、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各大平台最新出品的微短剧。今年,临平区还设立了首期1亿元的微短剧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企联动做大微短剧市场的“蛋糕”。
“我们发现,现在有很多外卖小哥喜欢刷微短剧,因为他们接单等待的那1-2分钟时间,正好可以看完一集短剧。”
“也有很多人评价,微短剧的剧情都太狗血、没营养,这些剧确实也没有大片的制作精良,但也架不住市场的疯狂追捧。”
图片
施雯/摄
任先生是杭州一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以前企业主要投资电视剧,今年瞄准了微短剧市场,在临平区运营微短剧拍摄基地“临影厂”。
这个基地由临平区国投领衔,走在1.5万平方米的室内拍摄区,内景区域给人的感觉就像在逛宜家,里面有不同装修风格的房间,还有医院、法院、派出所、监狱等场景设置。
基地的室外空间,还有8000平方米的街景,临平区还在基地后面的空地上,新建了一个4500平方米的专业影棚,据说,是目前华东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
图片
临平“临影厂”街景 施雯/摄
和横店恢弘的古装剧实景不同,任先生形容这个基地的运营模式,有点类似香港的TVB:“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拍TVB这样的剧,内景都是在这样的室内影棚里拍摄的,这么操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低成本。”
三五十万拍部短剧,投资回报如何
在杭州,投资人吴先生操盘过不少产业孵化项目,今年,他也把投资的目光聚焦到了微短剧行业。
之前,吴先生团队做过一份资本市场微短剧产业投融资调研报告,管中窥豹地分享了这两年行业异军突起的现象及本质。
我们先来说说拍短剧的成本。
短剧拍摄制作的市场价,现在基本是5000元/分钟,一部30-50集的短剧,制作成本只要30-50万元,因为近期资本的追捧,成本有上涨的趋势,但比起传统电影和电视剧来说,拍短剧实在是个省钱的买卖。
拍摄短剧所需的剧本,前期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剧本大多源自网络文学作品,很多投资人和制作方也会去横店买剧本,可选择余地很大,因为剧本资源也很丰富。
由20-30个演职人员组成的摄制组,可以承接整个短剧的拍摄和制作,一分钟一集的片子,一天能拍三四集,1-2周时间就能杀青。
短平快的制作,加上跌宕起伏的剧情,这份新式电子榨菜给人带来的爽感,迎合的正是无数忙碌人快餐式的文化需求。
那么最后一环,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短剧发行和流量变现的问题。
短剧的推流操作,其实和直播电商类似,就是砸钱买流量,而推流成本往往是制作成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吴先生打了个比方,“如果你的剧,砸100万元投流,可能带来的受益是150万元,目前市场刚刚起步,受益还是比较可观的,我们搜集到最夸张的案例是,有人花60万元拍短剧,通过不断地流量投放,赚到了2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