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激活、壮大和焕发血脉中始终流淌的工商基因

图片
产业成就了扬州历史上的辉煌,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泉动力,也为扬州的文化传承弘扬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市委书记王进健强调,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奋力激活、壮大和焕发血脉中始终流淌的工商基因。
扬州不仅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商贾云集的工商名城。历史上,扬州有着怎样的工商基因?面向未来,又该如何激活、壮大和焕发工商基因?就此话题,本报约请相关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嘉宾
顾风
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市文物局原局长
蒋珊
市发改委原副主任
姜师立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范旭亮
    市工信局新兴产业发展处(制造强市推进处)处长
许增巍
扬州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导
李广春
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对话
毛建国
本报记者 
图片
工商基因是“三度辉煌”的逻辑起点
记者
自古以来,扬州的发展脉搏中就流淌着个人立业、家庭兴业、社会创业的工商基因。前不久,《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其中提到,历史上的扬州,乘水运交通之利、舟楫之便,借助盐业经济、手工业、商贸业的发展,创造了兴盛于汉、鼎盛于唐、繁盛于清的三度辉煌。扬州历史上的“三度辉煌”,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其逻辑起点是什么?
顾风
历史悠久,文化昌明,景色优美,人文荟萃,这些都是扬州的代名词,也是人们对于扬州的印象。但事实上,扬州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商业城市、经济中心。正如《新华日报》报道所言,曾经创造了历史上的“三度辉煌”,可以用“商贾云集、工商繁华”来形容,其逻辑起点正是工商基因。这一切,不仅记录在史籍里,还为文物考古所证明。
(一)汉代就有繁盛产业
汉代,在东南地区,扬州就已经成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特别是吴国时期,扬州管辖三郡五十三城,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号召力。
扬州当时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面对长江,背枕淮河,东临大海,对于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格局来说,这样的位置占据绝对优势。从汉代出土文物中,可以知道扬州当时就有官方造船厂,船只在扬州生产出来后,直接可以通江达海。
因为靠海,吴王刘濞懂得开发海盐资源,这就发展了盐业。这里又有铁矿、铜矿的资源,也为冶炼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出土的汉代铜器、铜镜很多。而且,从出土铜镜可以看到,图案精美、模具精致,雕刻技艺很是高超。扬州本来就是鱼米之乡,所以农业发达,农副产品交易也很频繁。依仗交通优势,扬州形成了较大的木材市场,江西、安徽的木材常常通过水路运到扬州进行交易,所以扬州出土的木器、木俑也很丰富。在出土的汉代木俑身上,甚至还穿着衣服,同样证明了扬州纺织业的发达。
总体而言,汉代工业重镇以北方为主,扬州则是东南地区的翘楚。在扬州出土的漆器中,就有“南工官”的字样。也就是说,扬州是北方朝廷指定的南方官方工坊,扬州生产的金银器、漆器、铜器,是要供给北方朝廷使用的。而在漆器、铜镜上,往往还贴有金银箔,足见工艺的融合程度很高。在扬州出土的工艺品中,还出现了犀牛、大象等动物的图案,这就证明汉代扬州人见过这些动物,扬州和出产这些动物的地区也有交往。
南北朝的鲍照写过一篇《芜城赋》,其中,“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形容的就是汉代扬州的工商繁盛、城市繁华。
(二)唐代成为经济中心
唐代在安史之乱后,北方一片战火、遍地狼藉,扬州迎来了历史上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成就了“扬一益二”的传奇。
首先是人力资源。当时北方难民纷纷南逃,扬州是一座比较大的城市,吸纳了很多北方人。人口众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厚实基础。
随后,随着大运河开通,扬州的交通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成为全国重要的漕运集散地。当时的朝廷主要依靠南方的粮食,这些粮食首先集聚到扬州,然后统一运至北方。
唐代扬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扬州港并不临海,却有着严密细致的港口系统,长江两岸设有仓储,有专门的管理制度。而且扬州港管辖范围很大,鉴真从扬州出发,到连云港出海,当年的连云港港口属于扬州港的分支。
不仅是国内贸易,当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在扬州连接时,扬州一下子就成为了开放包容的城市。从陆上丝绸之路过来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带来了香料、药材、宝石等,扬州俗语“波斯献宝”说的就是这个情形。这些人很会做生意,调动了扬州城的商业氛围。同时,国内很多商品也在扬州云集,比如瓷器,扬州不产瓷器,但很多名窑瓷器都在扬州集散。在从扬州港起航的唐代沉船“黑石号”里发现的众多瓷器,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时,扬州成为世界闻名的巨大市场。很多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不一定是在扬州登陆,但回程时,绝大多数都要从扬州走,他们用沙金做交易,并且会淘一些世界各地的商品带回去。
唐代扬州本地的工商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有骨器,比如牛骨做成的梳子;还有木器、铜镜、金银器等,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服饰行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唐代李廓写过“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就是生动的例子。扬州帽其实是毡帽,是外国的形制。描写的是当时时髦的年轻人,斜斜戴着毡帽,身上还有外国香料的味道。
唐代扬州漕运发达,朝廷后来也允许船工可以自己夹带一些商品。船工从各地带来的土特产又集聚到扬州,因为扬州容易买卖。他们白天忙于“本职”,晚上进城交易,逐渐就有了夜市,也就有了“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繁华景象。
(三)清代出现产业全面振兴
在唐代的繁盛之后,宋元时期扬州的商业虽然没有鼎盛一时,但一直都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商业也比较繁华。
到了清代,因为扬州是食盐集散地,所以盐业自然成了支柱产业。围绕着盐业,也衍生出手工业、工艺、书画等产业的振兴。曾有位大书画家说过,“清末扬州没落了,吃书画饭的还有几千人”。不仅是“扬州八怪”,国内各门各派的代表人物,几乎都在扬州驻足过,这就证明扬州人有着强大的购买力,也是一座收藏重镇。
盐业发达,自然催发服务业的发展,餐饮沐浴等行业发展很快,再加上扬州是个“戏曲大舞台”,昆曲、梆子、秦腔、汉调都有,整个扬州城的氛围也是热热闹闹的。
(四)工商基因与城市特性有关
扬州的工商基因,是和城市特性有关的。扬州在历史上长期都是文化经济中心,是一座“明星城市”,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自然就来了,来了就要生活,生活就要进行商业活动。
扬州历史上也是几度被战火摧毁,然后又重建,可以说是一座“移民城市”,各地的人把当地的特产、文化带来扬州,扬州也就成为了一座包容开放、多元丰富的城市,这些特质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扬州的工商基因,是渗入扬州人血脉之中的。唐初,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来到扬州后,曾说扬州人“俗喜商贾不事农”,这也从一方面道出了扬州人骨子里的工商基因。
图片
“八龙齐舞”是当年规模经济的形象代表
记者
上世纪90年代,扬州制造业呈现“八龙齐舞”的盛况,70多个产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创造了规模经济发展的“扬州现象”。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见证人,您能否帮我们回忆一下,当年扬州是如何秉承工商基因,打造出“八龙齐舞”盛况的?对我们今天建设产业科创名城又有什么启示?
蒋珊
一座城市是循着自己的基因生长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一旦拥有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能迎来全面爆发。扬州是一座有着工商基因的城市,流淌着勇争一流、敢闯敢干的血液。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扬州人昂扬激情与斗志,推动工业经济经过全面发展、初步形成支柱产业两个阶段后,进入到超常规发展时期。当时,无论是总量增长、技术进步、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还是外向开拓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扬州工业史上发展和增长最快的时期,蜚声在外,受到上上下下和方方面面的关注。199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比1980年分别增长22倍和23倍;全市经济总量曾位列全省第三位,增幅和综合指数曾位列全省第一位。
在这个跨越发展阶段,规模经济的迅速崛起成为工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最为显著的特征。“车、船、机、箱、器、化、服、特”8类优势产品、特色企业,规模效应明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扬州现象”。
当年扬州规模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思考和培育的过程,是比出来的、逼出来的、拼出来的。一是“比”。当“苏南模式”风靡全国之时,扬州人深感压力。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优势行业和“拳头”产品,都没有形成个性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二是“逼”。长期以来,扬州工业经济格局“小、散、低”,产品档次不高,市场上难占份额。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两次经济政策调整,我市两次跌入低谷,其重要原因就是扬州工业非规模化的结构导致实力薄弱,经济效益低下,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差。三是“拼”。当年在制定“八五”规划时,扬州认真总结了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的经验和教训,改变了分散布点、广铺摊子、重复建设、粗放经营的发展思路。把张开的五指并拢,调整结构,握成拳头,发展规模化的大生产,因此可以说,抓规模经济也是结合扬州自身发展的需要拼出来的。当年认识统一后,从市到县再到乡,上上下下都唱“规模经济”一个调,各行各业都谋“抓大抓重”一条策,齐心协力写就规模经济“大文章”。
当年,我市通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车、船、机、箱、器、化、服、特”8类优势产品、特色企业,一度形成“八龙齐舞、群狮争雄,面对市场、走向世界”的局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特征之一是,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各自发挥优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特征之二是,“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高”企业共同发展,“单打冠军”企业鹤立鸡群、遥遥领先。如汽车塑料油箱产品系列占领全国80%市场;“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高”企业成群出现,质态较好。主要特征之三是,产品形成系列,共同发展。汽车系列产品有大中小型客车、卡车、半挂车、轻型车等;化工系列产品如农药除虫菊脂系列、药品系列(有一类新药、抗菌素系列、维C、咖啡因等数十种)等,在全国都有一定地位;服装系列有飞翅集团羽绒服、友谊服装总厂各式出口服装、虎豹集团西服衬衫、琴曼集团制式服装等,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轻工系列产品种类可排进全国城市前三位。“八龙齐舞”,各显神通,当时有8家企业进入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强行列,有73个产品获得全国销量“单打冠军”。
当年培育“八龙齐舞”,可谓下足了功夫。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搞好规划引导和典型引路。二是围绕优势产品集中投入,促进形成规模效应。比如,扬州客车厂经过集中投入改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三是招商引资,外向带动规模企业。比如,当年“亏损大户”江阳汽车厂通过合资生产集装箱,成效显著。四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壮大规模企业。全市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多种形式,组建数十家企业集团,并注重与央企及国内大集团的联合。
“八龙齐舞”是当年规模经济的代表,支撑了扬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扬老三”的名声因此而来。回忆当初的盛况,绝不是为了沾沾自喜,而是弘扬积极创新、勇于争先的精神,从历史走向未来,把扬州发展得更好。当前,突破“居中思维”,向第一看齐、向一等看齐,比学赶超、竞相争先,已成为全市上下的主旋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延续工商基因,继续敢想敢干敢首创,坚定不移打造产业科创名城,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这也是我们对历史的最好致敬。 
图片
大运河孕育了扬州的工商基因
记者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扬州是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大运河如何孕育了扬州的工商基因?放眼世界,运河城市又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姜师立
俗话说,经济繁荣才能带来文化昌盛。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流,也是一条经济的河流,大运河不仅浇灌出扬州历史上的几度繁华,而且孕育了扬州的工商基因。以更宽阔的视野看,大运河带来的工商业造就了中国发达的东部经济带,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源于产业的发达。
(一)大运河推动了扬州工商基因的形成
对于沿线城市来说,大运河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河、幸福河,扬州就是典型代表。回望历史,大运河推动着沿线商贸城市的兴起与发展,隋代大运河的开通更是掀起了运河沿线工商业城市发展的第一波浪潮,促进了一批沿线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当时的扬州,与汴州、楚州、苏州、杭州等,都是著名的运河城市。唐宋运河体系的建立,以及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将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大运河成为联系全国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后,在运河沿线形成了一批转口贸易城市,扬州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杜甫的诗句“商胡离别下扬州”,充分说明了扬州的贸易繁荣。
元代之后,大运河重新开通,为运河沿线城市发展开辟了新时代。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手工业中诸如冶炼、制瓷、纺织、造船、染色、制盐、造纸等行业有了较大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开拓,将运河城市推向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当时全国著名的工商业较发达的30多个大中城市中,就有以扬州、苏州、杭州、嘉兴、济宁、德州等为代表的13个运河城市,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明清时期,扬州是当时漕粮北运的门户,经济和文化再度空前繁荣。作为两淮盐运使驻地,扬州集中了大量盐商及其资金,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时云“扬州富甲天下”。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数次沿运河南巡,两淮盐商为接待帝王南巡,大建宫室、园庭、台榭,对扬州城市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使扬州成为当时全国工商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大运河搭建了商贾云集的平台,带来了扬州追求精致、致力创新的工商文化。运河带来的繁荣,造就了扬州商贾云集的城市氛围,而商人对消费的高要求,也带来了扬州人追求精致的特点。扬州人对于园林、住宅、饮食、休闲、工艺品等有着近于苛刻的完美追求,特别是清代扬州盐商对生活品质的极度追求,推动了扬州园林、饮食、工艺等产业的发展,也造就了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成就了中国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扬州园林。这种对精致的追求、对创新的苛求,更加养成了扬州的工匠文化,而工匠文化又促进了扬州相关产业领先全国的创新发展。无论是扬州漆器、扬州玉器,都因追求精致的“扬州工”而名扬天下。除刺绣、漆器、玉器等手工业外,扬州的盐业、米行、木行、造船业、南北货业、铜器业、茶食业等也很有名。
(二)运河名城基本都有发达产业
没有产业作支撑,一座城市是走不远的,名副其实的运河名城,基本都有着发达的产业。今天大运河沿线的8个省、市,交通路网密集,区位条件优越,产业体系完备,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22年,大运河沿线8省市以占全国不足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总量。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列全国2—5位,大运河沿线省市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发展动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江苏运河沿线的8个城市,都是工商业兴旺、产业链齐全的城市。
(三)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历史上大运河是财富的通道,孕育了扬州的工商基因。扬州地处长江与大运河两条经济大动脉的十字交叉口,更需要奋力激活、壮大和焕发血脉中始终流淌的工商基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奋力推进“好地方”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扬州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重合区,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衔接“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大运河承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构建新的产业集群;深化沿线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航运互通、旅游合作、人文交往、产业结构升级,开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利用大运河交通动脉和文化廊道功能,发展高端产业。还要发挥自身特色,超前布局,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构筑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弘扬运河创新文化。千余年来,大运河因其不断的创新变化而成就了城市的繁荣。增强城市发展动能离不开创新发展,要用运河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植入现代元素;推动新兴产业培育,把创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城市转型的主动力,努力增创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构筑创新板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突出科技驱动、数字赋能,持续推进强链补链延链,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条现代化水平;大力开展科技招商,推进重点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动新兴产业开展产业链一体化整合,提升制造产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长三角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发展开放型经济。运河沿线自古以来就是对外开放的前沿。要发扬包容开放的理念,吸引更多创新性人才、企业落户扬州;打造运河良好生态,吸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运河的交流功能,通过大运河这个世界级文化符号,让更多企业、产品走出去;打开文旅融合的窗口,以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统领,推进文旅融合,促进文化与旅游资源叠加,使扬州成为国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图片
在激活工商基因中升级产业体系
记者
产业强则城市强,创新有活力则未来有希望。激发工商基因,对升级产业体系提出了要求。2018年,我市确定了“323+1”产业集群,前不久出台《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613”产业体系。从“323+1”到“613”,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范旭亮
党的二十大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日前召开的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要求,以制造强省建设为统揽,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走在前、做示范。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激活工商基因中升级产业体系,培育打造“613”产业体系。
扬州的发展脉搏中始终流淌着工商基因,历史上的扬州,有着“扬一益二”的美誉,改革开放后,又创造了规模经济“扬州模式”。2018年,扬州实施制造强市行动,参照省13个产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领域,结合实际,并在征求市及各地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打造“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五年下来,“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装备入围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扬州位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等榜单前列。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存在调整的迫切性。
从产业实际来看,当时确定“323+1”产业,主要依据相关产业在全市制造业的份额,同时兼顾之前我市明确的基本产业。目前来看,存在产业分类过散、一些产业规模偏小、重点产业标识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聚拢重点产业集群,凝心聚力,统筹布局新一轮产业体系,增强对各板块的引导性。
再从周边情况看,苏南、苏中兄弟市对制造业重点发展产业都在收拢聚焦。如:苏州提出在先进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个万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一号产业”基础上,用五年左右时间,打造一个“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无锡提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成为该市继机械行业后第二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常州聚焦“新能源之都”,在“发电、储能、输送、应用”四端发力,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快速增长;泰州围绕大健康产业,集聚资源,做强地标产业竞争力。
目前在产业体系上,我市存在“三个部门、三种提法”。市工信局提的是“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3个千亿级集群,高端纺织服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2个500亿级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食品3个过百亿级集群,1个航空产业集群);市科技局提的是“533”产业科创计划(航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5个新兴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3个主导产业,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纺织服装、食品等3个优势传统产业);市发改委提的是“3+N”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高端装备、智能及新能源汽车、航空产业3个地标产业,新能源、数字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等N个特色产业)。尽管三个部门所提行业基本都在市领导挂钩联系的13个重点优势产业中,但需要统一提法,以一个声音引导全市产业发展和科创工作,凝聚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强大合力。
目前,全省新一轮布局的制造业体系已调整为“1650”,即16个产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省里明确要求,全省各地产业名称的提法要与省“产业集群+产业链”产业体系相统一。扬州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大三角”和宁镇扬同城化的“小三角”,有条件也有必要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原有的“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升级为“613”产业体系。
在调整中坚持了四个原则。一是立足基础,着眼长远。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影响力、规模、集群化特征、发展潜力等基础,加快强链补链扩链,培育壮大发展前景好、成长性高的行业,形成新的增长极。二是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以新兴产业为主,兼顾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技术、绿色低碳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三是注重衔接,合理归类。为便于上下衔接、政策贯通,我市先进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尽可能向上与全省“1650”产业体系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形成对应关系,向下覆盖各地重点产业布局,考虑到有些产业规模偏小、链条不全,一时难以单独成链,进行合理归类。四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集中力量,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链,力争实现率先突破发展。
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确立了“613”产业体系发展主线和“大干三五年、奋力过万亿”发展目标,制定6大主导产业集群“一群一策”实施方案,编印13条新兴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重要节点,制定支持主导产业集群及产业链的专项政策。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要坚定信心和决心,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凝心聚力抓“613”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科创“硬实力”,全力将扬州打造成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让工商名城更加名副其实。 
图片
把握新时代工商基因的深刻内涵
记者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扬州正在锚定主航道,真心实意抓好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真金白银”投入项目和人才,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如何理解激活工商基因和推进产业科创之间的关系?
许增巍
“基因”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的是由DNA序列承载的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基因”一词被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主要是指一个区域或领域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的特殊品质或精神,这种品质或精神具有稳定的内在传承特性,并且随时代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积累与丰富。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域或领域特有的“气质”或者“性格”。“工商基因”则主要是指一个区域在历史工商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气质”。
扬州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既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工商名城,自古就有工商基因,并不断传承发展。历史上扬州经历过三次辉煌,兴盛于汉、鼎盛于唐、繁盛于清,每次辉煌无不源于工商基因带来的产业兴盛。这种工商基因既包含了对工商实业的重视,对工艺技艺的精益求精,也包含着对机遇的把握以及对人才的包容与尊重。可以说,工商基因孕育了扬州的工商文化,推动了扬州的产业兴盛,成就了扬州的历史辉煌。在新的奋斗征程上,面对“数实”融合发展的时代列车,应奋力激活、壮大和焕发扬州历史血脉中始终流淌的工商基因,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以科技创新为“主引擎”,全力打造扬州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实业为本是扬州工商基因的内在根基。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在唐朝时就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漕运、盐运、手工制造等高度发达,经过历史沉淀,清代的扬州则代表了多重制造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毋庸置疑,实业为本的工商基因支撑了扬州的数次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当下,要紧紧围绕全市先进制造业“613”产业体系,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数字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园区“二次创业”等“组合拳”,通过统筹推进产业强链补链扩链,积极融入全省全国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提升在全国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持续攀升,让先进制造业挑起发展的大梁。
精益求精是扬州工商基因的典型特征。在历史长河中,扬州玉雕、漆器、雕版印刷、“扬州三把刀”等行业名扬天下,优秀工匠辈出。所谓“天下玉,扬州工”,背后是扬州工商基因里对“精益求精”的追求与执着。在新的时代起点上,精益求精则成为科技创新突破的重要支撑。当前,围绕全市先进制造业“613”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要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重点落到转化上,把主体落到企业上,不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型企业招引培育、科创载体平台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以及宜创生态环境打造等重点工作,不断集聚科创要素,推动区域能级跃升。
善抓机遇是扬州工商基因的本质要求。扬州历史上的三次辉煌均得益于抓住了时代机遇。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特别是数字经济汹涌而来,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已从2017年的4700亿元增至2021年的1.3万亿元,5年增长1.77倍,数据产业已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成为第四产业。面对这一产业浪潮,扬州应着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要加快推动以算力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数字经济方面的核心骨干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布局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化,加强人才培养,将“数字资源”转变为“数字资产”。
尊重人才是扬州工商基因的关键内核。扬州2500多年的历史孕育出灿烂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是百工集聚的“工匠盛地”。以唐代为例,扬州不仅吸引了全国的人才,还吸引了全球的人才,被李白写进“烟花三月下扬州”,被杜甫写进“商胡离别下扬州”。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尊重人才这一扬州工商基因的表达,在当下更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放大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大力引培以实业报国为追求的企业家人才。通过举办企业家高端论坛等方式,让“好地方”成为企业高管、精英人才的向往之地,让扬州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热土。同时,要着力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发挥好“人才新政15条”“青年人才20条”“绿扬金凤计划”等系列人才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突出“扬州工匠日”的价值认同,打造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的一流人才生态环境。 
图片
扛工业振兴大旗 建产业科创名城
记者
一段时间以来,主流媒体连续报道扬州之变。最近,《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先后转发美国媒体报道的《人们热议的中国五座发展最快的城市》,其中提到扬州正在全速冲刺。经济在向好,产业在变强,企业在壮大,发展在提质……这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赓续工商基因,面向未来更要坚持什么?
李广春
无论是新华社对扬州人文经济学的形象解读,还是中新社对扬州加速蝶变的深度报道,以及前不久《新华日报》对扬州摒弃“居中思维”奋勇争先的鲜活呈现,央媒省媒都不约而同聚焦扬州的变化。扬州城在变,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状态在变,争先进位成为涌动的潮流,百姓慢生活与工作快节奏美美与共;练好发展实体经济看家本领,专心致志大抓工业经济蔚然成风;发展工业经济专注高质量发展,6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3条重点产业链的“613”产业体系更加清晰,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让政商亲清关系更加和谐,书记工作会、重大项目过堂会、经济形势分析会直面问题,倒逼结果,经济在向好,产业在变强,企业在壮大,发展在提质。
一系列的变化,无不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战略密切相关,与坚定不移抓好实体经济特别是抓好工业经济的导向密不可分。成绩喜人、变化感人,务必戒骄戒躁,居安思危,敢于同强的比、与快的赛、向高的攀,扛工业振兴大旗,建产业科创名城,从上到下憋足一股劲,把“好地方”建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成为发展的最强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勉励大家,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奋力激活、壮大和焕发城市血脉中流淌的工商基因。响鼓重锤,言犹在耳,狠抓落实,刻不容缓。
扬州历史的兴衰沉浮,无不与经济的繁荣与否休戚相关。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无不是经济繁荣的积淀。现在我们引以为荣的手工艺非遗,无不是那个时代的“专精特新”,即或是口述类非遗,也大都是经济繁荣带来的文化消费。我们这座城市天生就流淌着生命力旺盛的工商基因。
顾风先生对扬州兴盛、鼎盛、繁盛历史的回顾,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基本常识,经济是城市的“身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产业是城市的“筋骨”。不同的时代,工商业发展的业态不一,汉朝手工业发达,唐朝国际贸易兴盛,清朝漕运盐商不同凡响,发展经济、造福于民,使命所在、职责所在。蒋珊先生以建设者、参与者的身份,饱含深情地回顾上世纪90年代扬州规模经济现象,“八龙齐舞、群狮争雄”是多么的壮观,“扬老三”在省内外是何等的风光。鲜活的历史告诉我们,扬州这座城市向来不甘人后,从来不满足于“小来事”,而是立志于做大事业,“天上星星,地下亚星”,可见当时扬州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有多高。改革开放以后,扬州这座城市就是搞工业起家的,过去能搞,现在能搞,未来必须坚定不移地搞。否则,城市徒有历史文化,绝无现代文明。如果真是这样,就是我们这代人对历史的失职。姜师立同志、范旭亮同志、许增巍老师,对历史的溯源、理论的阐释、政策的解读,都在告诉大家,扬州这座城市历来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工商基因。在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的今天,肩负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神圣使命,承担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干在前、做示范,首先体现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尤其体现在工业经济的量质并举上,扛起工业振兴大旗,是建设产业科创名城的根本之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对良策,是全市上下期待已久的共同愿望。
扛起工业振兴大旗,就是要在全面发展中突出工业,避免平均用力,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对待这一问题,不能“瞎子吃肉,块块都是好的”。如果不懂得轻重缓急,没学会得失取舍,就会致使一些工作平面化,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在经济体系中,工业是重头,抓好了可以带动农业和服务业这两头。工业好了,可以让“接二连三”的农业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的质量更高,可以使困扰已久的服务业做大做强,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会因有强大的工业支撑而扩大消费,形成良性循环。一拳打出百拳开,一着主动,着着主动。抓好工业就是抓住了各项工作的“牛鼻子”。
把握历史规律,坚定信心,激活工商基因。现存的非遗大都是那个时代的“专精特新”。产业立市、工业强市,是坚定不移的目标。“十里栽花算种田”,也许有点夸张。古代人尚且知道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农业,我们更应在守住“粮袋子”的同时,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致力农业现代化。古人在农耕文明时代已将商贸业发展到极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非遗。今天,我们更应把握产业科创发展的规律,把精力集中到以工业项目为重的科技创新上,以工业发展的辉煌为后人留下“专精特新”的未来非遗。
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壮大工商基因。运河沿线城市,苏州、杭州用人文经济学的实践启示我们,高质量发展与高科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唯有如此,才能将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好。当务之急,就是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科创,在全市广泛形成“言必谈招商,行必为项目,一切围绕科创转”的生动局面,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上求突破,在数智转型、提高工业经济组织程度上争主动,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上上台阶,让历史文化名城因工业崛起而焕发时代新风貌。
坚持自强自立,迎难而上,焕发工商基因。工业经济发展不再是过去的遍地开花,也不再是过去的“粗大笨”,更不是过去的人海战术,而是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专精特新”为目标,以链式发展为特征。“613”产业体系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谋篇布局,当务之急,就是发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主动出击,招引大项目,补链扩链强链,壮大产业集群,做壮产业链,让更多企业变大变强,让更多“专精特新”崭露头角,让更多“小巨人”漂洋过海,使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人文经济学的时代魅力。 
新媒体编辑 王欢
校对 孙凯歌 范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