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长清”廉洁征文优秀作品选登 | 清风徐来

图片
图片
03
“清风长清”廉洁征文优秀作品选登
【编者按】如何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让清廉之花永植心间,是党员干部永远的必修课。今年,长清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区文联和区教体局在全区范围内共同主办了以“清风长清”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踊跃投稿,共收到参赛作品196篇,现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5名,这些作品主题突出、文笔优美、事例感人,给人以启迪,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添了生动教材,目前已结集印制。自今日起,在“秀美长清”公众号对这些优秀作品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3
“清风长清”廉洁征文一等奖作品③
清风徐来
区文旅局 陈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941年前的一个秋日,贬谪黄州的苏轼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而诵吟出千古名篇《赤壁赋》。“江上清风缓缓地吹来,水面不曾泛起一丝波纹。”苏子领略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平静如初的江水似乎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家教涵养了“一门三苏。” 苏洵二十七岁开始立志求学,为孩子树立求学的榜样。苏母程氏常以古人的高洁品行对苏氏兄弟二人进行激励教育,读《后汉书·范滂传》后苏轼问母亲:“如果我做范滂这样正直清高有气节的人,母亲答应吗?”程氏夫人回答:“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年少的苏轼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
      苏轼一生虽屡遭贬谪,但终身持节不屈、内心笃定,崇德向善、亲民爱民。且他与济南有着不解之缘,把齐鲁大地视为“第二故乡”。苏轼曾两次来济南,宋元祐二年路经长清县题写的《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成为存世艺术珍品。胞弟苏辙曾出任齐州掌书记时,怀爱民之心、尽安民之责。苏轼出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修筑长堤,受到了大明湖“曾堤”的启发,现成为西湖十大美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济南,山水相依 灵秀结合。漫步孝堂山上,青翠的松柏间有一处以孝廉文化闻名于世的“国宝,”山虽高不足百米,却能眺望到远处滚滚东流的黄河,站在郭氏石祠前,时光仿佛凝固,一梁一柱都带着古意,显得宁静而沉稳。一笔一划都透着隽永,一转身仿佛就能融入汉画的苍劲古韵里。郭巨清廉做人、至孝奉母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在家能孝亲,在朝必能忠君。许多历经数百年而门第兴盛的家族,其治家之宝就在于坚持“以孝治家,以义济世,以忠报国,以廉居官”的儒家文化传统。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要带头以孝为美、以廉为荣、孝廉并举,才能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培土加固“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做到“心如止水,水波不兴,”不为金钱、名利所迷惑而失去自我。
      “清风徐来,明月相伴。”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一阙《点绛唇·闲倚胡床》,道出了词人“人与万物为一体”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明月、清风、我,拥有人生的自由,才能体验生活的幸福,才能感受生命的快乐。
      明太祖朱元璋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乐?”
      有大臣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大臣说“功成名就者最快,”还有大臣说“富甲天下者最快乐,”群臣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朱元璋听了却摇头不止。
      “臣以为,畏法度者最快乐。” 大臣万钢意味深长地道出自己的想法。朱元璋听后却频频点头称是。称万钢见解独到,有治国理政之远见和安邦定国之才能。
      晨思夕念、朝乾夕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理念。君子白天做事,晚上要常怀敬畏之心,不断警惕反省激励自己,才是为政履职的官箴规诫和价值追求。
      在长清湖畔,有一处镌刻有皇帝敕封的御碑,即明朝济南布政史李孝先墓,李孝先家族兴盛,世代清廉为官。其子一生清廉,死后被当时的明朝廷“赠”为六品官。李孝先的爷爷更是鼎鼎大名,在当时被称为“铁御史”的李纲。李纲是明景泰间科进士,官至左佥都御史。《明史》记载,其为官刚正,直言敢谏,铁面无私,在任上弹劾赃官无数,死后箱笼中只有图书和敝衣,皇帝赐字“清正忠勤,勋业茂著。”
      在碧波荡漾的长清湖畔,以廉洁奉公传家的李孝先墓似乎向世人昭示:“清廉若水,不为功名利禄所趋,不为个人荣辱所惑,无朝不保夕之感,无风声鹤唳之惊。”党员干部有所畏惧、有所不为,这才是于家庭、于单位、于社会甚至于国家民族都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的前提和保障。一旦失去了自由,你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会随之而消失,一切荣耀,都不复存在。把握“不敢腐”这个前提, 唯有常存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而及时悬崖勒马、自觉严以律己,才能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坦坦荡荡立世,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
      “清风徐来,花自盛开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畔的“江北第一楼”超然楼成为济南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从超然楼远眺,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夏日湖上荷花映日,湖畔垂柳依依。
      荷花又称莲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莲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莲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古人常以“一品清莲”表达对清官的赞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出自于淤泥中,但是不受周围污浊环境的影响,保持自身的干净和高尚,有“清廉一生度华年”的高尚品格。
      清风徐徐吹来,莲花朵朵盛开。正心、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为官者,只有先修炼内心、锻造品格,将正心修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走好自己的为官从政之路,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过不了廉洁自律这一关,就很难保证做一名清官、好官。古往今来,概莫如此。王安石在《洪范传》写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后有经世治国的政德。包拯在《乞不用赃吏疏》中直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更是展现了他不凡的志向和高尚的品格。他清白一生,廉洁为官,为后世所传颂和敬仰。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爱国词人辛弃疾表达出了只有留下事业才会如芳草常在的感慨;“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留下了谦逊做事的为官之道。从英雄山到大峰山,从“济南战役请战决心书”到“长清大彦一门三烈士,” 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和如磐信念,如徐徐清风般拂去内心杂尘,又如夏日青莲出淤泥而不染,把“清廉自守”的精神植入心中,从思想源头上树立“不能腐”的念头,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让“清廉”永驻心间。
来源:清风长清
编辑:陈硕(实习)
审校:李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