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驾驶的“突围赛”打响,这家本土厂商为何能成为“先行者”?

中国本土厂商正在成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力量”。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6月,自主品牌标配L2(含L2+)级辅助驾驶交付新车155.34万辆。其中,搭载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含车企自研)系统占比首次突破30%,达到31.43%。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占比将突破50%。
智华科技是国内较早一批实现规模化量产突围的本土智能驾驶厂商,同时还是行业首家取得8M前视一体机平台化项目定点、行业首批取得行泊一体域控制器平台化项目定点的供应商。
今年以来,智华科技不仅拿下了100%独家供货的某头部中国品牌车企集团8M-L2前视一体机平台化项目的量产定点,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产品也于近日宣布获得主力车型的量产定点。据了解,这是行业内主流车厂释放的首个8M前视一体机项目以及首个高性价比行泊一体订单,预计交付规模均超过百万套。
可以看到,在汽车电动化时代,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中心。而在当下以“智能化”为主旋律的下半场竞赛当中,以智华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智能驾驶厂商正在强势突围,并且开始对海外方案实现反超。
本土智能驾驶厂商的全面突围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不少自主品牌的改款车型都在进行智驾系统核心供应商的本土化替换与升级。以智华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智能驾驶厂商,正在成为各大主机厂智能汽车供应链体系的核心供应商。
智华科技是清华大学重点培育的全自主研发智能驾驶企业,在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史中,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早在2012年,彼时的智能驾驶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智华科技也才刚刚成立,但同年就成为了国内首家成功量产商用车前装FCW&LDW前碰撞及车道偏离双预警系统,打破了智能驾驶产业由海外厂商垄断的市场格局。
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面,智华科技一直致力于智能驾驶系统关键技术的攻关,以及“中国方案”产业化的发展。据了解,智华科技行业首创了20多款智能驾驶相关产品的创新应用案例,包括行业首创3D环视泊车系统产品、行业首创卡扣固定式摄像头等。
今年10月,智华科技全球首发了全新一代智能视觉传感器——AI-CLEAN自清洁摄像头,可以有效解决自动驾驶系统在暴雨天气、泥泞路况、冰雪天气等特殊环境下的感知失效问题。该车规级自清洁摄像头拥有200°以上超大视场角,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场景的清晰成像。同时,通过光学系统的优化、感知算法的综合运用、镜头内部超声波加热技术等的运用,该产品可以实现不同污染物的精准清洁、除冰除雾,最快可在1秒内实现水滴去除、90秒内实现除冰效果,震动过程中摄像头视野清晰保证率达到90%以上。
震动除水
震动去灰
震动除泥泞
热融去冰
围绕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网联三大应用场景,智华科技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线。比如在智能驾驶领域,智华科技拥有已量产的前视主动安全系统(FAS-AEB、LCC、ACC)、融合自动泊车系统(FAPA)、行泊一体域控系统(i-Drives);预研领航辅助系统(NOA)、记忆泊车系统(HPA)、代客泊车系统(AVP)、行泊舱一体域控系统(Hi-Drives)等完整智能驾驶产品序列。
据智华科技CO-CEO刘军山介绍,智华科技基于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网联三大应用场景推出的诸多产品均已经实现了规模化量产,累计配套量产车型超过120款。其中,智能驾驶系列产品在乘用车领域的累计供货已经超过400万台套;智能视觉传感器累计出货超过1200万颗。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智华科技在全景环视泊车系统(AVM)、智能座舱监测系统(IMS)等多个领域的出货量已经连续多年排名前三。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智华科技诸多智能驾驶方案最大的特色是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比如8M前视一体机产品便是基于地平线J3及一系列国产芯片组合方案打造而成,可以实现AEB、IACC、LKA、HWA等L2及以上的智能驾驶功能。
很显然,作为智能驾驶国产化的“先行者”,智华科技正在全面领跑智能驾驶的国产化突围。
如何抢跑未来市场?
为了推动高阶智能驾驶的普及化应用,以NOA为代表的高阶智能驾驶“降本战”正在激烈上演着。一方面,包括小鹏、上汽通用宝骏等主机厂已经将以NOA为代表的高阶智能驾驶下沉到10-25万价位的腰部市场。
另一方面,各大供应商也在推出极具性价比的智能驾驶方案。比如在行泊一体域控制器领域,多家供应商推出基于单J3/单TDA4的5V5R行泊一体方案价格已压至3000元级别,行泊一体域控赛道的战火愈来愈烈。
刘军山表示,伴随着智能驾驶逐步向中低端车型普及,智能驾驶的“中国方案”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了解,智华科技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基于地平线J3打造,搭载了1颗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4颗环视100万像素摄像头、1颗前置毫米波雷达、4颗角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功能覆盖行车、泊车多个场景,实现ACC、TJA、ICA等8项行车功能,AVM、APA、RPA等9项泊车功能以及AEB、LKA等20项主动安全功能。由于该行泊一体方案采用了国产单SoC方案,具备极具性价比优势。
图片
众所周知,基于单SoC芯片的行泊一体方案需要处理车辆周围的感知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还需要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做到不增加功耗,这不仅要求智能驾驶厂商在智驾、泊车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还对智能驾驶厂商的算法创新能力、软硬件工程能力等有着极高的要求。
智华科技在智能泊车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系统功能设计与量产经验,并且还拥有前视智能驾驶系统的前装量产经验。基于此,智华科技快速完成了从单域泊车功能向跨域行泊一体功能产品的演进,正在全力推进中、高阶行泊一体域控方案的规模化落地。
刘军山表示,预计在2023年底,智华科技将基于地平线J5推出高阶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产品,可实现高速NOA、HWA、低速AVP等功能,方案同样极具性价比优势。未来,智华科技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产品线涵盖低、中、高阶智能驾驶产品矩阵,针对不同定位、不同定价的车型,实现阶梯式域控制方案匹配,AI算力覆盖10-1000T,场景覆盖高速-城区,功能覆盖高级辅助驾驶-点对点无人驾驶,能够实现高度智能集成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
不可否认,随着各大主机厂开始向下普及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智能驾驶市场的比拼重点将演变成规模化、高性价比、功能体验等综合实力的比拼,这将更加考验供应商的综合能力。
智华科技的诸多产品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并且已在大规模量产交付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化交付、供应链管理等能力。
除此之外,智华科技核心创始团队的稳定,使其保持了自创立以来的高效研发传统,也为其突围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在大股东的持续赋能支持下,智华科技迎来了一批来自国际Tier1和主机厂的“实力干将”加盟,涵盖研发、销售、供应链、质量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增强了智华科技在突围赛中的综合实力。
《高工智能汽车》获悉,近年来,新加盟智华科技的团队或高管均拥有15年甚至20年以上的行业从业经验,在各自领域获得过不菲的成绩。譬如今年加盟的联席CEO刘军山,这位本硕毕业于清华、拥有20多年行业经验的“老将”,曾长期服务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集团德尔福,历任产品线开发经理、北京工厂运营总监及亚太区销售总监等职位。不仅在运营、销售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拥有丰富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经验,相信他的加入,将为智华科技带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
接下来,智华科技的核心股东将从基地建设、市场拓展等不同层面给予智华科技全方位的发展支持,助力智华科技管理团队,共同将智华科技的发展再推上新的台阶。
当前,智能驾驶产业的技术较量正在加速进行。如何快速降低成本、保持技术的快速迭代,从而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已然成为了智华科技决战未来市场的关键武器。正如刘军山所言:“智能汽车的迭代速度正在加快,身处其中的企业只有大步快跑,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