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谢文东投降现场,一样“新型武器”的出现,让他瞬间放弃抵抗

二〇〇四年,有一个名叫“六道”的作者在某小说平台发表了一部帮会题材小说《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小说的主角名叫谢文东,原来是一个外表斯文的东北学生,因为在学校被人欺负,奋起反抗,变成了东北最大帮会的头子。后来更当上了北方洪门领袖,势力范围遍布海内外。
这部小说一写就是十年,直至二〇一四年九月才完稿,随后被拍成了系列电视剧。故事发生的时间也从小说里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成了民国二三十年。
这部剧上线后还引起了小小的轰动,看过剧的人一查,才发现原来在真实的历史上,还真的有一个叫谢文东的人。
图片
历史上的谢文东,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九三三年前后日本人武装移民依兰县时,他先是抗日,后来又当“卖国汉奸”。
最后,谢文东为了高官厚禄投靠国民党,滥杀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落得了一个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
一、让谢文东惧怕的“新型武器”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解放军在依兰县剿匪时,把谢文东等一行人围困在大山里一个月。匪徒们弹尽粮绝,没有吃的了,就只能杀马充饥。
结果由于肠胃虚弱不能消化,又没有盐吃,于是大家开始拉肚子等等。就这样,谢文东的人马逐渐人心涣散,四散奔逃,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号,有解放军战士带着记者进山搜捕的时候,在一座寺庙里找到了谢文东。
当时的谢文东正跪在一座神像面前求神拜佛,他忽然转头看到随军记者的摄像机,以为是什么“新型武器”,内心非常恐惧。
图片
精神恍惚之下,谢文东被吓得当场瘫倒在地上,一个劲地说:“我不是谢文东,我不是谢文东!”一个战士走上前,猛地一把掀掉了他头顶的帽子说:“胖秃子,不是你是谁!”
就这样,这位纵横东北十二年,号称“中央胡子”的大匪首落网了。当年的十二月三日,经过审判,谢文东被处以极刑。
从一些现有的研究文章中来看,谢文东最后的表现不只是贪生怕死,毫无骨气,还显得有一些无知、可笑。但是让人感觉奇怪的是,一直有人坚持说他曾经是一名“抗日英雄”。
“抗日英雄”在我们的印象当中都是一些侠骨丹心,肯为了他人的利益自我牺牲的人。谢文东投敌是事实,所以我们很难相信,他曾经是这样的一位英雄。
但是研究者的确又拿出了很多证据,证明在一九三四年的“土龙山暴动”中,谢文东的确作出了很多壮举。
假如谢文东不是一个英勇果敢的人,当时的依兰县上万抗日民众,就绝不可能会奉他为“抗日民众救国军”的司令
图片
后来谢文东投降日本人时,对方一直没有杀害他,也是因为看中了他曾经在抗日队伍和东北人民心中的正面“影响力”。
那么,谢文东到底是不是一个“抗日英雄”?如果他是的话,那么他最后又是怎样走汉奸、走狗的道路的呢?
二、谢文东的叛变之路
谢文东一八八七年出生在辽宁省,一九二五年全家搬到了黑龙江省依兰县土龙山区。据说他们家当初搬去土龙山一带,是因为早前他在辽宁家乡,曾经打死了一个同村村民。
至于谢文东为什么打死人,这里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开荒种地,与同村人产生了矛盾;另一种说法是因为买地欠了债,于是绑架并撕票了当地一个富户。
不管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都可以说明谢文东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善茬。因为当时他杀害的对象,并不是侵略者,而是他同村的普通人。
图片
并且按年纪算,当时谢文东在犯下这桩案子的时候,至少已经三十八岁了,也不是一个冲动的毛头小伙子。因为犯了命案,他们全家搬到依兰县的土龙山。
然后在亲戚的帮助下租借了几块地,谢家又买了几辆大车,一边种地,一边开荒。等到冬天农闲时,又到大山里拉木材出来卖,没过几年他们家就薄有资产了。
到了一九二九年的时候,谢家已经有了五六十垧地,四五十口人,外加十四、五名雇工,还有一些马和牛。东北当时一垧地等于15亩,五六十垧地就等于750至900亩地。
按照解放时我们划分大、中、小地主的算法,50亩以上的就是小地主,70至100亩的就是中地主,100亩以上就是大地主,所以一直有人说谢文东是一个大地主。
但是也有维护谢文东的人说,他这个地主的地是自己劳动赚来的,不是靠“剥削”得来的,所以和别的地主不同。至于有多少不同,这个就只能靠“自由心证”了。
图片
谢文东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参加过李杜将军领导的“抗日自卫军”,还当过团长。不过直到一九三四年日本人向依兰县“武装移民”之前,谢文东一直表现得像一个“顺民”。
所以日本人进入依兰后,谢文东又当了依兰当地的“伪保长”。 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始于日本人“武装移民”开始后。
当时的日本人为了占领中国东北的肥沃土地,曾经提出过一个五十年向中国移民500万的计划,这个计划早在一九三二年已经在黑龙江佳木斯一带执行。
到依兰县这块,已经是日本人开辟的第二个“武装移民”点儿了。日本人进入依兰县后,强迫当地人民以不到百分之一的价格出售自家的耕地。
与此同时,日本人又试图收缴农民手上的武器,因此激起了土龙山人民的反抗。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收缴武器会激起“民变”。
清朝末年以后,东北地区一直处于军阀混战中,地方上土匪横行。东北的土匪叫“胡子”,当时东北最大的军阀张作霖就是“胡子”出身,外号就叫“张大胡子”。
图片
因为到处都是“胡子”,所以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村庄,经常遭到“胡子”们的抢掠。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村民们必须持有武器。
而日本人一来就以“明买实抢”的方式,夺走了农民的土地,现在还要收缴武器。如果失去了武器,那么土龙山的人民就只有任人鱼肉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九三四年三月份,担任“伪保长”的谢文东出面找到日本人提出“抗议”,结果当场被撤除了保长职务。
因为这件事,愤怒的土龙山百姓决定发动一场“暴动”。他们出于对谢文东的信任,就推举他当了“暴动”的总指挥。
一九三四年三月八日中午,谢文东带着一群人占了土龙山警察局,解除了二十多个伪军的武装,抢到大量枪支、弹药。当地另一队人马也抢了一个商团的武器,带了2000余人来会合。
图片
两天之后,日本人派出了一个大佐,带了十六名日军和二十六名伪军去镇压,结果17名日本人全部被打死,26名伪军被俘虏,谢文东的队伍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五辆汽车。
日本关东军知道以后十分震怒,马上派出侦察机到土龙山一带寻找谢文东等人,结果他们已经转移到了土龙山外四十里的半截河子。
随后他们召开了一次大会,成立了一支抗日民众救国军。大家一致推举谢文东担任这支军队的司令员,当时这支部队已经有一万多人。
一九三四年正是东北抗日低谷期,那时“东北抗联”还没成立。因为张学良的正规军不打一枪就放弃了东三省,所以当时东北抗日组织,几乎完全是靠各地的热血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
那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地下党也有联系各个抗日组织,想要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所有的农民武装合并成一股力量,与侵略者周旋。
但是等到这支队伍正式成立的时候,已经是一九三六年九月份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谢文东带着他的“民众救国军”在完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与日本人作战七个月。
图片
因为没有作战的经验,仗打得十分惨烈。到了一九三四年年底的时候,谢文东的手上就只剩下十几个人了。后来谢文东因人指点找到了赵尚志,然后又结识了李华堂。
三方合一起开了几次大会,对外发表了一个“达成共同战线”的公告。奉赵尚志为总司令,李华堂当副指挥,谢文东当军事委员长。
因为这个原因,三十年代日军的通缉榜上,谢文东的名字总是跟在赵尚志后面的。一九三六年九月,东北抗联成立后,谢文东自然就成了东北抗联第八军的领导。
但是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北抗联在与日本人作战中遭遇了重大挫折,日本人在老百姓中搞“十户连坐,甚至是全屯连坐”。
再加上日本人当时严查“户口”和“通行证”,东北抗联的军队被困在山里没有粮食,最后很多人都“投降”了。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九号,谢文东带着仅剩下的十七、八个人下山投降日本人。
事后很多人对这件事进行过研究,有人认为谢文可能不是主动下山的,而是被身边的人“施加了某种压力”,还有一种说法出自谢文东盟友张奎武的儿子张国志。
图片
张国志有一次和谢文东吃酒的时候,问谢文东为什么会投降,谢文东说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喝了酒,被一个叫“小姜炮儿”的人绑起来送到了日本兵营。
谢文东投降日本人之后,当了一个地方协和会会长,期间还被送到日本会见过一些高官。因为日方认为他的“投降”,可以给东北抗日武装造成精神层面打击,所以没有杀他。
谢文东为了抗日牺牲了八位亲人,所以当时我党的抗日队伍也不相信他是主动投敌。从那以后关于谢文东的记载开始变少,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后,他又回到山里做了“胡子”。
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派出人员与他接洽,谢文东先是答应了加入解放军阵营,这边已经准备任命他为“富锦地区三江人民自治军司令”。
结果国民党说要把谢文东的队伍改编,并让他当上中将司令员于是他为了高官厚禄,马上就倒向了国民党。
图片
谢文东投靠国民党后自称“中央胡子”,在三江地区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和普通老百姓,欠下了血债。因此一九四六年东北局派人围剿他的队伍,然后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他投降的场面。
结语
谢文东投降日本人,可能并不是完全“自愿”的。据说他当上日本人的协和会会长后,还会经常在半夜收听国民党的广播。
也许就像谢文东先在一九三一年参加李杜将军的抗日军队,后又去当国民党的“伪保长”一样,他是在暗中保存实力,再伺机再作反击吧。
不过不管怎么样,谢文东最后的确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才倒向了国民党。在那之前,他还因为向国民党合江省书记张玉书要钱,没要到就把人杀了。
谢文东没有什么文化,他看上去就是一个旧社会乡间的愚氓。他参加抗日的主要动机是因为日本的“武装移民”,威胁到了他和同村人的生存。
后来加入东北抗联的时候,谢文东还是特别喜欢在军队内部搞“认人唯亲”把戏,甚至打仗的时候让赵尚志的军队冲前头,自己带人躲后边“保存实力”。
图片
一九四六年解放军围剿谢文东的时候,发现他带领队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迷信”活动装神弄鬼,糊弄别人听他的话。结果后来这一套不灵了,他就成了个“光杆司令”。
当谢文东最后被逮捕时,一看到记者的摄像机就以为是“新型武器”,马上吓瘫在地。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缺少见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自知做了亏心事,欠下共产党的血债,心虚了。
谢文东曾经的确抗日,但是他为抗日所做的贡献并不能抵消他后来当汉奸,投靠敌人时犯下的累累血债。谢文东在被逮捕后,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三日在勃利县被公审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