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是什么?这里也许能找到答案

美好生活节不仅仅是一个为民服务活动,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市民沉浸式感受美好生活的大舞台。”
这是美好社区合伙人李倩眼中的“美好”。
11月11日,静安区“静邻一家·美好生活节”在苏州河畔万象天地开放空间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美好生活节正式拉开帷幕。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宋宗德出席活动并致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静安样本,静安区坚持开门搞教育,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携手相关委办局、苏河湾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联动开展“静邻一家·美好生活节”。
图片
通过上下联通、多方联动、资源联用,让特色“显”出来,让阵地“强”起来,深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图片
在活动现场,苏河City Walk线路正式发布,集成推出了由主题教育开放课堂资源包、握手社区资源包、美好生活资源包组成的“静邻资源包”,并邀请4位美好生活分享者讲述美好故事、分享美好生活。
感知美好
党群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图片
首场“静邻一家·美好生活节”活动以便民集市为载体,汇聚静安苏河湾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资源,一场汇聚了“红色初心站、公益加油站、活力焕新站、品质生活站、文化乐活站”五大主题的便民集市在苏州河畔展开,各成员单位“各显身手”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体验。
图片
在品质生活站内,由苏河湾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光明食品集团带来的“冠生园休闲食品小铺”和“光明粮油小铺”颇受居民喜欢。
在红色初心站的“330阳光集市”前,来自一师附小的陈麒光现场篆刻“静邻一家”印章,还有琳琅满目的手作、书法。
公益加油站的“益”杯咖啡助残摊位上人流涌动,品牌合伙人侯亮克服交流障碍为来往群众亲切交谈、制作咖啡,传递着爱与奉献。
自然教育工作坊摊位,展示了社区“疗愈花园”的植物,这些植物成为纽带,链接起集体的社区、共创的社区、利他的社区。
未来一个月,全区各街镇党群服务中心将立足区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组织“搭台”、阵地“摆摊”、群众“赶集”的模式集中开展“静邻一家·美好生活节”主题活动,围绕“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深挖资源,精准破题,切实将群众需要的生活服务送到“家门口”、做到“心坎上”,将“需求清单”转变为“幸福清单”。
图片
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在全区345个党群服务阵地中开展“静邻一家”便民集市,每月固定时间在阵地开展,群众可根据预告菜单参与集市,也习惯了到阵地来感受烟火气、人情味的便民服务,如健康理疗、政策咨询、法律服务、非遗传承活动等。截至目前,已有2万多余人次参与便民集市。
体验美好
赋予城市生活幸福时刻
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市、听听苏河流淌的声音、感受静安暖人的烟火气,这就是美好生活。”
周末的闲暇午后,参加苏河City Walk的静安白领张俞奕辰漫步于苏河湾感叹道。
作为“美好生活节”的重点项目,苏河City Walk通过“8+3+3”模式(8个苏河荟党群服务阵地+3个街镇社区党群中心+3个红色地标所在地),让年轻人的周末时光可以或漫步或骑行于苏河畔、老弄堂、公园边。
这些“红色点位”包括
沪上最云端的苏河湾党群服务中心,感受“城市会客厅”的魅力;
有“公园城市”底色的苏河湾绿地党群服务站,体验“红色充能、民意征集、便民服务、健康管理、景观休憩”五大服务;
有蝴蝶湾党群服务站,贴近“青青河畔、绵绵乐活”的蝴蝶湾水畔之家;
也可以跨越百年走进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聆听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的故事……
区委组织部方面表示
通过City Walk这一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漫步苏河,感受时尚感与烟火气并重、历史感与静安范交融的魅力城区,了解静安苏河两岸的红色历史印迹和党群服务阵地面貌,展现静安苏河湾党建联盟的工作成效,将党群服务带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延伸至党员群众身边“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
共享美好
人人皆是自治共治参与者
结合主题教育“四百”大走访的开展,“美好生活节”便民集市设置了征集意见建议专区,邀请美好生活分享者现场开展互动,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生活服务、城市建设等板块收集需求,让静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照进现实。
“新新群体微心愿点亮”项目切实满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小心愿、小需求,推动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活动现场,
共完成了23个心愿的认领。
下一步
将持续关心关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困难和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我为美好生活献一计”项目让社区成为真正的“人人参与式”社区,打造多样化社区议事平台,打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形成居民共商共治新格局。
如同美好生活分享者、石门二路街道新福康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魏瑛所说,继续服务好社区居民,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倾听每个人的呼声和需求,和社区家人们在社区密织一幅幅“幸福美好生活”图景,实现居民推门就是美好生活的愿景。
图片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阐释,是党群服务阵地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
下一步,静安区将持续落实“四百”大走访要求,更加深入了解党员群众的所思所盼,更加精准对接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把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优势,把发展成果体现到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以实际行动书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