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主演、梅花奖得主施夏明现身见面会,唱响“双语版”《国际歌》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文颖)“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1月13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剧作昆剧《瞿秋白》主创见面会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举办。剧中“瞿秋白”的扮演者、梅花奖得主施夏明向现场观众阐释了自己对剧中人物、情节的理解,演绎经典唱段,分享台前幕后的故事。
图片
现代昆剧《瞿秋白》展示了瞿秋白被捕之后,在狱中四个月的遭遇和他为坚持信仰而最终走向牺牲的过程。该剧是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中上演的精品剧目之一,曾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四届京昆艺术群英会京昆艺术紫金奖·荣誉奖,瞿秋白的扮演者施夏明凭此剧斩获了第三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图片
活动现场,《瞿秋白》的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罗周委托施夏明分享了自己创作时的心得体会,让观众对于情节的设置有了更深的了解:剧中的“昼”与“夜”的设置承载着瞿秋白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无限眷念,革命志士的信仰之光,将指引我们一路前行。
在施夏明看来,剧中最打动他的台词,其实是瞿秋白一句平平淡淡的:“中国的豆腐也很好吃,世界第一。”“这个豆腐是瞿秋白家乡常州的著名小吃,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一个人对世界的无限眷念都浓缩进这么一句话中,让我很感动。”施夏明也将部分经典唱段带到现场,一句句“舍不得”既有昆曲的婉转,又饱含革命的深情。
图片
“瞿秋白是我国完整翻译《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施夏明说,自己对瞿秋白的翻译工作非常敬佩,为此专门学习了中文和俄语两个版本的国际歌。他用两种语言现场演唱了一段《国际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激昂的歌曲回荡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内,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图片
观众互动环节,有剧迷表达了对《瞿秋白》的喜爱,特别提出“昼”“夜”的巧妙设置。剧中,瞿秋白的一生浓缩成舞台上的三个“昼夜”,在白天,他是英勇的战士,在夜晚,他是满怀柔情的文人。施夏明认为,正是这种反差造就了瞿秋白对于生的渴求、对于死的蔑视,从而生发出对于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优秀的、精品的剧目,走出剧场、走进城市,营造沉浸式观感体验,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特别设置了精品剧目主题分享会。除了本场见面会外,11月21日还将举办话剧《西迁》主题活动,值得期待。
(主办方供图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