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作家罗元生: 顾诵芬是怎样把理想写上蓝天的|读+

纪实文学作家罗元生出版了新书《顾诵芬: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全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深刻展现了中科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顾诵芬的科学之路。长江日报《读+》周刊近期专访罗元生,他说,顾诵芬把志趣理想写上蓝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一辈英雄、科学家身上闪耀的光芒永不过时。
图片
罗元生
图片
《顾诵芬: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 华文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罗元生 著
文学创作的初心与湖北有关
罗元生接受《读+》采访时,言语里都是感慨。他重复说着一句话:“我和湖北很有缘,我萌生写作的想法就和湖北有关。”
他的家乡在安徽宿松县,位于皖、鄂、赣三省的接合处,和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蕲春县接壤。从小,罗元生就对红安充满了向往,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在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史册中,红安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这里孕育了两百多位将军。
20世纪90年代初,罗元生参与撰写了《楚天将帅风云录》,这是他第一次参与重大题材写作,记录了20多位楚天将帅的故事,从此也激发了他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动力。
这一写,就是30年。《开国将帅的临终时刻》《长征中的名战名将》《吃出战斗力》《共和国首任总参谋长徐向前战传》《王震与陶峙岳》《三位特殊的开国上将》《百战将星周希汉》《百战将星王尚荣》《健康丝绸之路——中国国际卫生合作纪实》等作品多次在军内外获奖。
罗元生并不是专业作家,他历任解放军总医院助理员、副处长、政治协理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在工作之余,写纪实文学,尤其是战将、英雄们的纪实文学,是他精神上的鼓舞。在他看来,老一辈英雄、科学家身上闪耀的光芒永不过时,他们的精神是值得一代代人继承发扬的,是值得大写特写、大学特学的。
两位战将带来的精神洗礼
罗元生清楚地记得1994年冬天,一个周末的下午,雪后初晴的北京,寒风刺骨。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北京丰台的一个军队干休所,去采访一位战将。这位湖北籍的长者是一位腿有些残疾的老红军,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他的名字叫杨虎臣。
杨虎臣的女儿杨剑笑着对他说:“我爸九死一生,精神不倒,总不服输。”杨虎臣的嗓音洪亮,罗元生在他舒展自如的表述里,走进了杨虎臣的人生长河之中。
“1938年10月,日军把兵力转移到敌后战场,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战斗打得很猛烈,日军人数比我们多好几倍,还有轻型小炮,又占有好的地形……我端起手提机枪,带领一个连冲了上去。我就想,死也要死在阵地上。后来,日军重火力武器击中了我,我的右膝盖骨以下被‘歪把子’机枪打碎,我忍痛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就晕倒在血泊中。结果,我被蠡县群众收留。也就因此,腿残了。”
讲完这次莲子口激战,杨虎臣将军久久不说话了。
那天晚上,整整一个夜晚,在他的率领下,全连官兵以全连牺牲半数以上的代价,击退了日军20多次进攻,守住了阵地,硬是没有让日军进村。
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温暖如春。
那一刻,罗元生觉得在面前的既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的眉宇间展示出豁达,他的眼神里充满自信——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是真正的英雄。
在杨剑的引见下,罗元生又走近了另一位湖北籍战将王尚荣。
在一个雪花飞舞的下午,罗元生在病房见到了开国中将王尚荣。
老人用一双颤抖的手摸了摸他,示意他坐下。那时,他的心里一阵激动。后来,他采访了王尚荣将军的老部队以及他身边的一些人。罗元生的第一部长篇传记文学《百战将星王尚荣》于1999年1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30岁之前的罗元生,在那个青春勃发的岁月,两次采访共和国的战将,这让他终生难忘。而这两次采访,也影响着他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英雄们的内心拥有的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他们的经历,既是他们自己生命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
这些感受冲击着罗元生,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要一直书写这些鲜活的人,写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们的人生如此波澜壮阔,是一部值得永远读下去的大书。
罗元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他笑称,一般的困难打不倒我了。“在和平年代,我们要汲取英雄们的力量,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了,多为国家作点贡献。”
【访谈】
科学家个人的精神史,反映国家的科学进步史
读+: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想写这样一本书?
罗元生:我写顾诵芬院士这本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我认为顾院士这个老人值得写,值得大书特书。
一方面,他是航空系统的唯一两院院士,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2022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他的人生经历、科研成就、战略洞见与学术思想值得好好总结梳理;另一方面,顾院士这个人就是一位典型的谦谦君子,既温润如玉,又坚强如钢。正如长期撰写顾院士科研人生的师元光老师所说,“没架子的院士像个邻家老伯”,他那种人格风范与精神风采令人肃然起敬。
如果说还有什么原因驱动我,就是因为我是一名服役30多年的军人,是位报告文学作家,展示中华民族杰出精英的心路历程和精神风采,一直是我创作的追求和坚守。
几十年来,我曾写过一些关于开国领袖和将帅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如《王震与陶峙岳》《百战将星王尚荣》,也写过为祖国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如《科学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功勋科学家传奇》。这次有机会写顾诵芬院士,我是以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努力地以最高标准写好写到位。
读+:科学家的精神史,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进步史。对这个观念的认识,在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罗元生:我认为,一个科学家的精神史,就是其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价值追求以及理想信念等精神风貌的总和。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位对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其精气神应该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把自己的初心理想完全融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求之中,促进和服务于国家强大、民族兴旺和人民幸福——这一点,在顾院士身上尤其突出。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史,他的精神史,可以反映我国的科学进步史。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从零起步,顾院士在这个领域一干就是70年,亲历祖国航空工业筚路蓝缕的点点滴滴。
7岁上小学时,他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北京(当时叫北平),心中就萌发出要造飞机保卫祖国的初心,这份初心伴随了他一生;21岁大学毕业时,他本是留在上海交大当老师,陪伴父母。此刻,朝鲜战争开始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刚刚组建的新中国空军,正在朝鲜战场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空中拼刺刀”。新中国在这个时候组建航空工业局,呼唤全国上下有志学习航空专业的青年学生北上沈阳,投身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是留在条件舒适的上海,还是奔赴北方?顾诵芬毫不犹豫,毅然北上,在一片废墟中,与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团队一起,托举起自行设计新中国飞机的重任。
在艰难的岁月,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顾诵芬一次一次地把理想变成现实;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撤走援助中国的专家、拿走图纸、撕掉合同,顾诵芬把自己关在实验室,痛定思痛,发誓“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设计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到了56岁,他才从沈阳调回北京,这时的他站在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的岗位上,纵览国际风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航空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要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的建议……这些经历反映了我国的科学进步史。
顾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我认为这是其爱国精神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时代背景是爱国精神形成的原动力,教育经历对爱国精神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开拓创新是爱国精神最鲜明的具体表现。
读+:您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光是收集、梳理顾诵芬院士的故事素材,就用了几年时间。这个过程,最难的是什么?
罗元生:我在收集资料和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师元光老师,他长期为顾院士整理航空资料,撰写过顾院士的传记,他本人也是航空领域的专家,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这本书第一稿出来之后,师老师利用春节时间提出了近两百条修改意见,从专业表述到文字修改,令我很是感动。
我收集素材、消化资料,的确也是一件不易的事。主要是航空领域专业性太强,许多资料很艰涩,专用名词太多。而这些要在文学作品中变成通俗易懂的东西;另外,飞机设计与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内容保密性很强,有些内容不便表达……这些都是我在收集资料和写作过程中必须面对,并且要妥善解决的难题。
我一直关注先进武器装备、国防工业建设、航空工业、飞机设计制造等领域的知识。我的兴趣在此,加上不断地去钻研,向有关专家请教,逐渐将困难变成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中,我自己也收获不少。
书写扎根现实、绽放价值的时代精神
读+:写这本书,也是您走近顾老、理解顾老、学习顾老的过程,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您在精神上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
罗元生:顾院士的人生波澜壮阔,其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远远不是一本书能描述的。我能写作这本书是很幸运的事。一方面,是我个人走近顾老、理解顾老、学习顾老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和青年一代,感悟到创业之艰辛、奋斗之卓绝,更加自觉地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理想扎根现实、绽放价值。
对我来说,写作这本书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在采访、消化和写作过程中,我感悟最深的是科学家们的家国情怀,这份情怀的突出表现就是让理想扎根现实。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认知理念。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中将传统家国情怀概括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概述了从修身养性、提升个人品德,到维持良好家庭伦理的关系。近代的中国科学家们深受这种家国情怀的影响,生发出作为科学家的担当意识。这种担当意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表现得更为显著,科学家们研究围绕“强国”与“富国”两个主题展开,确保新中国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在爱国主义的激励下,包括顾诵芬等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秉持科学报国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投身于科研事业中。这种敢于担当的意识,体现了中国科学家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反映出科学家们不凡的气度与胸怀。
读+:从您的书中,我们看到以顾诵芬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的身影。这些科学家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罗元生:我在写顾老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写他那一代航空人,用生命在诠释着何为“航空报国”。
从事航空领域研究75载,顾诵芬始终记得自己刚入行时,交大校园里,季文美、曹鹤荪、杨彭基等先生的言传身教。
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集中体现了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宝贵精神。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他们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我是一个坚定地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影响。我曾经专门去黄冈采访过李四光的故乡亲人,更近距离地去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比在书中读到他们的事迹更震撼。
从他们身上展现出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家国情怀。老一辈的科学家呕心沥血,为国家的独立富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报国强国,把理想变为现实。通过他们创造出来的科学力量、科学价值,让新生的中国变得更强大。
这也是我创作的初衷——宣传他们、大学特学他们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科学家对于今后的人是标杆,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星,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科学往哪里去?去看看他们,他们就是模范,就是榜样。
需要协同作战、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读+:顾诵芬人生经历曲折而丰富,他7岁埋下的梦想种子,用了一生为之奋斗,最终实现了梦想。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种“戏剧性”是不大可能充分具备的,那么我们可以从顾老那里受到什么启发?
罗元生:我认为最基本的有两点:一是把自己的理想与职业设计,与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望结合在一起,与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要有一个较长远的规划,就像顾院士说的,“不管干什么事情,首先是想到国家”。二是要有求实的品质。在科研和创新中,要亲临一线、深入现场,坚持求真求实的原则,增强自身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可因循守旧。
读+:支撑一个工业体系甚至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肯定不能靠一两个优秀人才,而是要有体系化的人才建设。这方面您有什么思考和建议?
罗元生:科技创新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赛,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年轻人的关心和栽培,是每一代科学家肩负的重要使命。家有“家风”,校有“校风”,同一师门中也有“门风”。在科学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之间传递的不仅有知识、方法,更有精神和“门风”。
关于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我们可从顾院士淡泊名利、育人树才的人生境界里得到诸多启示。例如,我们的领导要以欣赏、宽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年轻人,多做点拨、助力和引导,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青年一代想要在科研之路上走得更远,要像青年时期的顾院士那样不忘初心,认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添砖加瓦。
读+:跟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有着怎样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扬长避短,跨越式发展?
罗元生:未来,国家的竞争和产业的竞争将集中于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聚焦于创新人才竞争。
跟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有着明显的优势。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来分析,传统文化中极为注重集体主义,强调“群”的基础性作用,对群体价值有着充分认同,即视集体主义为一种价值观念。中国近代科学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救亡图存的责任,这不是某一人的目标,而是具有群体性、民族性意义的。故而近代以来中国科学的发展,天然带有对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推崇。
科研工作极为复杂、艰巨,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合力完成,不论是钱三强、钱学森等科学家对中国原子能、核物理事业的开拓,还是徐舜寿、顾诵芬等致力的航空事业,都凸显了协作精神和集体努力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科研工作应该注重并崇尚协作精神,坚持群策群力、协同攻关。
在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中,一是目标要明、定位要准。要培养有深厚科学素养、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二是要有忧患意识,更要有创新方式。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要认识到“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紧迫性,坚定不移地通过创新寻求突破,化不可能为可能。三是要协同作战、齐心攻关。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正逐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们要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打造一支生龙活虎、万马奔腾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
顾诵芬小传
顾诵芬生于1930年,开启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征程,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是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
他主持建立我国飞机设计体系,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长江日报记者马梦娅)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