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腰腿痛……7旬大妈浑身哪哪都痛!这种病又叫“年过半百人”的痛

“浑身痛得走不了路,难道以后都要坐轮椅了吗?”近三个月来,程阿姨愁得夜夜失眠。在止痛药的帮助下苦熬一段时间后,她终于来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没想到,仅仅吃了3天药,她的疼痛就明显缓解了。
没发病之前,程阿姨是小区里的健身达人,每天都跟老姐妹们相约跳广场舞。随着浑身疼痛加剧,她不仅跳不了舞,连日常梳个头、上下楼梯,甚至下蹲上厕所都做不到了。
“吃些止痛药能好一些,但是不吃疼痛又会加重。”想到自己才74岁就生活不能自理,她难过得寝食难安。为此,家人带着她去过很多地方就医,却始终没有查出病因。
不久前,程阿姨坐着轮椅来到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风湿免疫肾病科郑红霞主任医师仔细查看了她的检查单。检查结果非常齐全,除了C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升高以外,其他基本都正常。
作为风湿免疫科医生,郑红霞对这样的患者并不陌生。结合查体,程阿姨最主要的疼痛部位是肩膀、大腿处的肌肉,是典型的“风湿性多肌痛(PRM)”。
什么是风湿性多肌痛?
郑红霞主任介绍,风湿性多肌痛(PRM)又叫“年过半百人”的痛,一般50岁以上人群发病,发病高峰年龄在70-80岁左右,女性多见,临床以颈部、肩部、骨盆等近端肢体和躯干的肌肉疼痛及僵硬症状为主,伴或不伴有发热。由于该疾病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特点,仅表现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因此经常不被识别或容易误诊。
带着郑红霞主任医师开的药,程阿姨半信半疑地回了家。令她惊喜的是,仅仅吃了3天药疼痛就顺利缓解,能够从轮椅上站起来了。一周后,程大妈迈着轻松的步伐走进郑红霞的诊室,随后的复查结果显示,其C反应蛋白和血沉指标都正常了。“早知道早点来看了,也不用吃这么多苦。”她开心地说。
经过一年的治疗,随着病情稳定,目前程阿姨已经停掉了激素用药,只需要小剂量地服用抗风湿类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郑红霞介绍,目前,风湿性多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治疗方案应在排除感染、肿瘤及其他风湿病后,由风湿专科医生结合临床特点来制定。为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医生监测下逐渐减量,切不可自行停药。多数患者在规范治疗后,病情能够顺利缓解,5年以上不复发者可认为是治愈。
郑红霞提醒,风湿性多肌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受潮。同时注意休息,并避免跌倒。同时,要注重适当锻炼,增强骨骼肌力量和关节稳定性。保持饮食清淡、种类多样,加强营养及补钙。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有新发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排除PRM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
欢迎加入“风湿免疫—浙医在线交流群”
如果你或你的亲友也有相关困扰,欢迎加入“风湿免疫—浙医在线交流群”。进群后,你可以和群友交流心得、感受。
(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患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