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部长明确警告以色列,不要挑衅黎巴嫩真主党

巴以冲突,有了扩大化的趋势,以色列防长加兰特对黎巴嫩放狠话,说在加沙发生的事情也有可能在贝鲁特发生,这话一说出口,美国的警告就来了,美防长奥斯汀明确表示,必须把冲突控制在加沙范围内。
图片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
随着巴以冲突进一步激化,美国真的有点挺不住了。最近,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向以色列隔空喊话,说白宫非常担忧,以色列挑衅黎巴嫩真主党,会把美国拖入更大规模的冲突。他警告以色列,不能让冲突影响外溢,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缴”哈马斯,就必须把冲突控制在加沙地带。
美国的焦虑,首先源于对真主党实力的清醒认知,据美国情报机构的研判啊,虽然该组织只有2万民兵、3万预备役,人员规模和哈马斯差不多,但在武器装备方面,他们是一支拥有重型坦克、无人机,各类远程火箭弹,甚至弹道导弹的绝对强军。上周,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发表万人演讲,不仅宣布参战,还顺便警告美国,不要阻止真主党“南下”,有人说纳斯鲁拉这话多少带点不自量力,但其实真主党能不能打过以军?这个问题早在17年前,就有结论了。
图片
内塔尼亚胡
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党曾爆发过一场战争,起因是当年7月,真主党发起“诚实的许诺行动”,突袭以色列北部军事基地,造成多人死伤,以军随即发起“转向行动”,对真主党发起反击。双方在黎以边境线上交火多日,造成大量死伤,中东地区局势陷入动荡,国际油价都跟着涨了一波。
在当时,美西方对黎以战争的态度,和现在的巴以冲突高度相似。美、英、法、德等国集体为以色列站台,支持以军拥有不受限制的自卫权,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还进一步表态支持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发起进攻。中东各国除了伊朗、叙利亚力挺真主党,大多保持着诡异的沉默,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图片
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威胁远超过哈马斯
这场冲突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是真主党和哈马斯的武力差距。当年真主党第一波攻势就是喀秋莎火箭弹和迫击炮多轮齐射,短短几天内,真主党共发射4000多枚制式火箭弹,其中还有一部分携带了分布式弹头。
这导致以军出现大量人员伤亡,很多武器装备被击毁,甚至连地中海上的“哈奈特”号巡洋舰都受损严重。与此同时,因为作战准备不足和决策过于迟缓,以军却没能给真主党造成太大伤害。打到后来,以军不得不拿平民泄愤,据两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以军击杀了65名真主党成员,但杀死的平民却有990人之多。
图片
联合国首位黑人秘书长安南
最终这场战争,是在联合国的直接干预下停火,时任联大秘书长安南派遣国际维和部队,以先阻止真主党攻击以色列的方式,要求以色列接受停火决议,也就是在那年7月26日,来自中国的维和部队观察员杜兆宇因以军空袭而死,另外还有三名来自奥地利、加拿大和芬兰的观察员同时身亡。
回顾这段往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以色列在对待周边国家上,好像有一种天然的傲慢,不把别人当人看,但同时,他们又已经没有了五次中东战争时期的强大武力。这就导致近二十多年,不管以色列在中东惹出什么事端,都要美国亲自出面,替他们收拾残局。同一时间,伊朗却在中东搞出一个“抵抗之弧”,帮助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还有哈马斯,迅速提升战斗力。
图片
以色列试图深度“绑架”美国
此消彼长之下,以色列心里也清楚,凭他们自己,很难打过伊朗的一群“小弟”,要想“剿灭”哈马斯,必须拖美国下水。所以现在的局面,就变成了以色列张牙舞爪,做出各种激进姿态,想绑架美国,美国那边却左躲右闪,不愿接招。至于在这个“拉扯”的过程中,还有多少巴勒斯坦平民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能美国和以色列,都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