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修复佛像背后:我该浓妆艳抹抚凡人,还是超凡入圣隐深山?

在老百姓自发修缮佛像却几成文物之殇的背后,隐藏了许多问题值得思索。老百姓的朴素精神寄托有错吗?为何没有专人进行保护?修复文物又该遵循什么原则?
一、浓妆艳抹抚凡人
实际上,此次石窟佛像在民间被“浓妆艳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此前甘肃省西和县法镜寺也曾修复过令人忍俊不禁的佛像。当时,很多网友因其滑稽的面容纷纷调侃:“人间太苦了,佛陀舍身让你们笑一笑。”
图片
另外,闹的沸沸扬扬的安岳佛像修缮,也让面怀慈悲、神态安详的佛像,被生生画成了地主家的胖儿砸。
图片
马未都先生曾在一次节目中讲过他的审美观念,说释中国人的审美是金字塔式的四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为:艳俗、含蓄、矫情和病态。而最低层次的美,可能正如民间佛像修缮那样的,也像是农村的大花布床单,流行歌曲广场舞,它简单明晰,具有最为广大的群众基础,是为审美的第一个层次。
图片
艳俗好吗?难说,因为我们中国人说话总有转圜余地,比如所谓的“大俗即大雅”,所谓“俗”不正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流露?那些自发修缮佛像的村民,一定是按照他们心中佛像最美好的样子去修复的,不敢也不可能是故意损毁佛像。正如新闻中所采访的那样,“破坏造像的村民是信众,他们认为涂色是在做好事,也是保护文物,因此没有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向村委会报告此事。”
图片
但在宗教和文物两相结合的情境下,文物的价值常常被忽略在了精神寄托的躯壳之下。从根本上说,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其实在于人民有权从文化遗产中获得精神满足的文化需求,但开放展览和对外使用便自然存在可能造成文物过度损坏的风险。
二、超凡入圣隐深山
当我们追溯多起土味修复佛像的起源地,无一不发生在偏僻的乡村深山之中,这也正是摩崖造像保护困难的原因之一。从此次的石飞河摩崖事件看,这处造像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包括进行了科学的调查,发表了调查简报,准备了申报材料,安装了监控防止造像被盗,同时安装了保护棚,防止雨水、光照、风力等自然因素对造像的侵蚀。
图片
“因为村民涂抹速度较快,待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村民已经将造像涂完。”这说明即便将摩崖造像纳入现阶段的保护工作之中,仍会存在不少疏漏,如工作人员所说,现在农村人口较少,要固定落实周边守护人员很困难。
图片
诚然,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是整个文物管理与保护工作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文保工作“物防”和“技防”谈不上,当地设置的文保员便是其中重要岗位,但这些“无名英雄”队伍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人手严重不足,巡查任务艰巨,缺乏有效的执法措施等。所以,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以及纠正当地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偏差,需要双管齐下。
三、佛本慈悲缘自来
给佛像涂漆是一种保护方式吗?在涂抹事件发生后,其实很多网友也有此疑虑。调查人员走访出售涂料的摊点之后发现,这些涂料应该是学生用于绘画的颜料或者喷漆。目前看,这些涂色是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清理掉,但必然会对石质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坏,比如石刻上的衣纹、璎珞、开脸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图片
那么,真正的石质佛像保护应该怎么做?这里有这么几个原则需要注意:
首先,最小干预原则,就是要通过最小程度的介入来最大限度地维系文物的原本面貌,比如之前在上面搭设摩崖造像的保护棚就是一种物理保护方式。
其次,是真实性原则,文物估计保护的目的是保存历史信息,它本身是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物质遗存,你凭空给佛像画个眼睫毛和卧蚕都是不行的。
还有可识别性原则,我们经常提到“修旧如旧”的原则,但其实你修的“旧”和原本的“旧”还是必须要有所区别,“六英尺六英寸”准则,是目前西方较为主流的易识别标准,即在1.8米的距离内是看不出修复痕迹的,但在20厘米的距离内,应能够辨识修复痕迹的。
图片
最后是修复材料的可逆性,也就是说我们目前使用的修复方法和材料在未来可以完全拆除和替换。如果将来有更好的材料,或者是修复水平有进步的时候,还能重新进行修复。
所以,保留时间在艺术品上留下的痕迹,毁灭与重建,本就是艺术本身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修复都可以将真实与美感融合起来,在一些让人惊奇的操作下文物变得金光闪闪、五彩斑斓,质疑纷至沓来的时候,直接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名字——毁容式修复。
图片
我们相信这些村民是怀着最大的善意去做这件事的,但文物修复毕竟是个专业工作。手与心,技术与艺术,理论与实践,虚拟与现实,传统与创新,自然科学与人文主义……文物保护总是游走在天平的两端,希望在某一个点达到完美的平衡。但在实践中,天平总有倾斜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