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岁月更迭,时光流逝,城市也在变化,有新就有旧。当“老旧”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时,城市更新就势在必行。
今年5月,吉林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整体布局、梯度推进、有序实施”的原则,制定并发布了《“新时代 新江城”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优化城市建设格局、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城市脉络肌理、提升宜居环境水平等十二个方面的城市更新任务。2023-2025年,计划推进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8项,概算总投资91.5亿元。通过开展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全面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功能联通、三产并驱融合、城乡一体振兴、自然生态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方向已定,目标已明,风雨兼程,笃定前行!
随后,全市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2023年计划内的“道路畅通、便民保障、街区改造、路面维管、违建整治、休闲惠民、城市绿化、照明更新、文化景观提升、智慧江城”等城市更新十大工程多点开花,稳步推进。 
服务优化、环境优美,城市生活更舒心
住有所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石。
在街区改造工程中,我市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种类型,分阶段启动6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万户。并试点推进致敬胡同、武昌路等城市更新提标街区建设。
昌邑区文庙街道延庆社区五金站小区建成已近30年,基础设施老旧,环境一度脏乱差。随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深入实施,现在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平坦宽阔的路面、干净整洁的环境,处处都能感受到业主对小区“大家庭”的用心和爱护。
图片
图片
为了让老旧小区居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转变,昌邑区对18个老旧小区126栋楼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区域进行建设、维修,特别注重改善水电气讯和交通条件,完善房屋住用功能。
除了老旧小区改造之外,修复生态、美化城市等,都让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在城市更新行动中,龙潭区以“见缝插绿”的理念,合理利用空间,给周边市民群众打造移步换景、步移景异的“沉浸式”新体验。
图片
图片
象新园位于龙潭区象园新村小区南侧,占地面积305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80年代,基础设施老化,被列入今年绿化改造提升项目。今年,龙潭区对园区内道路进行改造,翻新凉亭和座椅,为当地居民休闲提供新的选择。市民密文林高兴地说:“过去这个公园的设施都老旧,现在旧貌换新颜了,我们在这里遛弯、休闲啊,心情都特别好。”
走在城市的街路上,你会发现,原本的空地上被补植上了各种乔、灌木,因为“绿美江城”行动正悄然提升着建成区的绿化密度和美度;夜幕降临后,不仅街路两侧的路灯变亮了,就连周围的楼宇都炫出新了的色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江两岸升级改造、长白岛休闲沙滩、悦江滩、松花江主城区段复航项目……休闲惠民工程的建设实施,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图片
设施完善、智慧转型,城市运行更高效
随着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的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有所增大。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8月16日,市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和清运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第六区池壁绑筋工作。“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总投资16894.2万元,总占地面积近2.15万平方米,设计能力日处理污水5万吨。”市环境保护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徐寒松介绍说,这个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缓解我市生活污水处理压力,有效提升我市城市环境品质,空气质量、水质量。
与此同时,红旗大桥、新城大路等畅通城市重要交通节点的道路畅通工程,对120条街路路面维护、12座桥梁栏杆粉刷的路面维管工程以及街路净化行动也在多点开花、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图片
图片
“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平整了,防护栏也换新了,感觉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变好变美,每天开车行驶在路面上,心情也好得很呀!”出租车司机张成军感慨道。
城市高效安全地运转,不仅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智能化”日臻完善,也让百姓生活更舒心。
在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有一个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这里的22台设备涵扩了社会保障、不动产、税务等吉林市10个部门的业务服务范围,拥有人脸识别、远程操控等技术的吉林市全球通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了“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让吉林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城市智慧升级。
图片
越来越“聪明”的城市不仅让我们生活愈发便捷,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心。市民程女士说:“现在吉林市的治安非常好,不管多晚回家,我都很安心。你看大街小巷这么多治安监控,走到哪儿警察都用‘眼睛’在保护你呢。”
吉林市公安局图像侦查支队民警杨权介绍说,市民群众的安全感提升,雪亮工程建设功不可没。吉林市的雪亮工程建设依托综治平台,构建完善了城市管理网络,在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治安防控等方面工作中提供了有利的科技支撑。
图片
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安防、智慧家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加紧建设,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机更新、复合利用,城市文脉传承延续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吉林大桥地处主城区交通大动脉,是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今年,我市有关部门对旧桥进行了修缮维护,6月,吉林大桥旧桥拆除保留部分文物修缮专项工程竣工,经过修缮的吉林大桥旧桥与“激流勇进”市标相结合,成为江城新的“文化地标”。
此外,吉林大桥南端广场综合改造项目也于近期完工,进一步凸显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夜景照明亮化效果,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欣赏、了解吉林市的理想观景点。
图片
图片
 因地制宜,因情制宜,老小区“新”了,特色街区“亮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活”起来了、传下去了……俯瞰江城大地,一项项惠民工程、一幕幕生活场景,记录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新进展。
一座城市,就这样在时光流转中得以保持着充沛的活力。
目前,我市正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构建宜居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三年为期,未来可期!
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未来的江城城市生活必将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文字∣王媛
动图∣于士涵
视频∣吉林雾凇台
图片∣《江城新闻》
【吉林雾凇台出品】
来源:吉林雾凇台
首席责任编辑:王媛
审核:杨伟东
监制:侯威
总监制:王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