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 揭秘天津战备电台!旧址开放参观!

“深挖洞,广积粮”
“加强战备,准备打仗”
上世纪60年代
这几句话通过收音机广泛传播
天津战备电台到底长啥样?建在哪?
有怎样的陈列和设施?
现在你可以亲自来参观 一探究竟!
图片
图片
近日,位于天津蓟州区的青山岭战备洞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内于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旧址”同步开放
据了解,山洞内保留了储水库、配电室、播音室、办公用房、休息室等功能用房,并利用声、光、电等设备对战备台旧址进行提升再现,打造沉浸式的红色旅游主题景区。
图片
图片
1964年敌人屡次挑衅的大背景下,为了保证发生战事时党和人民的声音不中断,根据战备需要,上级指示在蓟州秘密挖掘修建一个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
一支军队悄然进驻蓟县青山岭村。由于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想要将它掏空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他们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上开挖山洞,在一座高山上不断运输机械设备,因为要保密,当时所有的施工机械都是分解后运进山的。据称,当时动用一个工兵营历时两年才最终在下营镇青山岭村建成这座电台,传送着永不消失的电波。
图片
1966年,广播设备开始安装、调试。发电机、变压器、配电柜等一些笨重的设备都是分解后靠滚木等运上山的,然后由战士们肩挑手抬运进山洞后,再按照分解图纸各自组装起来,然后再进行调试。到1966年年底,安装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以山体为掩、以人民为护,老一辈建设者用热血和青春铸就了这座“永不消逝的电波”,现今已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实施国防教育的重点景区之一。
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久后,这座“战备电台”逐渐将其中秘密公诸于众。
图片
进入洞口,能看到全长308米的“几”字型洞穴,总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洞内设有发射机房、动力机房等若干区域。
图片
虽然名为“战备电台”,但其独特的构造与坚硬的花岗岩掩体体也具备一座人防工程的作用,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图片
战备台为了适应战时之需,必须能够“三防”。所谓“三防”,是指能防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战备台依然可以发挥正常的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战备仓库
仓库内物品林立,场景逼真,仿佛建成就在昨天↓↓↓
图片
广播室
整座“战备洞”的指挥动员全靠广播室的调度↓↓↓
图片
图片
水库
洞内建有自给水库,保证战时供水充足↓↓↓
图片
战士休息室
休息室配套物品齐备,保障战士们的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图片
图片
学习室
物质上供应充足,精神上也能得到满足,学无止境↓↓↓
图片
紧急避险室
对于突然来临的袭击也有紧急避险室,可以保障战士们安然无恙↓↓↓
图片
会议室
会议室庄严肃穆,反映出当时形式的紧张感↓↓↓
图片
战备电台里
还有许多“神秘”设施和陈列
这里并未一一列出
不妨实地去看看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记者 | 肖荻
编辑 | 马瑞
综合 | GOTIANJIN购天津 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