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示录丨对话映宇宙夏晓晖:回归企业的创造力,多问问自己能做成些什么

2010年,中国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BAT刚刚成为一个代号。就像一个分岔路口,一批创业公司预感到“移动互联网”将会是红海,团购、直播、短视频纷纷成为风口
直播赛道于2016年迎来“千播大战”。加上短视频又在直播风口下野蛮生长,YY、斗鱼、虎牙、映客在内的传统直播平台,活下来且壮大者,百里挑一。
湖南人奉佑生和他所创立的映客互娱是幸存者。他们是最早一批秀场直播代表,八年来,映客尝试过直播、社交、元宇宙、婚恋——你能想到的所有能诞生大公司的领域。他们孜孜不倦地在每一个垂类机会上尝试商业闭环。
在新与旧之间,更名“映宇宙”的映客还在寻找一个肥沃的、能取得优势地位的领地。映宇宙高级副总裁兼总编辑夏晓晖近日对话企示录:映客的命运,反映了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生命周期到底取决于什么。
图片
△夏晓晖 图/受访者提供
风口:如何才能避免错失
众所周知,在“千播大战”中崛起的一众秀场直播平台,大多都没能熬过短视频平台的冲击,合并失败的虎牙斗鱼,在过去两年也同样陷于持续亏损中。
短视频凭借“短平快”的爽点持续吸引用户,当用户的使用习惯被逐渐改变,秀场直播也难免逐渐走向“边缘化”。“直播本身是有一个局限性。没有自己的流量池,如果要去扩大的话,可能就得买流量,导致不少直播平台,要么去做内容,要么去买流量。”起了个大早却赶了晚集。夏晓晖复盘映客,虽然起早,但一直做才艺直播,没有做内容,也就导致这是个“双刃剑”。
图片
△湖南湘江新区的映宇宙华南总部。摄影/袁召辉
夏晓晖和奉佑生同为永州老乡,两人的经历却大不同。夏晓晖主要以广州和北京的媒体经营业务出身,认为媒体应该伴随“用户”成长,才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直播之后,面对下一个风口,如何才能避免错失?
映客从2019年便开始全力打造“App工厂”,从直播到社交、相亲、元宇宙等,积极发展多产品矩阵,希望打造平台的内生流量体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本质:时刻处于变化中
2022年6月,映客直接更名“映宇宙”。元宇宙是其认准的下一个风口。
“元宇宙更多是业务升级,毕竟我们已跨越了直播的方向。”夏晓晖表示,映宇宙现有直播、婚恋、社交及微短剧,还有海外的业务。
图片
△用户和映宇宙代言人映映合影。图/“映宇宙”微信公众号
“直播业务本身就有局限性,几十亿最多,往上就无法突破天花板了。”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观察到,映客更名的背后主要是——业务输血,实际上不叫转型叫增长。
在企示录看来,如果说互联网科技公司上半场以快速和规模为特征,下半场将以“可持续”为关键。
丁道师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可持续”——映宇宙这家企业善于捕捉市场需求,喜欢追热点,是一家时刻处于变化中的公司。
映宇宙旗下有多款App产品,业务形态多元化,营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婚恋业务全国累计注册用户达4000万,每年促成线上及线下相亲次数超3500万次,月活跃红娘超2万名。
赛道:在自己的赛道找到正确的方向
从直播到社交,再到婚恋,映宇宙本质是基于在线业务做延伸。
映宇宙的婚恋业务也是跟直播衍生过来的。“我们从直播泛娱乐人群切向社交垂类人群,用场景精准地去一个一个细分人群。”这样的场景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显现:晚婚晚育,年轻人城市群化。
图片
△映宇宙组织的线下社交活动。图/“超级喜欢活动俱乐部”视频号内容截图
“一个是社会问题,一个也是市场契机。”夏晓晖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一是发达城市的女性对婚姻需求没那么急切,她们个性、经济相对独立,更希望找到价值观契合的;二是下沉市场的男性较主动,对相亲需求高,但人员流动性大,导致过渡成本很高。
“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高效率手段,帮助用户匹配到有同样兴趣、同样价值观的人,从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夏晓晖说。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映宇宙尝试推出了一系列垂类社交应用:比如面向一线市场白领精英的超级喜欢,下沉城市的对缘等,这些应用有的是满足兴趣社交,有的是满足相亲,有的则是满足婚恋需求。
图片
△映宇宙组织的线下相亲活动。图/“映宇宙”微信公众号
来到2023年,映宇宙的业绩似乎看到了曙光。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1.3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23%,但环比提升了38.4%;实现利润约1.9亿元。此外,映宇宙的活跃用户也从去年底的2671.2万增加至2809.4万人。
这样的起色,还可以从其业绩财务报告上看到端倪。其中提到,2022年以来,公司对旗下产品进行了更规范的运营策略调整,提升了产品的长期发展及盈利能力。
相较于盲目打造App,映宇宙意识到,企业需要集中精力寻找产品创新的可能。夏晓晖分析,映宇宙做社交、婚恋等,与现有产品并不是冲击,而是补充、升维。毕竟积极求变是在互联网巨头看不上、看不到的地方颠覆。
“肆意生长”似乎只是映宇宙第一步。要走出业绩迷雾,在自己的赛道找到正确的方向,核心还是回归企业的创造力,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我能做成什么”。
说这话的夏晓晖,身处湖南湘江新区的映宇宙华南总部。北京总部背后是阿里巴巴北京的办公楼。映宇宙广州公司,则选在与微信团队同一栋楼里。
潇湘晨报记者李琼皓 摄影记者袁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