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数据精选:苹果二手手机商利润暴跌75%;地球约一半地区面临洪水泛滥

图片
去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 地球约一半地区面临洪水泛滥
当地时间15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且上升趋势仍在继续。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目前的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会让我们在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远超《巴黎协定》目标。随之而来的将是更极端的天气,包括酷热和降雨、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社会经济和环境成本将急剧增加。当务之急是必须紧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地球上一次出现类似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在300万—500万年前,当时的温度比现在高2℃—3℃,海平面比现在高10—20米,“地球约一半地区面临洪水泛滥的情况,三分之一地区面临干旱加剧,这些负面趋势将持续到2060年。”(央视财经)
10月70城房价分化加剧 成都一二手房价涨幅领跑全国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城中,新房及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分别达到56个和67个,均比上月增加2个。成都、上海、三亚新房价格同比涨幅排名前三,其中成都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3.1%,领跑全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解读数据时表示,10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4%、0.7%和0.5%,上海环比上涨0.2%,其余各线城市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涨跌互现。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认为,“从一线城市来看,目前复苏的节奏出现一定波折,这和一线城市的政策出台依然较为克制有关,包括深圳、北京外围区域、上海五大新城等都没有出台限购明显放松的政策,导致二手房成交量在9月上升后,10月总体价量下行的压力有所增大,房价后续上升的动力偏弱,总体会呈现企稳,但区域间的分化还将持续。”(每日经济新闻)
手机卖不动了!苹果二手手机商利润暴跌75%
今年9月中旬开始,二手手机店主小詹陆续通过个人、背包客收购二手手机,他想着按照往年的情况,在新机发布后,二手手机交易也会随之升温。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截至11月初,他只卖出了一百多台手机,收来的三百多台苹果手机中超过一半被压在了手里。
与此同时,与销量一同缩窄的还有二手手机商的利润空间。一位二手手机商表示,他以iPhone12举例,128G内存、80%—90%的电池且无划痕以及维修的手机,回收价最高能够达到2100元,而他们出售给个人的价格在2300元至2400元之间。也就是说,一台二手苹果手机的利润空间在200元至300元左右。而去年,小詹倒卖一台iPhone的利润还能够达到300元至400元左右,“这个利润空间是逐年下跌的,更早之前我们一台手机甚至能赚到七八百块钱。”(Tech星球)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转向产品和服务需求并行
11月15日,瞭望智库联合中国民生银行发布最新一期《“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了上述内容。该报告依托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数据,关注并研究小微经营主体、消费者和个体工商户,分析居民消费健康度、区域经济景气度、小微及个体工商户活跃度,为金融助消费提供参考。报告指出,需求端上,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从产品需求到产品和服务需求并行的转变,消费增长越来越多地与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发展型消费相关;供给端上,小微店铺和个体工商户们也在积极应变,通过大量供给创新来满足消费变化。
具体来看,课题组针对GDP百强城市抽取消费额度、消费笔数、极端消费值等基础数据后,形成“百城居民消费健康指数”。其中,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健康度进一步分化,京沪居民在平衡收入与消费上比较理性,排名位列前茅;新一线城市消费健康度稳步回升,但缺乏结构性改善;三四线城市表现持续稳健,说明下沉消费市场的修复力逐渐强劲。(中国新闻网)
1-10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7.3%
11月16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会上介绍2023年1-10月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2023年1-10月,中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折合10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8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折合2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1%)。
2023年1-10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56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新签合同额1083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其中,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02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新签合同额90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