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屈的自由女性” ——纪念多丽丝·莱辛逝世十周年

2013年的11月17日,被誉为“独立女性偶像”的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以94岁高龄辞世。今天是这位“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离去十周年的日子,自她那部被诺奖评委会誉为“20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问世,也已过去了六十年。
图片
图片
左:老年的多丽丝·莱辛像   
右:译林出版社2014版《金色笔记》
如今国内的女性意识觉醒进入一个新阶段,中文互联网上的相关话题频频引起激辩,而实际上,许多我们今天口中的“典中典”的人与故事桥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莱辛就体验过,并把它们写成了文学名著。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的又一伟大英国女作家”,但她与伍尔夫的气质和写作风格迥异。她的作品频频挑战社会的陈规禁制,挑动人们大脑里的“舒适区”,迫使读者把目光投向平日里会“选择性无视”的人和事。
观察莱辛作品的细节,你会看到文字细腻的纤维,编织出精美的花纹,但观其整体,就会发现其上分布着刀砍斧凿的裂痕。营建与毁灭、美与丑、死与生、爱和憎······种种矛盾的、二元对立的东西并存、对抗着、分裂着,又协同着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正是莱辛文学追求的图景。
图片
年轻时的多丽丝·莱辛
莱辛曾经说:“作家是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启发人类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唯美而唯美,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我写一本书就是要提一个问题。”因此,阅读莱辛并不轻松愉悦,与她共鸣需要毅力与勇气。她非但不讨好读者,甚至不惮激怒读者。
浅举一例:莱辛有一本随笔《特别的猫》,被誉为“爱猫人的枕边书”。她一生养过许多猫,爱猫、救猫,甚至崇拜猫,但在这本书开篇不久,就出现了她用来复枪射杀昔日爱猫的场面······这很莱辛,当然,这会令许多读者皱眉,甚至弃书。
图片
《特别的猫》书影
又比如,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因为不少篇幅开创性地刻画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职场、两性关系中的困境,一时颇受女性主义者推崇,媒体把它誉为“女性解放运动圣经”。然而面对这种标签,莱辛不仅不受用,还跑出来“扫兴”,称:“《金色笔记》决不是要鼓吹妇女解放······我觉得女性运动被浪漫化了。不管女人们干什么,都有人声称是女性主义的胜利,完全不管其行为是否合理。”甚至还说:“我受不了女性主义革命,是因为这场革命造就了有史以来最洋洋自得而不知自省的人。”
图片
图片
左:中年的多丽丝·莱辛像
右:英文版《金色笔记》
莱辛在《金色笔记》序言中解释了自己的态度。她赞成女权运动争取性别平等的目标,但不认为这是唯一值得争取的目标,甚至不认为这目标多么重大。因为,她写道:“世界正被我们正在经历的大变革撼动而进入新的格局:可能等到我们过了这一关——如果我们能过这一关,女性解放的目标将会显得微不足道。”所以,《金色笔记》中的两性矛盾与对立,更多是作为矛盾时代全景画中的一部分而被书写的。
图片
多丽丝·莱辛在打字机前
1993年,74岁的多丽丝·莱辛曾应中国作协邀请来华交流,据上海社科院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瞿世镜先生回忆称:“莱辛一米六不到,人很小,话不多,声音很轻,语气也不急,但是说出来的东西很大,看法很尖锐。
当时,莱辛在座谈上说:“东方和西方不能分开,这个统一的关系,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以西方为中心,把东方边缘化,是错的;以男性为中心,把女性边缘化,也是错的。” 她还说:“男女两性出问题,问题出在男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英国殖民地出问题,问题出在英国的自我中心主义。这个世界出问题,问题就是出在强者的自我中心主义。
那一次,莱辛还参观了北京、西安、上海和广州四个大城市,她说:“中国在发展,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但是我要提醒的是,目前西方出现了整整一代‘文明的野蛮人’,这些人受了高等教育,掌握了科学知识,他们用知识追求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这种人掌握了文明,却造成了野蛮的结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民族冲突、性别歧视、国家对立、战争灾难、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等。中国只能走自己的路,你们必须另辟蹊径。”三十年后的今天回看这段话,不得不感佩老太太富于远见。
图片
多丽丝·莱辛老年在家中书房
也许因“过于犀利”,莱辛尽管成名很早,但直到2007,她88岁那年,才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最高龄的获奖者。媒体闻讯蜂拥而至,却发现老太太刚刚为儿子买药回来,对于获奖一事表现得云淡风轻,说:我知道他们不喜欢我,可能是看我快死了,才把奖给我了吧。
莱辛的性格倾向、硬派的文学底色,与她曲折跌宕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莱辛本姓泰勒,她的父母是英国人。父亲本是银行职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应征入伍,失去了一条腿。父亲截肢手术时管床的护士,后来成了她的母亲。战后,父亲被银行派到波斯(今伊朗)的分支机构任职。1919年,一战和西班牙大流感夺走了上亿条生命,世界满目疮痍,母亲在波斯古城克尔曼沙阿的一所石屋里生下了长女多丽丝。在今天的地图上,那个地方位于伊朗西部,与伊拉克接壤。莱辛在回忆录中写到,她幼年的保姆是当地的库尔德女人。小多丽丝5岁时,全家辗转穿过广袤的俄罗斯,回到英格兰老家,不久又迁至非洲的南罗德西亚,也就是现在的津巴布韦垦荒,种植玉米。
图片
多丽丝幼年和家人在非洲
幼年洲际迁徙的经历,在多丽丝的脑海中刻下了几个画面,其中之一便是在前往非洲的轮船上,年幼的她在船长的护送下,来到船舱“观光”,她看到瘦骨嶙峋、被煤烟熏得只剩眼珠还泛白的船工汗流浃背地劳动。隔着一层甲板,非洲船工与衣着体面、被特权庇护着的英国移民一家,仿佛身处两个世界。此后的人生中,诸如此类的见闻和体验,一点一滴塑形着“世界性”作家莱辛的人格。
来到非洲之后,由于父亲经营不善,一家人的日子每况愈下。14岁时,多丽丝因眼疾退学,独自到南非大都市谋生,先后做过护士、保姆、接线员,一边自学,一边投身左翼运动。25岁时,她随第二任丈夫、一名德国流亡共产党人改姓莱辛,陆续发表短篇习作。30岁时,再次离婚,保留夫姓,独自携幼子返回母国,只带着少量现金和书稿、衣服,以及一箱书,但她不禁欢呼:“我自由了,我终于完全成为我自己。我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是自足的独立个体!
图片
多丽丝·莱辛像,年代不详
翌年,莱辛从非洲带来的书稿《野草在歌唱》出版,轰动英美文坛。那之后她一直靠着微薄的稿酬抚养幼子。她43岁时发表的长篇代表作小说《金色笔记》,融合了自己二十至四十岁经历的左翼运动和婚恋挫折,书写了大时代中个体女性的心灵体验。莱辛称:“我想写的是一部记录时代的编年史”。莱辛始终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1950年代她曾短暂地加入过英共,因是共产主义的有力支持者,受到英国军情五处长达二十年的秘密监视。
诺奖评委会评价多丽丝·莱辛是“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从三十岁离婚到逝世的六十多年间,出版了长短篇小说五十余部,另有多部随笔、评论、诗歌、戏剧。在诺奖之前,还曾获毛姆文学奖、英国皇家文学会荣誉奖等几十项大奖。2008年,英国《泰晤士报》将她列为“自1945年以来最伟大的50位英国作家”的第五位。
图片
莱辛晚年在家中,桌上有一只中式青花瓷饭碗
莱辛直到六十多岁时还在身体力行地援助阿富汗、津巴布韦贫民,关注核污染、“北爱”冲突、南非种族隔离,等等问题。当她拿到诺奖,因为腰痛而不能去领奖时,还委托他人宣读了题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人们》的获奖致辞,她写道:“获奖的文学家都受过教育,博览群书,从古埃及、希腊、罗马以来的文学宝库中获取营养。但这世界有一道鸿沟,在非洲津巴布韦的穷乡僻壤,破破烂烂的学校里,没有地图册、没有教科书、没有练习本,教师把粉笔放在口袋里,免得被人偷光。人们渴望受教育,渴望读书。在一个村庄里,人们已经断炊三天,还在议论如何才能弄到一些书······
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自由女性”,她的人生轨迹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她关注着阶级、国籍、性别、人种的隔阂,注视着人类文明深层的矛盾,关心着全人类的,而不仅仅是女性的自由。
 译林版莱辛作品 
图片
《金色笔记》
图片
(2024年即将推出新版,敬请期待)
一部独立女性的精神史
我思考:女性的自由,究竟是什么?
莱辛曾说:“我这一生总是亲耳听到女人谈论男人、男人谈论女人。男人说,女人多么糟糕,无法承担生活的重担;而女人呢,其实也一直在谈论男人。只不过当我把这种谈论写进书里后,人们却认为是惊世骇俗的。”
黑、红、黄、蓝四色笔记,从四个维度展现一位“自由女性”安娜充满矛盾,濒于崩溃的社会生活、写作生活、情感生活、精神世界······在大量无序的事象中,秩序逐渐浮现,终于凝聚为一本“金色笔记”。精神分析式的写作方法,使阅读本书如同体验一场心灵治疗,大汗淋漓之后,感受到重生般的喜悦。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称之为:20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
 《野草在歌唱》
图片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一举成名之作
另一时空下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婚姻就是这么回事。她的朋友们之所以要结婚,就是为了自己有个家,谁也没告诉她们该怎么做。她模模糊糊地觉得结婚是正确的,每一个人都应当结婚。她认识的人,都在暗地里不事声张地、冷酷无情地劝她结婚。她就要过幸福生活了,但她完全不知道将要过怎样一种生活······”
玛丽,一个大龄天真的城市白领,幻想着爱情能让自己重拾自信。迪克,一个事业不顺的小农庄主,希望婚姻来帮他扭转困局。两个南辕北辙的人,因为美丽的误会走到了一起。婚后现实与愿景相去甚远,贫穷、闭塞的乡野生活,二人对感情经营的一窍不通,加上跟当地黑人的复杂关系,他们的生活注定走向悲剧······
《天黑前的夏天》
图片
中年人的婚姻,是牢笼还是避难所?
《百年孤独》之后的又一杰作
“选择?什么时候选择?我选择过了吗?”
“一个女子,白裙白鞋,颈上系了条粉色围巾,站在草地上。她的外表就是选择的结果。她穿搭精致,符合她所属阶级的身份,而且她是作为某人的妻子待在这里的。当然,也作为孩子们的妈妈。”
一个普通夏日,中年主妇凯特多年的平静生活悄然崩塌——家人各自忙着规划未来,房子即将出租,凯特惊觉自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怅然若失的她走出家门,开始了一次漫长的夏日之旅。三段被浓缩的时光,三种不寻常的际遇,交织着隐喻式的梦境,凯特迷失在自由气息中,又在回忆、徘徊、思索中倏然苏醒。
 《特别的猫》
图片
诺奖得主的猫咪大世界,爱猫人的枕边书
余秋雨、苏童、朱天心齐力推荐
“猫是多么奢侈难得的动物啊,他能令你的每一天充满无穷惊喜,抚摸这种小兽的感觉那样美妙,你掌下的皮毛那样柔软光滑,寒冷冬夜醒来时他还会温暖你的身躯;即使他是一只随处可见的土猫,身上亦散发出高贵而迷人的气质。从他独立的步态中,你甚至可以窥见美洲豹的身影······
“当你坐在一只相识多年的猫身边,把手放在他身上,试着去适应他那与你迥异的生命脉搏,他会不时抬起头来,用一种格外温柔的声调同你打招呼,告诉你,他知道你想走进他的世界······”
无论你是谁,总会遇到那只属于自己的猫。
《简·萨默斯日记1:好邻居日记》
图片
中年独身 VS. 老年独居
在人生孤独的旅途,幸好她们曾尽力对话
“我不指望我的子女照顾我。”
“你现在嘴硬,到时候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到我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会离开的。”
“不可能。”
“你凭什么断定我?”
“因为我知道,大家在生命的各个阶段说的话都一样。”
······
简是一位干练的杂志主编、标准的“独立新女性”,半主动地成了丁克一族。丈夫和母亲离世后,她过了一阵子自在恣肆的生活,却发觉空虚无法填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老太太莫迪。莫迪的一生完全是简的反面,为家庭奉献了一切,最终却孤苦无依。两位女性间建立起了奇妙的友谊和改变彼此人生态度的关系。
《简·萨默斯日记2:岁月无情》
图片
可惜年少无知,可叹年老无力
老、中、青三代女性的“群像剧”
“今晚,我的生活似乎空无一物,仿佛一直是空白一片。我的卧室里,没有一丝一毫我的印记,看不到我的存在。我远眺五光十色的天空。一小时前,他穿越这片天空,飞向他真实的生活。陪伴他的,是和他共同生活了超过三分之一个世纪的女人。”
中年丧夫后,简邂逅魅力十足的医生理查德,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认真的恋爱。两人相见恨晚,却无力厮守。人生的镜像与轮回尽在其中:简在理查德的婚姻中看到了自己给丈夫造成的苦痛,在亲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成败和心灵深处的恐惧······诺奖女作家晚期回归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
《班的故事1:第五个孩子》
图片
一个“母职惩罚”的黑色寓言
面对养育,我们只能做乐观主义者
“买下这栋房子的那个下午,他们手牵手站在前廊,花园里鸟儿啁啾,早春寒雨将仍乌黑的树木粗枝淋得发亮。他们打开前门,心儿快乐怦跳,置身极大的房间,面对宽敞的楼梯。前任屋主和他们一样,知道‘家’该是什么样子······”
然而第五个孩子“班”的出生,打破了这户中产阶级家庭的幸福梦。这名异常儿童天生蛮力,极具攻击性······父亲将他送进了所谓的疗养院,在那里他受到监禁,遭遇不人道的对待。母亲心软将他接回家中,导致家中再次风波不断。一个正常的家庭,该如何“处理”一个异常的孩子?
《班的故事2:浮世畸零人》
图片
当你厌倦两点一线,有人却无家可归
当一个人没有同类,结局会是怎样?
“他们搬走了。母亲不再住在这里了。班转身离开这幢房子——他童年的家,开始在街道上闲逛,像条狗般搜寻踪迹······他们现在住什么样的房子,班心中没有概念,不晓得那儿的街道、气味、灌木丛、门庭是什么样子。他该怎么办?”
第五个孩子“班”长大了。他相貌奇特且有暴力倾向,父母家已不再是他的家,他必须自寻归宿。这个心智混沌的少年,数次遭人利用,落入违法犯罪的陷阱,甚至险些被当成科研的“小白鼠”······他渴望找到同类,为此不惜历险,却一次次失望。离群孤雁,终将飘零向何方?
《幸存者回忆录》
图片
当成年的你收留了青春期的自己
关于女性成长和生存的寓言故事
“在高层住户那里,鸟儿在窗与窗之间沿着无形的固定路线飞来飞去,飞翔的鸟群投来好奇和思索的目光,道路交通和尘世远远地在下面。我不是这样,我属于那种总要仰望、想象高处会发生什么事的人······”
一种波及全球的灾难降临人间,城市瘫痪,食品短缺,市民纷纷迁往郊区,荒芜了都市。野蛮生长的儿童,在混凝土废墟中结成帮派,为非作歹。一个留守的女人,突然获得了穿墙而过的能力,她带着一个青春期女孩和一只小狗,坚持要做此地最后的幸存者······这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科幻式半自传”。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
图片
透过书房的窗子远眺时光
“自由女性偶像”写在黄昏的阅读札记
“在少女时期,有位老妇人对我们说过,年轻人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觉得自己渺小无力,无足轻重,觉得人们都生活在一个被强大机器控制的世界。谁都不应该觉得自己渺小无力。她说,记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每一个人的力量和勇气。”
84岁的莱辛,不见老迈,只见睿智犀利,点评简·奥斯丁、托尔斯泰、伍尔夫,发掘被埋没的佳作。除了文学评论,本书亦收录她谈论世事,展现洞见的文章。在这位一生斗志昂扬的女作家眼中,时代变迁,时光吞噬,很多事物已无踪影,唯在文学中仍留有遗迹。不妨随莱辛一起,通过文字来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