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报:铁岭榛子缘何带富一方?

图片
辽宁省铁岭市近年来以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引领产业发展,多元化培育经营主体,把小榛子做成了特色农业产业。
经过多年的呵护和培育,铁岭榛子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如今,榛林面积、榛子产量均达全国之首,加工规模、流通规模、电商直播规模以及周边产品的配套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
如今在铁岭,小榛子不仅是带富一方百姓的好产品,更是带动一方经济的好产业。榛子的产业链越拉越长,不仅有鲜榛子,还有榛子酱等深加工产品,由榛子衍生出的新业态也越来越多。
图片
李千户镇的万亩榛子(张瑜 摄)
在铁岭市东部的低山丘陵地区,有靠山吃山的传统,村民常年在山里寻山货,在村中收山货,然后到城里销售。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开原市威远堡镇塔子沟村,这里的村民八成以上都从事着与榛子相关的产业,十几年前就实现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甚至还有年收入超百万元的大户。
2022年,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综合评定显示,“铁岭榛子”品牌价值为60.56亿元。
从山林野果升级为区域品牌,从单一品类迈向多元发展,辽宁铁岭的榛子名声越叫越响,产业链条越拉越长,增收成效日益显著。这一粒粒小榛子是如何成长壮大带富一方?其发展动力何来?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培育品牌加速转型升级
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挑选榛子(张瑜 摄)
日前,记者走进塔子沟村,循着榛香走进村民徐振财家,66岁的徐振财包山种过榛子,推着小车到各地卖过、收过榛子,直到2012年,他才从铁岭榛子产业的最前沿退下来,开始专注于炒榛子。
从“产业前沿”到“后期炒制”,徐振财的经历也从侧面记录了铁岭榛子产业的跃升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采摘野生榛子储存自用,到90年代承包村里的榛林后四处卖榛子,再到后来从各地收榛子加工后再销往各地,铁岭榛子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面对发展机遇,铁岭市委、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主动靠前服务,把榛子列入铁岭市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实施了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科技兴榛、名优品牌“四大战略”。2010年铁岭市主办了首届中国森博会暨中国(铁岭)榛子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1届;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宜榛子生长的荒山上栽植榛子,扩大生产规模;通过科研攻关有效解决了榛子病虫害问题,全面推广榛子园艺化栽培技术,以技术大讲堂为载体指导广大榛农采取疏株、施肥、灌溉、飞防等精细管理措施,扩大榛子园艺化栽培面积。
从自然生长状态下的亩产十几斤,到精细管理后的亩产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当地政府的持续推动让铁岭榛子进入产业爆发期,铁岭榛子的专卖店开遍东北的各个城市。在开原市、铁岭县等榛子主产区,管理万亩榛园的合作社,年销售几百万斤榛子的经纪人,年加工千万斤榛子的食品厂,更是相继涌现。
这一系列举措让铁岭榛子奠定了行业龙头的地位。目前,铁岭地区榛林面积达113万亩,年产榛子6000万斤,年产值已达9亿元,榛林面积和榛子产量均居全国之首,铁岭市也因此成为行业内知名的榛子集散地。
离开徐振财家,记者来到了同村的徐振清家,榛子也从炒制加工进入到了销售环节。
在徐振清的带领下,记者先参观了直播室,再参观了打包车间和烘干房,整个过程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村民强烈的品牌意识。
在打包车间里,厚厚一沓快递单已经打印完毕,包装袋、防潮袋、包装盒和免费赠送的榛子钳都准备完毕,只等把刚刚炒好的榛子晾至常温,打包发货。
徐振清说:“我家的榛子都是上午现炒,下午1点多钟发货,第二天买家收到快递,就跟刚出锅的一样,保证是正宗铁岭榛子的味儿。”
坚定守护铁岭榛子的品牌,徐振清一家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现在他家的直播间每天都能卖出300多单。由于自家人忙不过来,还在村里请了两个帮工,一个帮着直播带货,一个负责打包发货。
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铁岭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品牌能增强消费者的信赖感和认知度,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赢得稳定的市场空间。
梳理铁岭榛子的悠久历史、打造铁岭榛子的区域公用品牌、守护铁岭榛子的品牌安全……面对做好“土特产”文章这道考题,铁岭市一手做品牌,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一手做市场,带着农户参展、组织带货主播培训、培养行业领军企业,在布局上始终超前一步,在行动上到位而不越位,既做大了品牌,又做大了市场。
借势延链产业持续壮大
图片
晾晒榛子(董家良 摄)
在开原市威远堡镇四家子村村民冯孟的直播室里,一件红绿碎花棉袄格外显眼。
冯孟介绍,这是一件立过大功的棉袄,他曾经穿着这件棉袄拍出了一个特别火的短视频,上热门当天就带货3000多单。
作为短视频平台第一批带货的弄潮儿,冯孟从2017年开始就在直播间里卖榛子了。后来,爱琢磨的冯孟发现,要想在众多直播间中脱颖而出,就得想办法在视频内容上创新。“咱卖的是土特产,就得突出乡土气息!”辣椒、玉米、簸箕、草帽,还有最具乡村气息的红绿花布棉袄,都被他拿来当作道具。借助这些道具,冯孟拍了很多榛子短视频作品,这些作品为他的直播间带来了流量,也增加了榛子的销量。
“全镇开直播卖榛子的差不多有200家,大家都在内容引流上下足了功夫。”在威远堡镇党委副书记李斌看来,当地农民从来不缺敢闯敢干、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能玩转短视频平台一点也不偶然。
从走街串巷卖榛子,到闯入大城市开直营店,再到网络时代直播带货,在铁岭榛子走出铁岭、走向全国的进程中,每一次产业升级,都有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铁岭人站在前沿,争做弄潮儿。
如今在铁岭,“吃”榛子的形式不断在创新,产业链越拉越长,盈利模式越来越多元。
在东部低山丘陵地区,从种收为主向收储、炒制延伸,部分农民已经转型为经纪人、货车司机、炒工;在临近县城的乡镇及国道省道沿线的村屯,因物流便利,开直播卖榛子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并衍生出主播、客服、打包工等新职业。
围绕榛子产品,辽宁山之源农产品有限公司研发出榛子味煎饼,铁岭县众合榛子专业合作社开发出榛子酱、榛仁月饼,铁岭市扬帆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出榛子酥、榛子奶糕、榛子米果卷等深加工产品;立足服务榛子产业,开原市威远堡镇鑫隆机械制造厂生产的榛子筛选机、榛子风选机、榛子脱皮机、榛子炒锅等系列产品,不仅占据了本地市场,还销售到吉林、黑龙江、河北和内蒙古;围绕直播带货的需求,在开原市、铁岭县还成长起榛子钳子厂、榛子包装盒厂等生产榛子周边产品的企业。
面对不断拉长的榛子产业链,铁岭市各级政府也顺应需求创新服务内容,协调物流企业服务上门,组织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开办短视频拍摄培训班,为了撮合网红主播与优质农产品进行合作,今年铁岭市还举办了系列电商直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