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地——倾听澳洲大地之声》开幕式

2023年11月17日,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与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澳中基金会和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支持的《天∙地——倾听澳洲大地之声》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
澳洲大陆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其渊源悠长的人类史,可从最早的原住民追溯至今。《天 ∙ 地》带领观众穿越澳洲大陆,从红色沙漠到热带雨林,从海滩到丛林,探索人类与这块广阔古老大陆的悠长关系的同时,也探讨澳大利亚人与这片土地之间亘古亘今的相互关系。展览将于11月14日-12月17日,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当代艺术展厅展出。
图片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Graham Fletcher傅关汉,新闻文化处参赞Carolyn Atkinson卡洛琳,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副馆长Katherine McMahon凯瑟琳·麦克马洪,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国际巡展负责人胡璇,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艺术总监冀鹏程,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园以及中澳文博艺术行业代表出席了此次开幕式。
图片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Graham Fletcher傅关汉表示,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一个十分特殊的时刻,一直以来艺术都是中澳两国相互理解,建立联系,交流观点的重要方式。《天·地》倾听澳大利亚的声音,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开幕,也是延续了这样一个传统,这也是疫情结束之后澳大利亚首个重大巡展。
并且可以说,这次展览恰逢其时,上周澳大利亚总理刚刚结束访华,在两国会年度晤联合成果声明中就提到,双方领导人同意继续和拓展人文交流,今天的展览就是一例。我希望中国公众能够借此次展览增进对澳大利亚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了解。
图片
《天·地》探索澳大利亚人与土地的关系,在我们面临全球环境挑战之际,带领我们通过倾听土地的声音,吸取祖先的智慧,找到未来的希望。本次展览中传递的信息,对我们在世界上的生活和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很大的启示,我们面临全球环境变化挑战的时代,本次展览所呈现的理念将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承担时代责任。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副馆长Katherine McMahon凯瑟琳·麦克马洪表示,今天我们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迎来《天·地》开幕,再次彰显了博物馆的承诺,通过当代艺术诠释与世界分享澳大利亚复杂而古老的故事。
图片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艺术总监冀鹏程表示,人文交流有助于两国更好地了解对方,艺术对话强调了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紧密纽带的重要性。
《天·地》展可以说是代表促进了中澳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在中国和澳大利亚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更加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共同促进人文艺术的繁荣与进步,加深中澳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两国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图片
展览中的沉浸式体验《天 ∙ 地》由ZAKPAGE公司的电影制作人爱丽丝 ∙ 佩姬和尼克 ∙ 拉恰伊扎克为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创作,爱丽丝 ∙ 佩姬和尼克 ∙ 拉恰伊扎克是ZAKPAGE公司屡获殊荣的制片人,他们还涉猎雕塑、设计和建筑领域。他们在创作中营造一种仪式感氛围,用古老的叙事习俗与当代艺术形式结合,为后代保存和推广原住民的知识、历史和仪式。
图片
佩姬说这部影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我们与我们的家园联系起来。“我们是这土地的一部分。我们与天空、水和土地相连。那些与动物、植物,以及土地紧紧相连的故事,传唱了千万年。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来自土地的精萃、自然元素的力量和先祖的回响,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图片
展览中的两件装置作品分别由原住民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爱丽丝 ∙ 佩姬,和澳大利亚华裔艺术家周小平创作。其中澳籍中国艺术家周小平所创作的装置艺术《生命·土地》,他以中国人日常中最重要的饮食--大米为媒介,将中国、西方艺术观念以及澳洲原住民艺术融合,表达了中国和澳洲这两个古老文化的民族的某些相似之处,以及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展示了土地、自然、生命和关爱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小平出生于中国,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艺术、西方的艺术观念和澳洲原住民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讲述澳洲故事的同时,他的作品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美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地》展可以说是代表促进了中澳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未来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会继续加深中澳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两国之间的友谊与理解,共同促进人文艺术的繁荣与进步。
(摄影:刘妍言、王清、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