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在庆阳 | 豆水米汤(高琳)

图片
庆阳融媒特约摄影 秦彦慧
“中国饮食生长于传统文化的沃土,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让中国饮食依时而变,智慧灵动。儒家人伦道德则把心意和家的味道端上我们的餐桌。淘洗历史,糅合时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天地间升起烟火,用至精至诚的心意烹制食物……”这是《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段话。
岁月铭刻了美好情感,逝去的流年,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说不尽记忆中的味道,道不尽晨鸡司,暮犬吠。
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有些味道会穿越时光与你相遇,这些永久的记忆,在不经意间,便悄悄地从尘封的记忆中浮现出来。
一个人最初的胃部记忆十分繁杂,很难准确梳理。每每提及家的味道,首先人们会想到妈妈做的红烧肉、猪肉芹菜馅的饺子等等,不胜枚举。而我今天要说的味道,是大舅母熬的豆水米汤。我出生的这个村庄所有女性里,能把米汤熬得特别香的也只有大舅母了。她用甘甜的深井水、豆面和小米熬制稀饭。这是我从小记忆中最具代表性的味道。
传统制作豆面的工序并不简单,首先得把绿豆、黑豆或黄豆用水淘洗干净,用石碾子舂成豆瓣,用簸箕把豆皮簸干净,再把豆瓣用石磨磨成细末,然后用笸箩把里面的豆面一点点箩出来。
大舅母性子凉,走路慢,说话也慢,我几乎没见过她有急的时候。太阳快要落山了,她便开始着手做晚饭。
豆水米汤,大舅母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最朴素的熬制方式:在锅里倒进一定量的冷水,用一个大铁勺舀一勺豆面倒进去,顺时针搅匀,直到豆面没有小疙瘩,均匀地和水融合在一起,盖上锅盖,弯腰往灶膛添柴,然后点着。等到锅里的豆水烧开,她便倒入适量的小米,搅匀,把木锅盖罅个缝,小火熬制。
米汤熬进锅里,大舅母腰间系着蓝布围裙,惯例做着每天的日常:抱柴火煨炕、喂猪、喂鸡,出出进进地忙乎,只要看见灶膛里的柴烧完了,便往里添一些。
图片
庆阳融媒特约摄影 秦彦慧
在这个小村庄,前村的人们回家必经这个院畔。每到盛夏来临,或是到田间劳作的人们,或是过往的路人,行至大舅家院畔的杨树下,总要蹲在树下乘乘凉,歇歇脚,或是三五人圪蹴在那里,卷上一锅子旱烟,家长里短地拉上一会。傍晚时分,院子里飘出豆水米汤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淡淡悠悠地散开来,沁人心脾。
表姐把羊牲口赶进圈、出山劳动的大舅他们回到家,天已经麻麻黑了。这个时候,大舅母也忙完了手里的活,她便走进窑洞,往灶膛里添柴,拉几把风箱,火苗升腾,揭开锅盖,用大铁勺不停地搅,蒸腾的雾气罩住了她的眼,随气窗眼飘散。舀起一勺,从半空扬下,稀稠刚刚好,弯腰从灶膛取出柴棍,插进锅底的灰里。
昏暗的煤油灯下,大舅母把家的味道端上了炕:几个黑面馍馍、一小升燕麦炒面(炒面是把燕麦粒炒熟后经石磨推出来的面粉)、一碟小菜、两大盆米汤。端起碗,一股香喷喷的鲜美之气蔓延迂回,萦绕鼻端,慢慢地吸一口,满口生津,令人心醉,米汤顺着喉咙流进胃管,一天的疲劳瞬间治愈,舒服极了。
用豆水米汤拌燕麦炒面,这里面很有学问。从小升里舀一勺炒面倒进碗里,不能多,干面只占碗面积的三分之一,再舀一小勺米汤,用一双筷子顺着碗沿均匀地一点点慢慢搅拌,不干不湿,散散的,吃起来很有嚼劲。用带有甜味的米汤拌香喷喷的炒面,就着大舅母腌制的酸菜,这味道,堪称美食里的极品。
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粗茶淡饭不一定苦闷,一碗豆水米汤,承载着这个家庭温暖的亲情和浓浓的爱。
人们常常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人生,因为他们深知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情怀。在往后看不到头的一生中,能有一点回忆已经弥足珍贵。
图片
作者简介
高琳,甘肃省华池县山庄乡人,中专学历。自幼酷爱文学,有多篇作品见诸报纸杂志。著有长篇笔记小说《母亲英娘》、散文集《烟火人间》。
投 稿 提 示 !
尊敬的作者:您所投稿的邮箱是庆阳市融媒体中心UGC运营工作室负责的《陇东报》“北地风”文学副刊、“书香庆阳”“一点庆阳”“书画庆阳”等版面或栏目邮箱,我们会及时查阅您的作品。如果采用,会在10日内通知。因来稿众多,人力有限,如未采用,将不再另行通知,感谢您的支持和谅解!
再次提醒,我们的投稿邮箱:ldbswhzkb@163.com。投稿地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庆城东路庆阳市融媒体中心。望广大作者朋友投稿时,切记在稿件后注明详细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与个人身份信息一致的名字、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含开户行名称)、个人简介等相关信息,以方便编辑联系。同时,欢迎关注我们的掌中庆阳客户端“文化频道”和“视听庆阳”微信公众号,方便浏览编发作品。
发  布 | 张  瞳  
核  发 | 禄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