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特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

在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人生轨迹中,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开启了他与上海近半个世纪的情缘,并深刻影响了梅兰芳与京剧艺术的发展。
今年恰逢梅兰芳首次莅沪演出110周年,“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特展11月20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
图片
展览现场。
展览汇聚了京沪两地与梅兰芳有关的文物文献共计191件(组),涵盖戏单、演出服饰、道具、名家书画、信札、唱片、剧场实物、珍贵历史影像等,以梅兰芳来上海为重要起点,将他一生重要历史节点作为脉络,展现梅兰芳与上海这座城市互为影响的多重关系,呈现梅兰芳传奇一生,其中近半数展品为首次展出。
图片
展览现场。
1913年11月,19岁的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一炮打响。他从上海启航,融会诸方艺术,迅速脱颖而出获得全国性的声望,成为民众票选的“剧界大王”。
上海之于梅兰芳,并不止于“成名福地”,在与申城相伴的几十年里,他带领戏曲艺术走出国门、他蓄须明志、他迎接解放与焕发新生,都与这座城市呼吸相连、相互映射。而梅兰芳的艺术与精神,也成为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梅兰芳第一次赴沪演出时与戏院签订的合同。
图片
展出的各类演出戏单。
图片
展出的
《抗金兵》首演戏单。
图片
展出的杜府堂会戏单。
图片
丹桂第一台《穆柯寨》演出戏单。
图片
梅兰芳在上海蒋顺新戏衣庄、唐阿福戏衣铺做戏衣的发票、订货单。
图片
展览采用文物与展板相结合的方式展出梅兰芳访美、访欧历程。
图片
展厅内通过书信等文物呈现梅兰芳访欧访苏历程。
图片
梅兰芳访欧时用的戏箱。
图片
梅兰芳访苏前后的茶会请帖、戈公振与梅兰芳的电报通讯等文物史料多角度呈现了梅兰芳访苏的历程。
图片
戈公振发给梅兰芳的电报,详细商讨了访苏的演出剧目、时间等事宜。
图片
1935年访苏途中写就的梅兰芳致周作民函。
图片
梅兰芳访苏演出节目册。
图片
梅兰芳访苏报道的剪报贴本。
图片
胡适与梅兰芳关于访苏的通信。
图片
梅剧团赴苏演出寿险保单。
图片
梅兰芳《苏联及欧洲戏剧考察笔记》。
图片
梅兰芳在苏联时戴过的皮帽。
图片
梅兰芳访美文物集中展出。
图片
梅兰芳访美图谱卷轴。
图片
美国南加州大学授予梅兰芳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作者:
摄影:叶辰亮编辑:王柏玲责任编辑:王蔚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