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老年人洗澡?民政部发布了一份规范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3日讯(记者 陈彦兵)帮助行动不便、失能老年人洗澡,是养老服务中的一个难点。11月22日,民政部网站公布了行业标准《老年人助浴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助浴服务人员、流程、意外事件处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
根据《规范》,助浴服务是指服务组织帮助或协助老年人进行洗浴服务的活动,包括机构助浴和入户助浴。机构助浴是指在养老机构内为老年人提供的洗浴服务活动;入户助浴是指服务组织携带专业助浴设备或借助老年人家庭洗浴环境和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洗浴服务的活动。
入户助浴应携带防滑垫、便携式洗浴椅,洗浴用品及用具,血压计、体温计等体征测量设备,必要时应携带急救箱。服务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岗前培训,熟练掌握助浴服务技能,熟练使用洗浴设施设备,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并定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户服务时,服务人员应至少两人,着工作服,佩戴工牌,不留长指甲。与老年人交流时宜使用普通话或本地通用语言,语速、语调适当。服务过程中应热情友好,尊重老年人民族习俗,注意保护老年人隐私。
入户助浴前,要先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宜洗浴:感到困顿、身体乏力、头晕恶心等;服药或饮酒后;发烧、血压过低(高);有易导致感染的外伤伤口、褥疮等。同时,老年人进食前、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助浴服务。
助浴前,应检查助浴操作所需用品、恒温设备、无障碍及防滑设施设备的完好程度。调整洗浴环境,比如关闭门窗,调节室温,使其保持在 24℃~26℃;检查卫生间有无滑倒、漏电等安全隐患;检查洗浴设施、通风换气设施能否正常使用,保持良好通风,防止缺氧;根据老年人需求调整室内光线。应告知老年人将要开展的洗浴服务,取得理解和配合;根据助浴方式更换服装,洗净并温暖双手,根据情况佩戴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
《规范》对坐位洗浴、卧位洗浴、床上擦浴三种助浴服务方式的详细流程和细节要求进行了规范,并提出了面部及身体清洁操作次序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