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作客浙江大学谈新作《归海》: 生命的河流从废墟流过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 通讯员 倪子惠 李扬帆
11月23日,知名加拿大华人作家、编剧张翎作客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开展题为“生命的河流从废墟流过:谈《归海》”的演讲,并与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研究员,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院长朱文斌教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任茹文教授展开对谈。
图片
分享会现场 李扬帆/摄
张翎是浙江温州人,赴加拿大留学定居后开始文学创作,其代表作有《劳燕》《余震》《金山》等。张翎被北美评论家陈瑞琳誉为海外新移民作家“三驾马车”之一,作品曾获华语传媒年度小说家奖、华侨华人文学奖评委会大奖、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专家推荐奖等两岸三地文学奖项。根据小说《余震》改编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获得包括亚太电影展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小说被译成多国语言。
《归海》是张翎的第十部长篇小说,是继《劳燕》之后创作的“战争的孩子”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现场共有200位浙大学子参与,同学们向张翎讨教文学创作的经验与心得,收获颇丰。
图片
分享会现场 李扬帆/摄
《归海》的来源与写作触发点
近期,北京、上海、温州等地学者都在热谈《归海》。金进介绍道,从女性生命力量的礼赞、人性幽微的叩问、战争后遗症的书写、跨文化语境与中式留白等角度都有精辟的见解。金进认为,小说中的悲悯情怀让人动容心折,《归海》他更愿意命名为“悲海”,因为整部小说就是历史与历史中的人的纠缠,历史中人的悲伤故事。
张翎则表示她更愿意把《归海》看作是一部正剧。她坦言小说题目的命名是写作过程中让她觉得最难的地方,“往往是一部小说写完了,题目还没有定。”有的题目甚至是她在梦中得到灵感,记录下来的。《归海》是张翎人生中第一部英文小说,中文标题“归海”是从英文Where Waters Meet翻译而来,即为“水相遇的地方”。复数的waters有多条河流的意思,也有不同文化融汇之意,译为“归海”没有英文原版涵义丰富,只能窄化意义,选择其中一种。
图片
分享会现场 李扬帆/摄
张翎预计用十年时间完成“战争的孩子”三部曲,之所以选择写“孩子”而不是战争本身,是因为她想记录战争遗留的创伤,这与她做听力康复师时遇到各种战争难民和退伍军人,目睹各种战争所带来创伤痕迹的经历有关。张翎认为,女性在战争书写中通常是缺席的,事实上她们在战争中承受了许多独属于女性的耻辱,这不单是战争本身带来的,更是之后世俗偏见带来的,张翎想写的正是战争中不被人关注的边缘人群的疼痛,以及她们的耻辱。“战争的孩子”第一部是2017年出版的《劳燕》,第二部就是最新出版的《归海》,在这十年计划中,她花了六年时间完成了前两部,剩下一部也有信心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张翎:水是我这部小说里刻意要表现的东西
无论是《劳燕》、《阵痛》还是《归海》,小说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女性。这些女性千疮百孔,受到很多伤害的同时又极具韧性,坚忍地活下来了。万流归宗,人的生命最终都有一个归宿,其象征的意义都是一样。朱文斌指出,为什么最后“归海”?因为海的成分是水,而水是没有皮肤的,水是坚忍的、无坚不摧的,正像如水的女人。
张翎说,水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最强悍,最顺应环境的。只要进入河床就立刻顺应,只要有一条缝就能渗透进去,在乱世中活下来。这是女性对抗逆境的一种方式,不同于男性洪亮的、爆发式的抵抗,女性对抗命运的时候更多呈现一种水的状态。
图片
分享会现场 李扬帆/摄
孙良好也指出,如水的女人坚韧地活着,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向死而生。
“乱世中只有一种人是不可以死的,那就是母亲。母亲承担养育儿女的责任,靠的就是水一样的力量。水是《归海》里刻意要表现的东西:女人沉静地应对各种生活的巨变,男人不能承受的事情,女人以水的姿势承受下来了。”张翎回应道。
任茹文在交流中提出,我们需要深刻的头脑反观我们的历史,就像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寻找母亲身世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
朱文斌则认为关于女主人公晚年得了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问题,认为遗忘是否是张翎赋予女主人公身上的东西,因为遗忘她才能解脱。张翎认为这两点非常重要,因为潜意识的遗忘,但不能忘却,这种忘却而不得是非常有意思的文学命题。
图片
分享会现场 李扬帆/摄
本次活动是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汉学名家演讲第六十五讲。接下来,浙江大学文学院还将继续推动海外名家进校园,深化打造浙江大学世界汉学名家演讲系列品牌,深入探讨海外华人文学在当下的深刻内涵与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