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妻子范我存离世:17岁相恋,72年相爱,曾把她写进《乡愁》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11月25日晚,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看台海”官方微博报道,已故知名诗人余光中的妻子范我存,由亲友证实于24日晚间逝世于台湾高雄,享年92岁。 ​​​
图片
与妻子17岁相恋,72年长跑,这两位老人有着怎样动人的爱情故事?
惊鸿一面,72年相守
余光中生于1928年,范我存生于1931年,二人的母亲是堂姐妹,所以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远方表亲。
17岁那年,余光中跟随父母回南京,在一位姨妈家中巧遇范我存。当时范我存14岁,面对眼前这位“理个平头,穿一件麻布制服,看起来有点严肃,又有点害羞”的表哥,不免多瞄几眼。
回家后,余光中按捺不住心情,给范我存寄了份刊物,里面是他亲自翻译的作品。由于余光中太害羞,没有问范我存的大名,只知道她小名叫咪咪,就把收信人写成“范咪咪”。
图片
△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图源/@看台海
1949年初,范我存随远房亲戚来到台湾。1950年6月,余光中也随家人从香港来台湾。虽然余家顾虑范我存身体不好,范家看余光中有点书呆气,但两人不顾各自家长的反对,从知己发展成情侣。
年轻的余光中将范我存频繁地写进情诗中,他写得最多的,是她的眼睛:“细长的睫毛”、“淡褐的眸子”……在《咪咪的眼睛》中,他说:“咪咪的眼睛是一对小鸟……直到我吻着了我的咪咪,它们才合拢飞倦的双翼”。
她懂他,她对文学艺术有着敏感的品味,他们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他写了什么新的作品,总是会先给她看过,她是他的第一读者。
1956年,余光中与范我存结婚。随后几年,范我存共生下五个孩子,余光中幸福地称她为“小袋鼠的妈妈”。
不完美爱人,把“袋鼠妈妈”写进情诗
成为妻子后,范我存包揽了家里的琐事。很多时候,她刚哄完小女儿睡觉,那边大孩子又哭闹着要吃饭。
面对一个进入写作状态就对现实生活完全不闻不问的丈夫,她说:家里已经有一位诗人了,不能再多一位。她选择去做那个接地气的普通人。
后来的日子里,她真的就如同一个袋鼠妈妈,悉心照料了一整个大家庭。最神奇的是,婚前病弱的女人,婚后连肺病都好了。
图片
△图源/网络
婚后,范我存为余光中撑起了一方安心写作的空间。“他忙起来,可以几天关在书房中,对你不理不睬,好像天塌下来都由我自己去挡。”范我存说起余光中的写作状态,一开始很不适应。
结婚30周年,余光中给妻子写了一首诗,《珍珠项链》。诗里,他把和妻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比成珍珠,幸运、珍贵,串成一起,就成了“因缘”线。
“乡愁诗人”的爱给了祖国,也给了相濡以沫的妻子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971年,43岁的余光中写下了《乡愁》一诗,自此,便开始了独属于他的“乡愁时代”。
图片
△余光中。图源/央视新闻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于台湾高雄病逝,享年89岁。《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谈其人与其诗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情感,并称“余光中,对于一个中国的叙事,是一束强光”。新华网及众多媒体也都对其去世进行了报道和评论。据BBC中文网统计,一天之内微博上“余光中病逝”的搜索数已超过60万。
但早在二人结婚三十五周年,他写给她的组诗《三生石》中,就思考过死亡可能使他们分离:
“最好是一口气同时吹熄,让两股轻烟绸缪成一股”,但如果两个人,必定有一个人要先走,“我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水尽,天回,对你招手”,然后,“让我们来世仍旧做夫妻”。
从17岁的惊鸿一面,到72年的漫长相伴,两人之所以爱久弥深,不仅因为三观相合的默契,也因为双向奔赴的珍惜。
余光中在《余光中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潇湘晨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