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国剧出海 行稳致远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3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上,中国科幻剧《三体》巨幅海报被悬挂在主会场入口处外墙的正中央,吸引了众多海外参展商及买家的目光。时隔5年,中国再次以“主宾国”身份亮相,通过高峰论坛、作品推介会、中国联合展台等形式,助力国产影视精品“组团出海”,百余家中国公司参会,将类型丰富、制作精良的国产影视作品推向全球。
图片
2023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主会场入口处悬挂中国科幻剧《三体》巨幅海报
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国产电视剧(以下简称国剧)无疑是重要媒介之一。从内容出海到平台出海,国剧海外传播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亮眼成绩。与此同时,文化差异的挑战一直存在,怎样更进一步,吸引到更广泛的世界观众,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是业界长期关注的焦点。
国剧出海成绩亮眼
2022年年初,《“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提出,如今电视剧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交流合作已迈向更高水平。202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2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优秀广播影视节目出口。支持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节目创作和出口,加大海外推广力度,做强“中国联合展台”,创新叙事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加强与海外媒体平台合作,拓展广播影视节目出口渠道。鼓励影视制作机构开展国际合拍。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剧集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电视剧出口额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全年出口总额5683万美元,同比增长1.18倍;2022年,全年出口总额8274万美元,同比增长45.6%,占全国节目出口总额的64%。2022年,中国电视剧出口803部次14.2万集共10万小时,比2021年的714部次增长12.25%,出口时长占节目出口总时长的80%,充分显示了电视剧在国际视听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图片
《长月烬明》全球播放量超 1.4 亿次
2023年,国剧出海成绩亮眼。一方面,古装题材继续保持较强的国际传播能力。例如,《长风渡》以英语、泰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10种语言播出,引发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热议;《少年歌行》在泰国TrueID平台最受欢迎作品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在北美Viki平台收获9.8分好评;《长月烬明》在国内播出时,同步于Netflix、泰国TrueID、越南VieOn等流媒体平台上线,全球播放量超1.4亿次,IMDb评分9.1。一方面,现实、悬疑、都市、甜宠、科幻等题材亮点频出。例如,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国内开播1天后,即登陆泰国TrueID、北美Rakuten Viki等平台,随后陆续登陆越南、蒙古、韩国等电视台。该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文点赞,还被《纽约时报》推荐为“2023年优秀国际剧目”;航空题材剧《向风而行》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播出后,又分别于3月、6月登陆美国电视台中文频道和加拿大城市电视台;都市爱情剧《我可能遇到了救星》被译制成英语、越南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印尼语、波兰语等7种语言,发行授权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地;科幻剧《三体》的海外发行覆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区,IMDb单集评分达到9.9分;悬疑刑侦剧《他是谁》在优酷国际版App及YouTube以9种语言字幕播出,覆盖193个国家及地区……
图片
关瑞
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世五岸)副总经理关瑞表示,我国的古装题材剧融入古典文化和东方美学,向世界呈现了中华文化之美,一直都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近几年,其他题材类型的国产剧也在创作上兼顾国际化表达和普世价值观,逐渐为海外市场所接受,不断满足着海外观众的多样化需求。“中国电视剧已成为全球影视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类型,并被赋予‘中国出品’标签,这是国家多年来鼓励影视行业加强国际传播的成果,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影视行业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过去,国剧出海除了登陆当地电视台,主要依赖四大国际互联网平台(YouTube、Viki、Netflix、Hulu)。近年来,中外影视企业、平台不断加强合作,逐渐建立更完善的发行渠道。《报告》显示,从海外销售发行和传播渠道看,国剧出海渠道平台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影视制作公司进行海外剧集发行时,42.47%是与外国本土电视台或者传媒机构合作,28.77%是通过We TV(腾讯海外版)、iqiyi(爱奇艺海外版)等国内视频平台的国际版实现海外传播,另有23.29%是与Netflix、Disney+等国际流媒体平台合作,还有36.99%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海外传播,如YouTube等视频分享平台。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潇将国剧出海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借船出海”,即借助海外视频平台、海外传统电视台频道或新媒体平台,在其他国家传播中国影视内容。为了更加稳定地与用户互动,爱奇艺已经开启“造船出海”的第二阶段,于2019年推出国际版,围绕剧集、综艺、电影、动漫等,建立全方位的国际发行生态体系。此外,不仅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等长视频平台均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各自的全球播出渠道。
影视公司华策集团走的是自主发行、一剧一谈、节展销售和线上云平台推介的综合发行模式,与国际伙伴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剧场合作、开设新媒体频道、IP国际合作合拍等。“我们与YouTube、Netflix、Dailymotion、Viki、Facebook、Twitter、华为视频等近20家国际性平台深度合作,自主创建了60余个‘华剧场’频道,海外粉丝总数超过1800万,视频内容累计播放量超过180亿次。”华策集团海外业务负责人介绍,华策还自主研发了全球数字视频版权交易云平台C-dramaRights,集影视版权保护、确权、分发和交易于一体。平台运营一年以来,上线节目14000+小时,成功引流客户近万人次,开拓了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图片
多年来持续深耕海内外影视市场的尚世五岸,已在北美、东南亚等地建立自有频道/专区等全媒体传播矩阵。其出品作品在国内上线的同时,可以快速通过国际展会、海外专题活动和自有频道/专区,以传统播出平台+网络的立体交叉传播方式,推向全球。关瑞介绍,今年4月,尚世五岸联合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共同策划并上线运营了“视听上海”SMG内容专区,旨在传播上海文化、讲述上海故事、建立上海品牌,计划结合新加坡ATF中国联合展台、“一带一路”主题,策划线上线下推介和展播活动;2023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五岸传播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委托,承办戛纳秋季电视节“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和中国联合展台,共策划组织5场线下活动;12月举行的新加坡ATF期间,尚世五岸还将在新加坡举办中国联合展台国际交流活动,届时将有10余家公司举办多场专题推介。“多元渠道加速出海,互联网传播成为主流,还有不断拓展的传统渠道。线上线下媒体融合,加上电视节、电影节的联播、展映等,能将中国内容、中国故事带向更多国家和地区。”
做好本土化功课
《报告》对73家影视制作机构的调研显示,发行到东南亚的剧集占出口剧集的86.3%,其中以韩国和日本占比最高,分别达到45.21%和39.73%。此外,非洲、中亚、中东和拉美地区的市场逐渐开拓,占比分别达到20.55%、15.07%、10.96%和10.96%。
华策集团海外业务负责人表示,“走进去”有时比“走出去”更重要,想要更好地触达海外受众,要坚持“国际化内容+本土化推广+精细化运营”,“只有‘走进去’,才会理解他们的文化和差别,推荐剧目才更高效。同时,我们也会对一些桥段、细节重新编辑,以尊重他国文化为原则重新传播。”该负责人特别提到短视频传播的突出作用,“在短视频传播兴起的全球趋势下,剧目拆条、二次创作等对影视作品的延伸、解读更加丰富、全面,能很好地引发话题讨论,是长视频引流的有效助力。”据介绍,华策集团开设了多个短视频矩阵号,为长视频宣传引流。像华策出品的《以家人之名》《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在Facebook上的阅读互动分别突破5000万、3000万量级,《我可能遇到了救星》Facebook宣传互动超2200万,其中男主角体验分娩的一段视频,获得30万次互动评论。
图片
华策全球数字视频版权交易云平台C-dramaRights
越来越多公司及平台开始重视“本土化”运营。例如,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入驻不同国家主流媒体、运营中国频道时,会将中国优秀影视内容进行本土化包装,结合当地传播特点重新编排传播,构建立体传播体系。比如,电视剧《三体》在北美播出时,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匹配“大屏+小屏”“线上+线下”的联动打法。为了让非母语者在观看《三体》时更有沉浸感和代入感,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对相关剧情做了细致剖析,对科幻感较强的概念予以直观展现;同时设计了内容分享会、主创见面会、科幻主题论坛等多项活动,并在社交媒体推动相关话题,以丰富的衍生再创造内容,延续剧集热度。
长信传媒在新加坡运营多年,除了与爱奇艺合作“海外定制剧”《灵魂摆渡·南洋传说》,还翻拍了新加坡经典特色剧《小娘惹》《雾锁南洋》《红头巾》。为了更好地在影视剧中展现南洋风情,长信传媒在新加坡打造了一条占地6英亩的南洋历史街作为拍摄基地,又与新加坡多所知名大学合作开办编剧培训课程,聘请当地演员、工作人员参与影视表演和制作。
尚世五岸从在YouTube平台上建立的“视听上海—梦想剧场”电视剧频道的数据中了解到,东南亚市场是华语内容出海必争之地。除了英语,越南语是第二大运营拓展方向。据此,尚世五岸开设了以“视听上海”为品牌的越南语子频道,以盘活库存剧集资源。例如,谍战剧《错伏》在已上线中文版的基础上,更新推出越南语配音版本,上线仅30天,观看量就达到300万。《破晓东方》《杜拉拉升职记》等多部口碑剧集也已上线越南语配音版本。
关瑞认为,国剧出海要做好本土化功课,画像精细化也是当下华语内容出海的趋势之一。本土化并非简单顺应市场需求,而要发挥从业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内容、译配、宣推、渠道等各种手段,打破文化隔阂,延长传播半径。国际合拍、本土化改编包装、短视频宣传营销等,均有助于中国故事更好地落地海外。
再往前一步
《狂飙》荣获2023中美电视节年度“最佳金天使奖”;《漫长的季节》在首尔国际电视剧大赏获“最佳迷你剧集”荣誉,《去有风的地方》拿下“最佳长篇剧集奖”……国剧影响力提升,不仅体现在传播范围扩大、海外粉丝量增多,还在于越来越多中国影视作品获得国际权威奖项认可,以及被海外购买版权翻拍。
图片
《狂飙》韩国版海报
关瑞表示,从引进到走出去,再到合拍合制、模式输出,中国已成为全球影视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很多国产影视作品的内容品质、制作水准与国际一流作品差距不大,并且已能够兼顾本土化和国际化。不过,业界也要注意到,国剧出海整体体量仍不大,海外推广营销力度也偏弱。此外,在价格提升上,国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瑞认为,应对诸多挑战,国剧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根本,将海内外发行纳入,从剧本、拍摄到译制等的摄制全流程,整体考量、一体策划、精心打磨。
华策集团海外负责人表示,国剧出海要再往前一步,一是要从产业端出发,探索国际化的创作视野和表达方式,向更广的区域拓展;二是要寻求模式出海,“中国故事全球化、中国模式走向海外,我们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从市场发展形势来看,模式出海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若能合理利用资源,保证作品质量,同时优化布局海外发行,或许能有效提升国剧影响力。”
特别策划|扬帆远航  2023中国影视出海图鉴
扬帆远航  2023中国影视出海图鉴
国产电影 海外“破圈”
国剧出海 行稳致远
节目出海 模式升维
短视频出海 让世界看见精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