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老人打车30分钟招手十余次无车停,如何破解老年人出行困境?

图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出行难越来越让老年朋友“头疼”,尤其是对于本身就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复杂的打车软件和仍有待改进的公共交通方式,让他们望而却步。11月25日,北京交通广播记者陈常松跟随一位日常需要使用轮椅出行的老年朋友,实际体验了打车和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全过程,这期间遇到了哪些问题?一起来看视频。
仅有20%的老人能够独立叫车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高德打车共同发布的《老年人出行现状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出门目的地最多的是菜市场、公园、商超、医院及药店、学校及幼儿园。75%的受访老人日常出门距离在5公里以内,更是有21%的老年人,日常出门活动的范围不超过1公里。
图片
有64%的老年人表示,当出门距离较远时,需要家人接送。在家人无法接送时,老年人普遍不会使用数字化出行方式。受访老年人中,使用过手机地图的仅占34%。在前往陌生地点时,更多的老年人仍旧依赖于寻人问路。
在远距离出行或去陌生地点时,老年人选择打车的比例明显增多。然而,在使用过手机叫车的老年人中,仅有20%的老人能够不求助于他人独立叫车。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精准助老”
设立十多个打车站 一键打车
据北京交通广播记者孙媛报道,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和高德地图合作,在辖区内十多个打车站,老人可使用高德打车暖心站牌使用一键打车服务。朝阳门街道三家养老驿站均可提供帮忙打车服务,如果老人不会使用打车软件可以联系工作人员,还开设相关课程。面对街道“精准助老”老人,联合地区志愿者提供个性化为老服务,帮助老人采购、送药、就医等。一起来看视频。
近两成老人遇出行难时放弃出门
据《年老人出行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有56.36%的被调查老年人出行主要依靠公交车,20.59%主要依靠自行车及老人代步车,19.41%主要地铁出行。报告显示,81.9%的老人觉得出行难,其中43.1%的老人都遇到过路边招手打不着车的情况。
具体到出租车的使用上,报告显示,仅10%的被调查老人平时都打出租车,超六成被调查老人会在没有其他交通工具选择时才打出租车。报告同时指出,路边扬手招车仍然是老人平时打车的首选方式,首选路边扬招的老人占比达51.07%,此外,有3.72%的老人会首选使用打车软件,这些老人表示,在恶劣天气、早晚高峰期间,以及有急事时候,使用叫车软件呼叫出租车,往往效率更高。
石景山区八角中里社区
针对老年人使用手机打车进行培训
据北京交通广播记者苏婉报道,石景山八角中里社区为方便老人出行,对社区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打车进行培训,解决数字鸿沟。社区里配有担架队,帮助有就医需求的老年人解决上下楼难的问题。同时八角街道还为辖区老人配备了可以一键呼叫的手环,当老人无论在家还是在外有突发情况,通过手环可直接联系街道,街道将派车给老人提供帮助。一起来看视频。
“老年代步车”退出后
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怎么破?
2021年7月,北京已发布《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对通告发布前购买的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设置三年过渡期。今年,北京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将结束,2024年1月1号起启动违法车辆执法管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禁行禁停进入倒计时,势必会给老年人出行带来一些不便。
图片
相关专家称,违规“老年代步车”存在的问题有目共睹,受路权、规则意识等因素影响,驾驶者常会出现不规范行驶。比如,当“老年代步车”在机动车道行驶时,车辆各方面的条件并不符合机动车的要求;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时,其驾驶速度较快,又会对非机动车及行人带来安全隐患。无论对交通秩序,还是公路安全,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图片
谈及“老年代步车”退出后老年人面临的出行问题,专家称,目前的公共交通在适老化方面还有较长的距离,无法较好适应老年人的出行需求。专家指出,应加大公交站点的覆盖率,并在小区中、楼与楼之间加入“微循环公交”“微巴士”等服务,以此减少老年人步行距离。
图片
目前,交通运输部正持续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专家认为,目前的适老化会更偏重于无障碍,虽然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强的联系,无障碍也属于适老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适老化的内涵会更广泛。
城市建设中的一件小事
却关乎老年人出行体验
不少听友边听特别节目直播,边在听听FM聊天室中留言,表达老年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并不希望凡事麻烦年轻人,在出行中遇到困难,可能多少让好强的老人有点儿挫败感。老人们盼望着,无需借助他人帮忙,自己就能顺畅出行,潇潇洒洒。
图片
如今,虽然公交、地铁线路越来越多,线网越来越密,车辆无障碍设施配备齐全,但出行“全流程无障碍”还未能实现,助老出行还得补齐短板。可能因为车站过远、台阶过高,或者手机玩不溜,老人就无法享受便利的交通出行服务。
图片
门口增设一个公交站,新开一条就医购物公交线,地铁、天桥增加一部直梯,助老打车系统优化提升……看似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件小事,但对于每位老年人来说,关乎着是否每天都能出门去公园遛遛弯,是否会因为要去医院、购物而犯难。相关部门还应用绣花功夫,把助老出行服务做得更细致,让老年人敢出门、爱出门。
对待老年人
需多一分耐心 多一分包容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越来越多关于老人的社会问题涌现出来,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保障老年人出行需求已经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官方也在不断出台各种举措,相信未来还会推出更多针对性措施,解决老人出行难问题,而我们整个社会也应该对老年群体再多一分耐心,多一份包容,因为每个人都会老,解决现在他们的问题,也是在解决未来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记者:陈常松、苏婉、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