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着“豆浆”、“花生浆”长大,沪郊金山的“红美人”柑橘喜迎丰收

图片
沪郊金山的“红美人”柑橘在沪上知名度越来越高,眼下正是“红美人”成熟、采摘、上市的好时节。手掰新橘,皮薄、柔嫩、多汁。“没有籽、没有渣,入口即化,果实甜度在十四五度,口感最佳。”金山区张堰镇秦阳村近200亩的“红美人”果园喜迎丰收,接下来一两个月是最忙碌的日子。
图片
果园负责人之一的徐余俊是浙江丽水人,和好友到金山合伙投资,租地、养土、栽树、培育,从零学起、做起,如今已是种植的第五个年头。都说“红美人”娇贵,怕雨怕霜怕冻,和其他水果相比,种植难度相当高。就在2020年冬天,树苗未经受住严寒天气“全军覆没”。而随着种植经验不断提升,前年重新种下的树苗历经3年培育,顺利挂果,今年也迎来了较大规模收获。
图片
“我们有个优势就是给果园浇注‘豆浆’和‘花生浆’,充分满足果树的养分需求,滴灌频次按照土壤湿度来判定。这样用有机肥代替化肥,保证果实品质优良。”果园的另一位负责人朱威对“红美人”柑橘的种植理论和实操颇有钻研,“红美人”对种植技术要求很高,在生长旺季对肥水的需求量大,因此管理上注重水和肥料的供应,特别是在肥料使用上要花费更多心思。起初,宁波象山的致富果“红美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决心学农从农后,朱威潜心琢磨果树栽培学、植物营养学、微生物学等专业知识,前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学习先进培育技术,前后花了近2年功夫。而这套滴灌方法就是从“红美人”品种的引进地——日本学习而来的。
图片
说到可以给“红美人”喝的“豆浆”、“花生浆”,果园内100立方水肥一体化池子起到关键作用。“工人们把豆子或花生这类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倒入发酵池,加入EM菌(通用菌),大约一星期左右就能生成有机肥料,使用时还要进行20倍、30倍稀释。”朱威解释道。不仅于此,他们对土壤的养护同样考究。果园里种植了大量“钻地萝卜”,来年春天只需割掉叶子,留萝卜腐烂在地里,变成肥料,营造生物多样性环境,这样有利于果园保温、蚯蚓生长和微生物分解,靠它们起到松土、沃田的作用。同理,他们还会检查果园内的杂草,一方面是清除恶性草,另一方面是是留下甚至是种上能固氮、肥田的良性草。果园紧挨着镇粮食烘干基地,废弃不要的稻壳也能“变废为宝”,果农们每年给土壤铺上约10公分厚的稻壳,不仅能起到保温作用,稻壳腐烂后形成有机质,还能丰富柑橘的含钾量,提升果实的口感。
图片
谈到之后的发展,这里即将安装雾化系统,实现喷洒作业几分钟高效完成。等到果园产量稳定,他们还会尝试联合周边民宿开发采摘体验,到时游人们便能穿梭果树间观赏、拍照、品尝。此外,园内也种植了甘平、涌泉蜜桔等品种,力争一年四季供应不断。
图片
据悉,果园“红美人”已于11月上市,将持续供应至明年1月。今年柑橘产量预计可达10多万斤,明年有望达 100多万斤。
  作者:顾玲丽 薄小波
文:顾玲丽 薄小波图:薛天伦编辑:徐晶卉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