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大女主,《我本是高山》导演组看看《大山的女儿》是怎么拍的

图片
图片
01
近日,备受期待的《我本是高山》点映后,却是引来了诸多争议。
《我本是高山》的原型张桂梅向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国内首所免费女高因她而创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
图片
如此深明大义无私无畏的事迹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其带来的正面效应非常之大。
许多观众对这部影片的上映非常期待,但是没想到点映后,却发现该片被改得面目全非
图片
首先就是魔改剧情,原本现实中酗酒的是父亲,但在《我本是高山》中,酗酒的却从父亲变成了母亲。
在现实中,支撑张校长一路走下去的本是对共产党的信念,可在电影中变成了为逃避丈夫的早逝
如此颠倒黑白避重就轻的改编,自然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不满。
图片
而且除了剧情乱七八糟之外,该片的角色问题也是惹来了很大的非议。胡歌、李晨等人的客串参演,不仅没有为该片增光添彩,反而遭到不少差评。
尤其张桂梅丈夫的饰演者胡歌,在该片中戏份其实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有些突兀,让人感觉“前言不搭后语”。因此网友们都在吐槽,胡歌这个角色还不如不加。
图片
更有网友猜测,邀请胡歌来参演,应该是看中了他的人气,能为电影招来一批不错的流量。
具体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莫名其妙出现的剧情,尴尬的角色也影响了影片的质量。
图片
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传记电影,许多观众在看完《我本是高山》后提出质疑,本该是大力宣扬女性的光荣,但在影片中却削弱了女性力量。
许多网友提及除了张校长之外,电影里的所有女性角色的人设都是不完美的,不完美很正常,可与此同时出现的所有男性角色恰好都是完美的,这更加引起许多观众的不满。
图片
在如此激烈的争议中,编剧袁媛回应了影片中将酗酒父亲原型改成酗酒母亲的争议,直言:
“我绝不把世界让给我鄙视的人!平庸的沟壑,卑微的懦夫,听好了!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
图片
“目前它遭遇的舆情,就像电影里阻挡女孩子上学的势力一样,他们不想让更多女孩看到,他们害怕了,所以就滚成一团的黑过来。但无论他们如何恐吓,这样的电影依旧会被拍摄,被放映。”
或许是见到自己的回应有些过于“激烈”,她很快又删除了动态。
图片
可这不代表没人看到,相反,大批网友看到此番发言,争相议论。
舆论发酵过于迅速,在吴越等人发声无效后,中国电影报道亲自下场回应了《我本是高山》的争议。
六公主直言该片的编剧回应是失态的。
确实,在如此风口浪尖下,这样的回应不仅败坏了路人缘,也让此部影片与编剧导演等更加深陷舆论漩涡中。
图片
六公主还在回应道:希望大家冷静观影,理性判断,有许多恶意评论在故意带偏方向,向该影片泼脏水。
11月20日,在《我本是高山》的路演现场,一位观众问到了关于“酗酒母亲”的问题。
导演回应称:“就我们在当地去走乡串寨,我们的实地的调研,我们看到的情况,在那样的一个山区,类似的情况很多,甚至有远比画面里呈现的更不堪的情况。”
图片
但是很显然这样避重就轻的回答,网友们并不买账。
因为大家争议的点,现实中明明是学生父亲酗酒家暴,但电影中却从父亲变成了母亲,电影转换性别的意义在哪儿,观众无从得知,官方也并未给予正面回应,这使得舆论再次发酵。
图片
虽然文学作品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但是像这种非常敏感的点,还是要尊重现实为好。
六公主的回应没有解释清楚,将重点放在了有人要泼脏水,而不是剧情本身上,这就导致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掀起了更大的争议。
图片
其实,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场口舌之争的本身,便发现其实早在《我本是高山》首映前就已经有人开始“预热”。
他们的矛头对准了“男导演、男演员”,挑起性别对立的争论。在酗酒到底是母亲还是父亲,他们口诛笔伐,对准性别问题火力全开。使得这部影片深陷舆论,对错难分。
于是很想请《我本是高山》导演组看看《大山的女儿》是怎么拍的。
图片
02
同样是根据真实人物故事改编,主角同样是大爱无疆的女性,《我本是高山》和《大山的女儿》,口碑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为何《大山的女儿》没有如此风波,甚至开播后评分逐步攀升呢?
图片
讲述黄文秀扶贫的《大山的女儿》在播出期间并没有过多营销,收视率却稳居第一,最终某瓣评分高达9.3分。
演员们没有脱掉身上的红色背心,也没有摘掉胸前的那个徽章。
在开拍时,村民们甚至为了看一眼那个演员长得像不像黄文秀,开车几个小时来到现场。
图片
在拍黄文秀走后的那场戏时,剧组邀请村民们到场当群众演员,那些真情流露的泪水被保留在了正片中。
而《我本是高山》现实中支撑张桂梅老师创办女校的是共产党人的信仰,电影里却变成了为了逃避丈夫的早逝才创办的女校。
图片
这部剧好像是对张桂梅老师最大的讽刺。一个是将已经完结的故事还原,而另一个却是肆意改编强行套路的故事。
图片
《大山的女儿》里的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是有血有肉有力量的,于镇长、分队长都在提携黄文秀,理解她帮助她;
罗姐,为了龚福洋家能种烟,甚至搬出家威胁丈夫;莫羽家庭条件优渥,但不娇生惯养….
《大山的女儿》走的平淡真实的风格,细水长流地将再现了黄文秀同志在扶贫这条"长征"路上的历程。
图片
该剧展现的就是文秀书记遭遇的那些各种琐碎事件,但又点到为止,没有刻意放大那些略显狗血的冲突和矛盾。
从戏剧张力上来说未必强烈,可是这恰恰是真实生活的缩影,反而更吸引观众深入剧情,并且使电视剧立意不显得过于沉重,让观众觉得"在受教育"。
图片
“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回去了,但总有人是要回去的,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
“什么女孩子当自强啊,一辈子在山里面出不来了,下辈子也出不来,给我考出去。”
“我黄文秀,不是来这里镀金的,不彻底改变百年村的面貌,我绝对不会走。”
“要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一样自豪”…
图片
黄文秀
一句句话语铿锵有力,可是她也是个不到30岁的年轻姑娘啊。
她会因为工作方便而放弃白色的鱼尾裙,她会因为被多次拒之门外而委屈落泪,会因为父亲重病而崩溃大哭,可是她始终把自己的使命,自己的信仰放在了首位。
图片
将信仰拍出来是《大山的女儿》最成功的地方,在这部剧里,桩桩件件,都是在讲办实事儿,为村民谋求最大的福利,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
剧里有困难,有冲突,但没有过度夸大,也没有过度贬低,实实在在地讲述事迹,不故意制造矛盾冲突博取看点。
图片
这背后,定然是剧组扎实深入了解过她的大量事迹,做了大量实地走访才创作出来的。
在拍摄这部剧时,杨蓉走访了许多当地居民,力求将黄文秀书记最真实最全面的形象塑造出来:“我想让观众在看剧中的黄文秀时看不到杨蓉的影子,真正做到‘想她所想,行她所为’”。
图片
有这部剧的范例在前,《我本是高山》又如何轻轻松松地让观众所满意,怕不是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03
《我本是高山》选择了张桂梅去改编电影,会有一些高于生活的演绎,毕竟这是一部传记电影,而不是纪录片。
但这种改编的基础,应该是以现实为基础,以原型人物为准绳的,不单要讲她的事迹,更要讲她这个人,更要讲她的信仰,她之所以能感动世人,感动中国的源泉是什么,是对党的信仰。
而在这部电影里这种信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炼与升华,相反单纯为了情节而杜撰的内容也使得电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图片
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海清所饰演的张桂梅校长身上,丈夫的离世确实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这一点也成为了张校长身上唯一的弱点,但这个弱点并不单单是她动力的源泉,这仅仅是她行动的一部分。
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确实可以使电影拉近了观众与张校长之间的距离,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整部电影将主人公所有的坚持都放在了这一个点上,这无疑使人物变得失真了起来。
图片
张桂梅到底是不是一个被困在感情中无法走出来的女性角色,这一点我们足以在她的事迹中看出。
这一路上支撑她前行的除了情感,更源于信仰,对共产党的信仰,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而在电影中并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塑造的张桂梅校长是一个为了儿女情长而去奉献,这未免有些不匹配,不和谐。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在点映结束后,张桂梅校长拒绝发言
图片
原因显而易见,张老师的态度足以说明一切。在还原度及某些方面上电影方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不论是导演,还是编剧,他们都只是从自我专业的角度在去杜撰,却没有考虑到这是一部以聚焦现实主义为主的电影。
由此电影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电影本身并没有一个足够支撑起张桂梅的立意。
图片
电影透过自己杜撰增添的剧情以及构思,将创作核心最终放在了“女性的救赎与觉醒”。
但张桂梅在现实中给世人带来的感动远不止于此,没有格局的创作,使一篇本该光芒万丈的华章,沦为了平庸。
信仰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精神方面的动力,进而支撑起了肢体上的行动。
没有信仰只谈情感的英雄,始终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亦或是感动。
缺失了这一点的《我本是高山》,在毫无波澜的平地处,最终也只见碎石,不见高山
仅代表个人观点,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