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央行、换用美元?阿根廷就怎么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以各种出格言论和行为而闻名,在选前疯疯癫癫的阿根廷当选总统米莱,在当选之后言论顿时正常了不少。
图片
在谈及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被问及是否要修复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时,米莱来了一出灵魂反问,“我本来跟他们就没有吵架,要修复啥?”直接把提问的记者给整不会了……同时米莱还对外连续表态,不会切断与中国和巴西之间的经济联系,愿意继续和中国发展友好往来,向中国国家领导人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等等,果然是不要相信在野党,谁当选后都一样。
图片
同时根据最新消息,米莱已经发誓绝对要取消阿根廷央行,全国货币美元化,那我们怎么办?当然只能祝愿阿根廷好运了。
阿根廷的衰落史
不过,大家可能都好奇,阿根廷到底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其实历史中的阿根廷从来都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
图片
一直到1810年,拉普拉塔总督区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五月革命,随后涌现出阿根廷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圣马丁将军,经过四年的斗争,赶走了西班牙殖民者,独立之后的国家名称,就被定名为Argentina——拉丁语的意思是有银子的地方。事实上阿根廷并没有对于西班牙人很重要的银矿,刚独立的阿根廷,国土面积也就蜗居在拉普拉塔河与巴拉圭河上游的一小片区域,这里以沼泽地和灌木丛地形为主,堪称真正意义上的“鸟不拉屎”的地方。
图片
因此阿根廷人瞄上了位于南方的潘帕斯草原地带,这里是当地印第安原住民马普切人的地盘,相比北部的印加帝国印第安人,马普切人占据的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是南美洲的天然牧场,之前西班牙人没有这个能力开发。现在阿根廷人介入之后,将国家的发展重心都投入到了潘帕斯草原上,到1880年,阿根廷当年的肉牛存栏量就高达1200万头,到1905年时更是提高到3000万头,变成了整个欧洲的肉联厂。
图片
当然这还得益于两点:其一是大英帝国的投资,出于让帝国臣民人人都能吃上牛排的考虑,英国大量投资了阿根廷畜牧业;其二则是19世纪后期,欧洲局势动荡,让大批欧洲移民选择移民美洲,这大约有数百万之多的欧洲移民为阿根廷带去了宝贵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潘帕斯草原的畜牧业,来自伦敦的金融资本,来自欧洲的青年劳动力,阿根廷的经济齿轮在早期就这样旋转了起来。
图片
尽管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但阿根廷国内政治经济也存在着巨大隐患:其一是出口导向型经济过于严重,大英帝国对阿根廷的投资甚至超过了英属印度,且阿根廷的出口经济类型过于单一,以牛肉等畜牧业制品为主;其二是阿根廷国内多股政治势力缺乏共识,军人势力在阿根廷国内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后地主资产阶级,工人和学生阶级又先后站到了阿根廷国内政治舞台上,迟迟无法形成任何政治共识。
图片
早在1929年西方大萧条时期,阿根廷的经济就受到过一次严重打击,但这种打击不仅没有让阿根廷重新形成共识,反而促使了阿根廷本国政治进一步民粹化,以反英主义和民粹主义为代表的政治势力快速崛起。其中最大的代表就是胡安庇隆和庇隆夫人搞的庇隆主义,所谓的庇隆主义,主要也就是几点,其一是在政治上讲求中立,其二是在经济上追求国有化,其三是在民生上讲究福利主义。
图片
很明显,庇隆主义的三点可谓是不可能三角:1948年,庇隆政府出手宣布对阿根廷全国铁路进行国有化,结果由于操之过急,国有化之后的铁路甚至还不如先前私有化的情况下效率更高;而所谓的政治中立化,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根廷和纳粹德国关系密切、在二战结束后又庇护了大批纳粹德国残余分子,使得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欧洲、美洲投资的马歇尔计划也没有带上阿根廷。阿根廷连续实施了两次错误的决策,后果非常严重,国内通货膨胀开始起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既然文官政府搞的怨声载道,那么军人政府的机会自然就来了,1955年,阿根廷军人推翻了庇隆政府,将他放逐到乌拉圭。但军人政府相比文官政府更加不会搞经济,过了几年被文官政府取代,可文官政府执政几年后,又被军人政府夺权……阿根廷的国内经济就这样在文官政府和军人政府走马灯一样来回换之间震荡下滑,二十多年间换了十五六个总统,越下滑越撕扯,越撕扯越形成不了共识,越形成不了共识就越撕扯。到了这个时候,阿根廷其实已经陷入了国内政治和经济上的恶性循环了。
图片
1981年,加尔铁里将军在阿根廷发生军事政变后趁乱而起,在前任维奥拉因为健康原因退休后继任阿根廷总统。和他的两个军人前任一样,加尔铁里的统治也伴随着一如既往的极权和镇压,国内的左翼运动风起云涌,面对日益不稳的阿根廷局势,加尔铁里想到了一个天才的主意——转移视线,夺回被英国占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图片
这就带来了1982年4月2日到6月14日的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没想到马岛战争以阿根廷的彻底战败而告终,加尔铁里军人政府本想用马岛战争来转移视线,为自己打造一个维护阿根廷国家主权、夺回阿根廷土地的英雄人设,没想到最后没有把脸露出来,反而把屁股露出来了。
图片
1982年马岛战争失败后,阿根廷的国家溃败感达到了顶峰,经济上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迟迟找不到任何可用的发展路径,设想中的国家工业化路线难以实现,政治上军人政府尽管已经退散,但被英国夺走的马岛一时半会难以再次夺回。而即使到了这一步,阿根廷的背运也还没有结束:一方面,阿根廷尽管已经摆脱了军人政府的桎梏,但军人政府和极右翼带来的经济自由主义依然阴魂不散;而另一侧以左翼带来的民粹主义和福利主义也同样不甘示弱。
图片
二者交相辉映之后,带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无论是左还是右,在借外债度日上居然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左派上台,需要使用大量资源来为底层人民发钱谋福利,因此需要借外债;右派上台,排斥一切政府干预,甚至不惜使用休克疗法来确保经济发展,同样要借外债。这个结果,就是阿根廷的外债规模一飞冲天,1970年代阿根廷的外债还停留在200多亿美元的水平,1991年居然提高到600多亿美元,2000年居然暴增到了1400多亿美元的水平,而当年阿根廷全国GDP也才2800亿美元……2001年阿根廷居然创造了950亿美元的外债违约纪录,至于到了2022年,阿根廷欠下的外债已经高达2800亿美元,已经是想尽办法都无法还清的水平了。
图片
阿根廷国内通货膨胀率则达到了惊人的142%,这意味着阿根廷比索已经快要变成和废纸一样了,现在这个阿根廷总统米莱上台就要废止比索的流通,号称要全国改用美元,就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无奈之举。但他也不想想,以阿根廷目前这个外债规模,谁还敢借给他美元?如果阿根廷自己没有美元,全国货币美元化究竟从何而来?难道阿根廷自己还要印刷美元?以国家实力作为后盾来印刷假钞,怕是又要刷新历史记录了。
阿根廷的教训
纵观阿根廷这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从南下潘帕斯草原到成为南美明珠,再到陷入深渊,到现在一蹶不振,实质上就是一个从来没有形成过政治共识的国家。无法形成政治共识,导致阿根廷无论是哪一派上台执政,基本的行动策略都是把油门踩到底,方向盘打到底,在政治极化的问题上一去不回。阿根廷的国内政治就这样在一次次左摇右晃之中不断内耗,而阿根廷的发展也在政治内耗中逐步挥霍殆尽了,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对于阿根廷的现状都是有责任的。
图片
因此,对于阿根廷来说,目前似乎什么都可以做,但又似乎什么都做不了:想发展国内经济,任何国家都会对自己那已经快要上天的外债望而生畏;想夺回马尔维纳斯群岛,且不说阿根廷目前的军事力量能不能打得过英国,即使是阿根廷国内,也未必愿意让军人集团借助军事胜利,再度登上国家的政治舞台。目前对于阿根廷,无论是其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还是在其经济发展、资源禀赋上,都严重不足。这让阿根廷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其状况都不会有太大的改观,无论是哪一个领导人上台,也无论是哪个领导人尝试采用哪种经济学理论,都无法改变阿根廷这积重难返的现状。
图片
米莱现在闹着要取消央行,所谓阿根廷全国货币美元化,更像是他自己一个借着阿根廷全国开的一个玩笑,未来的阿根廷固然还是一个大国,但是它却必然是一个举步维艰的大国,也只能这样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