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波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11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结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始终将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视为首要任务之一。香港金融体系保持稳固,其背后强大的支持,是高达4000亿美元的庞大的外汇基金。他同时指出,全面脱钩现在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图片
香港金融体系保持稳固
陈茂波表示,国际结算银行亚洲办事处自1998年在香港成立以来,一直于香港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国际结算银行亚洲办事处成立25年来,与亚洲共同成长,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亚洲穿越了经济周期,经历了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及不时的社会动荡。    
陈茂波说:“从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再到新冠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香港的经济及金融体系的规模及成熟度却在持续成长,充分证明香港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和一个开放型的小经济体,香港在几次危机中都处于‘暴风眼’,但香港的金融体系仍能保持稳固,每次‘风暴’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强韧。联系汇率制度就是很好的例证。1998年至2005年,我们采取了大量措施,建立了一个稳健的监管架构及汇率机制。当然,其背后强大的支持,是高达4000亿美元的庞大的外汇基金,其规模是香港货币基数的1.7倍。”
陈茂波强调,香港特区政府始终将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视为首要任务之一。多年来,香港建立起了成熟的监管体系,拥有高质量且符合国际标准的法律和规则。香港高度重视对未知风险的防范,已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跨市场协调机制,覆盖金融市场所有领域,密切监测金融风险。
陈茂波指出,香港是连接世界与中国内地的桥梁,也是离岸人民币中心,中央政府无论是在监管还是在发展方面,给予了香港毫无保留的支持。其中最好的例子是,去年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扩至8000亿元人民币,为市场带来强大的人民币流动性。此外,“沪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一系列针对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的与内地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产品,也大大地提升了香港人民币的流动性,丰富了人民币产品生态。         
全面脱钩不太可能发生
陈茂波高度强调跨境合作的重要性。他说,金融市场是全球化的市场,资本跨境流动大大促进了投资和经济增长,同时也让各个经济体面临遭受外部冲击的潜在风险。他说:“从亚洲金融危机到最近美国区域性银行风波,我们看到,区域性金融危机有向全球蔓延的风险,而且,现在蔓延的速度更快。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在风险事件发生时,会积极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恢复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在风险被化解后,大家还会分享经验,并实施全球一致的措施来解决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然而,陈茂波指出,众所周知,金融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新的风险。例如虚拟资产,就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这就需要各国政府和央行共同努力,分享相关经验和信息,并实施协调一致的政策,以确保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陈茂波指出,尽管事实证明国际合作是大有裨益的,近年来,世界出现了去全球化和脱钩的苗头。当今世界的供应链盘根错节,阻碍货物、服务和资本的流动,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割裂,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最终削弱全球金融体系。此外,由于去全球化和脱钩会令一些国家无法获得市场、投资或技术,进而加深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甚至可能令地区之间的紧张和冲突加剧。这些因素都可能给全球带来通胀压力,进而给各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带来更大挑战。
陈茂波表示,幸运的是,全面脱钩现在似乎不太可能发生,因为紧张的政治局势暂时缓解,而且,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紧密联系也是极为必要的。此外,并非所有国家都抱持‘冷战’思维。许多经济体,如中东和欧洲国家,正在进行多元化投资并加强与亚洲经济体的联系。
他说:“近年来,香港在促进跨地区合作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历史教训以及新冠疫情的经验表明,气候变化及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就是我们此刻共同面对的挑战与机遇,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相信通过建立信任和合作,我们将共同走向更加可持续和有韧性的未来。”
编辑: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