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费降级”!拼多多把阿里、京东“卷”哭了

来源:北美商业电讯
拼多多赢麻了!
周二,Temu母公司拼多多((PDD.US)发布了第三季度报,营收达到688.4亿元(合96.2亿美元),同比增长94%超出预期。
受此消息刺激,拼多多美股跳空高开,出现大涨,收涨18.08%,报139美元/股,创出了自2021年6月以来的新高,总市值也达到了1847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的股价在年内的涨幅高达70.45%。
图片
同时,最新消息显示,拼多多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花旗银行将其目标价格从153美元/股上调至173美元/股。
分析师表示,拼多多提供的大幅折扣提升了在中国以及海外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并且以4美元的耳机和15美元的套头衫对同行实现“低价碾压”。
01
Temu年内营收或超160亿美元
预计显示,拼多多去年9月在美国上线的海外平台Temu,年内将产生超过160亿美元的收入。Temu 现已在48个国家/地区开展业务,包括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拼多多的高管们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后,在与分析师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双十一期间有6.2亿用户参与了拼多多的百亿补贴。
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表示:“今年是复苏的一年,也是竞争加剧的一年……行业同行加大投资参与竞争,我们并不感到惊讶。”
他补充说,虽然拼多多的重点将继续是为消费者提供价值,但它也注重高品质,以增加对拼多多平台的信任,让消费者放心地购买更多种类的商品。
今年至少在Q2和Q3两个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管理团队都会被问到两个问题,一是在高质量增长之外,集团还有无其他的战略方向?二是当竞争对手都将低价作为竞争力时,拼多多面对竞争的策略是什么?
管理团队的回答很简单,称高质量增长是当下的唯一战略,此外认为竞争对手打低价毫不意外,但拼多多认为只关注好自身发展就好了,不太在意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只在意消费者需求。
02
蚕食阿里和京东
最引发业界关注的是拼多多与其竞争对手的对比。
例如,拼多多的最新总市值为1847亿美元,距离阿里巴巴(BABA.US)的1952亿美元仅一步之遥。而京东(JD.US)只有443亿美元,还不到拼多多的零头。
而在归母净利润方面,拼多多在今年三季度录得155亿元。而京东的这个数据是106亿元,比拼多多足足少了38%。阿里巴巴方面是402亿元,但这是包括电商在内的六大业务板块的总和,所以在电商方面未必能比拼多多高多少。
今日的拼多多,不再是一家靠低价销售农产品起家的电商网站,高货值的手机、家电、大牌化妆品,都摆上了拼多多的货架,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在拼多多上乐此不疲,阿里、京东的地盘正在被拼多多蚕食。
03
赶上全球“消费降级”风口
为什么拼多多这么强?
业内普遍认为,拼多多的海外业务平台Temu是其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另外,Temu及其竞争对手Shein今年的业绩爆发,大部分是受益于许多国家面临通胀造成生活成本上升,对主要是中国制造的低价商品需求增加。
而在中国,拼多多在“双十一”购物节之前的大幅折扣令产品需求急增,凭着其“低价”标签,成功吸引了更多注重价值的消费者。
拼多多成立之初的思路便是关注下沉市场,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如今,正好踩上了“消费降级”的风口。
在生活成本上升、收入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情况下,中国人喜欢便宜货,老外一样经不住便宜货的诱惑,Temu的爆发也让一些原本瞧不上这个购物平台的海外消费者改变了早已建立起来的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