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往事,怀念律师查理·芒格

图片
图片
今天,99岁的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在加州逝世。
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典范:作为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凭借智慧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个时代走过许多人,许多人失败,也有许多人成功,但是如他这样的,简直凤毛麟角:
以巨大的道德勇气,坚持仅凭睿智与学习,没有尔虞我诈,获得了世人的敬佩与尊重,这几乎绝无仅有。
这是他的胜利,还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呢?这是一个问题。‍‍
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人,我们曾经写过的一个人,他曾经是查理·芒格的同学,同时与庞德的私交很好。‍‍‍‍‍‍‍‍‍‍
他们曾经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有了人生的交集,却又匆匆而别,遭遇了不同的人生……‍‍‍‍‍‍‍‍‍‍‍‍‍‍‍‍‍‍
图片
前排右二,就是罗斯科·庞德
01.
1946~1948 两个年轻人在哈佛
1946年,查理·芒格空军退役,申请哈佛大学法学院失败。
但是很快,他通过家族关系,找到了前任院长罗斯科·庞德,走后门进入了哈佛法学院。‍‍‍‍‍‍‍‍‍‍‍‍‍‍
而另外一个来自中国的人,他本来会在1936年留学英国,却被篡改了成绩,留在了杭州。
1946年,抗战胜利后,他再次参加留学考试,终于拿到了奖学金,考入了哈佛大学法学院。
他就是我们曾经写过的杭州律师田浩征,阴差阳错间,他与查理·芒格成为了同学。
图片
田浩征在哈佛学习时期的听课证
02.
1948 后,两个不同的命运
1948年,查理·芒格和田浩征从哈佛大学法学院分别,开启了他们各自的律师生涯。
查理·芒格回到了加州,加入了赖特和加勒特律师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律师生涯,以勤奋与正直获得了许多人的尊重。
但是,这不是查理·芒格的幸福岁月,这是他人生最悲催的10年,他遭遇了事业的低谷,婚姻的危机,以及孩子的离去。‍
他在悲伤中转身而起,开启了他未来的岁月。他成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随后,再从律师行业出来,专心踏入投资行业。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个拥有法律逻辑的商人在往后,可谓「所向披靡」,直到今天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而田浩征呢?在历史的关键时期,他未完成博士学位,提前回国,准备以满腔热血为祖国的法治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仅如此,他还力劝很多老朋友留下,共同建设美好中国,包括竺可桢先生(竺可桢日记里亦有记载)。
刚回国的初期,他是幸福的,但是这个幸福过于短暂。没几年,他却被扣上了右派的帽子,被一次又一次地屈辱对待。
在劳改中的田浩征,曾安慰子女说:「我一生唯收集藏书和抚养你们为最大成绩。」
他和查理·芒格都是嗜书如命的人,但令人最为心疼的是,他收藏的近两万册英文原版书籍,逐渐被查抄和销毁。
图片
田浩征所收藏的部分原版书籍
他无法继续再做律师,甚至也不能再谈法律。
他的生活也无以为继,在朋友的推荐下,他辗转在各大医学院教授拉丁文,以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
接着,就是漫长的四年劳改岁月,再后来,他的生活再无着落。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田浩征又不幸患上肠癌。他已贫困到无钱治病,连做手术的钱都是向成都的亲戚借来的。
1968年,在与肠癌的斗争中失败,与世长辞。
这一年,他才62岁,而他的同学查理·芒格已经从律师中实现了自由,建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
再过几年,田浩征已经墓草久宿,而查理·芒格已经与他的好朋友巴菲特合二为一,开启了财富创造的传奇。‍‍‍‍‍‍‍‍‍‍‍‍
他们都是传奇,如今,两位同学在另外一个时空相会,不知道该如何讲述各自的故事。
图片
03.
怀念他们
他们都是正直而善良的人,都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因为时代的阴差阳错,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有时候,人生的际遇也许不是靠自己,好不容易堆起的沙堆,一个浪就可以全部打散。
虽然时代的洪流之下,每个人都很渺小,但我们也希望和祝福每个人都能为自己建起一座坚硬堡垒。
此刻,心情复杂,且讲述这个被人遗忘的小故事,以此来怀念查理·芒格,同样也怀念田浩征们。
图片
图片
「正文完」
学习不止,步履不停。
下一期HKU站课程将聚焦知识产权,
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张平教授,
当然还有其他大咖及惊喜。
届时,
香港将举行亚洲知产营商论坛,
来自全球的知产大咖都会到场,
分享最前沿的信息和观点。
而参与到我们18期HKU课程的学员,
将有免费参与的机会(对外收费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