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银行总行大厦。赵继林/图
贵阳银行(601997.SH)总行大厦七层,有一处外人禁足之地。
占地八十多平方米的机房内,摆满了硕大的电子显示屏和计算机终端,一切关于存款、贷款的业务操作与账务处理都需要在这里完成。支撑整套设备运行的,是2023年11月6日刚刚上线的新核心业务交易系统。
在银行核心业务交易系统领域,国外的Oracle(甲骨文)与IBM等公司曾是绝对的垄断者。
2020年10月,一家寂寂无名的创业公司,突然闯入。成立于2015年的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易鲸捷)以4.26亿元中标贵阳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国产数据库应用项目。
易鲸捷在其中担任两个角色,一是数据库产品的供应商,二是整个项目的总包方。其目的是打造一套全栈国产银行核心交易系统。
正式上线后,这套备受瞩目的交易系统并未赢得赞誉,反而将易鲸捷推上风口浪尖。一时间,“假国产”“套壳Oracle”等言论充斥互联网,贵阳银行与易鲸捷成为众矢之的。
“我们要给国家打造一件平常日用的(数据库)核武器,可能有很大的困难,但这个险我们一定要去冒。”易鲸捷董事长李静语速飞快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声音有些颤抖。她看起来十分干练,短发、文眉、着红外套。
眼下,李静口中的“核武器”还未真正实现投产。贵阳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何欣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目前贵阳银行数据库主库为Oracle,易鲸捷则作为跟随库备用,与当初设想方案正好相反。“一下子全部投上去了,说实话,风险会比较高。”
贵阳市大数据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雪蓉进一步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受网络负面舆情的影响,上级监管部门出于审慎监管的原则,暂不同意易鲸捷数据库上线,“只要是监管部门松口,分分钟都可以(上线)”。
推迟上线
外界最大的质疑在于,靠分布式数据库起家的易鲸捷,能否做出技术难度更高的银行核心交易系统数据库。
金融业目前使用的数据库仍以集中式为主,但分布式是大势所趋,在海量数据、高并发下有计算优势。
某国有商业银行的支行行长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银行核心交易系统数据库的开发难度在于,数据储存量大,且要保存多年,还要保证系统不宕机。此外,每个银行针对客户的需求还要做一些定制类的开发,比如要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税务系统单独去开接口,“对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
贵阳银行采购易鲸捷数据库后的三年时间里,一直没能上线。
易鲸捷对上线时间原本比较乐观。据公司内部文件,建设目标分三个阶段:
2020年6月底前,实现平均成功率99.999%,并于2021年顺利实现贵阳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双库并行”方案,其中主库使用国产易鲸捷数据库。
2021年9月底前,实现银行金融核心、图形前端、流程银行、信贷系统等典型应用易鲸捷数据库改造并上线。
第三阶段全面对贵阳银行信息系统进行规划、改造,于2022年7月底前实现全场景应用系统国产化改造。
公开信息也能看到,易鲸捷数据库的上线时间有所推迟。
2021年5月,易鲸捷股东中国软件(600536.SH)对易鲸捷的评估报告显示,贵阳银行采购的核心交易主库计划2022年上半年正式上线。显然未能成行。
再有动静已经是两年后的2023年5月,贵阳银行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易鲸捷国产数据库应用项目进入测试阶段,正在有序推进各项测试工作。
11月2日,又有投资者在贵阳银行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询问易鲸捷国产数据库进展,董事长张正海答复,“贵阳银行新核心业务系统目前已经完成开发测试工作,系统进入上线准备阶段,预计于2023年11月3日17:00至11月6日8:00进行系统的上线工作”。
直到11月6日,贵阳银行发布公告称“新系统已成功上线”,但未声明采纳何种数据库。
对于易鲸捷作为备用跟随库的现状,何欣解释,比较成熟的银行核心交易系统,从研发到上线一般在18-24个月之间。但贵阳银行项目有很多创新,比如全栈核心业务系统、eCas4.0在银行业的首次运用,因此耗时较长。
他还补充道,早在2021年初,贵阳银行便与Oracle签订合同,让Oracle和易鲸捷双库并行,互为备份,做了一个比较保险的架构。易鲸捷数据库在性能上是可以的,但数据库不光靠性能,“真正拿来上线的话,我们还想多测试一下”。
易鲸捷位于高科1号C座的24层。赵继林/图
“没有城市敢这么做”
贵阳市高新区长岭南路高科1号C座顶部,“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几个大字十分醒目,易鲸捷就位于大楼的24层。
除了易鲸捷,网易好物、麒麟软件等互联网公司均在此落子。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起步于2012年。发展大数据产业,被贵州认为是换道超车的一次绝佳机会。2015年,国家在贵州设立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中国大数据安全及自主可控问题。
对易鲸捷来说,此前从未染指过银行核心交易系统数据库,在技术上面临很大挑战。同样,对贵阳市政府和贵阳银行来说,押注易鲸捷也称得上是一场冒险。
一位曾参与投资易鲸捷的贵阳国资代表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2015年末,贵阳国资了解到易鲸捷,并拜访了易鲸捷的技术团队,启动了长达半年的尽职调查,访谈对象包括腾讯音乐(NYSE: TME)、三大电信运营商等。
投资易鲸捷之前,易鲸捷与贵阳国资签署协议,约定贵州易鲸捷为总部,上海易鲸捷与美国易鲸捷为贵州易鲸捷的子公司。“投的时候,我们答应说,先投入2000万元。”
一位贵阳政府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虽然易鲸捷知名度不大,但做的是分布式数据库,当时的领导也都看了,技术是比较新的。“它的问题就是没有人用,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验证。”
张雪蓉坦言,贵阳大数据开始起步较为缓慢,能引来一家数据库企业,当作是宝贝,甚至当作独角兽来培育。“全国没有一个城市敢这么去做,我们拿的是真实的应用场景,让他们验证数据库。”
2016年-2019年,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有限公司、贵阳市服务外包及呼叫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贵州省创业投资促进中心、贵阳市综合保税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安新区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等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以增资的方式陆续成为易鲸捷的股东,累计投资1.28亿元。
贵阳市政府多位人士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初投资、引进易鲸捷看重的是其海外技术。据易鲸捷官网介绍,公司是“国内极少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数据库厂商”,研发团队源自天腾公司,具有30年的技术沉淀,团队建制完整。
易鲸捷最初由美籍华人李为冲担任董事长,李静作为其中国籍妻子担任法定代表人。李为冲有着光鲜的履历,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金融与计算机化工双博士学位。创立易鲸捷之前,李为冲先后在朗讯、埃森哲、惠普、中国联通等企业出任高管。其中,请姚明为联通新时空代言成为宣传推广模式的一个经典案例,曾轰动业界。
一位接近李为冲夫妇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李为冲风度翩翩,谈吐非凡,性格也较为温和。李静则偏强势,早年做过服装生意。易鲸捷成立以后,李静也参与公司日常管理。
“原架构基本上就是小型的跨国公司。”一位易鲸捷前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早期易鲸捷在融合型分布式数据库领域较为领先,团队中多人是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的同事或者学生,技术阵容比较豪华。
美国易鲸捷先于贵州易鲸捷诞生,一个成立于2015年年初,一个成立于年尾。用李静自己的话形容是“先有儿子后找的爹”。“我对美国团队最大的要求,是将开发数据库的技术传承给国内研发团队,这件事情在美国团队也不是一个秘密。”李静说。
易鲸捷位于贵阳市高新区的总部。赵继林/图
小公司揽大项目
为了验证易鲸捷的技术可靠性,贵阳政府选择贵阳银行、贵阳农商行为试点,先从沙箱项目做起。
所谓沙箱,是指用于开发、测试和实验目的的虚拟数据库环境,与生产环境数据库完全隔离。
何欣说,贵阳银行原有核心业务系统于2005年建设并上线,使用的是IBM的Informix数据库。因为系统老化,性能下降明显,运维堪忧。
南方周末记者获取的一份内部文件也印证了这一点。文件提到,“2020年3月核心系统错误地将密钥同步程序放在换日中处理,导致日终错误地连续切日,造成当天大量生产数据紊乱,十几名工程师,连夜修复十余小时才解决;2020年5月出现生产事故,银联、核心逻辑错误,导致重复入账,造成银行短款”。
何欣进一步解释,随着贵阳银行客户规模的增加,不管是数据库还是应用系统,在业务承载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此外,为响应国家信创产业发展、银行金融科技制度自强自立的要求,贵阳银行也在做国产化替代。
易鲸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
在2019年1月14日一份给贵州省原副省长李再勇的工作汇报中,易鲸捷称,推广其数据库具备重大的战略意义:“解决国家在金融、政务、通信等核心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数据库核心基础技术的突破将带动整个行业效率的提升;替换占国内市场90%左右以Oracle为首的国际数据库,并可对外输出至一带一路乃至欧美市场,从两个角度有效的降低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
李再勇批示,要从制度支持角度,努力把易鲸捷打造成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年11月21日消息,李再勇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但消息未披露李再勇落马是否与易鲸捷有关。
一位与李为冲夫妇共事多年的易鲸捷前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与李为冲不同,李静规划能力特别突出,能掌握客户的核心需求。“贵阳银行、贵阳市政府以及参与的厂商想要什么,她都能清楚了解,做局的能力比较强。”
2019年2月2日,贵阳银行国产数据库建设核心业务沙箱测试系统项目成交,易鲸捷成为唯一供应商,中标价4398万元。根据公告,本次采购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原因是“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
为何采用单一来源方式招标?何欣表示,贵阳银行采购是依据财政部2018年2月5日实行的《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如果我们违法了,我觉得可以依法追究。如果依法合规,我觉得就没问题,不需要再解释了”。
根据项目规划,贵阳银行利用易鲸捷数据库搭建核心业务沙箱测试应用系统,把该系统作为现有核心业务系统的沙箱,在沙箱上利用核心业务系统的交易数据,进行易鲸捷数据库的测试验证工作。
同年3月8日,贵阳农商银行购买了易鲸捷另一个项目——国产数据库应用试点,成交金额1.23亿元。该项目采用互为备份、自由切换的“双库并行”方案,已于2021年5月正式验收。
贵阳农商银行一位项目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双库并行方案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Oracle为主库,第二阶段以易鲸捷为主库,第三阶段就是将Oracle彻底排除出去。
不过,该负责人坦承,目前易鲸捷还未成为主库,“先要承认差距,再把自己的东西推上去,让人家在边上再替我们站会儿岗,这是一种比较谨慎的做法”。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易鲸捷员工结构显示,拿到银行订单时的易鲸捷尚属创业公司,规模不大。2017年-2019年,员工人数分别为69、100、144人。其中技术人员分别为46、74、105人。全公司硕士不足20人,博士仅1人。除此之外,易鲸捷在美国的团队还有三十余人。
此外,根据中国软件股东权益评估报告,2017年至2021年6月,易鲸捷研发费用合计6289.22万元,其中2017年研发费用为0,2018年也仅有103万,2019年为1964.71万元。
大部分收入外包
表面上看,易鲸捷前期获得了贵阳银行和贵阳农商行的大额订单。但实际上,易鲸捷并没有获得多少收益。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易鲸捷与贵阳农商行签订的1.23亿元订单中,自有产品部分仅为2597.09万元,占比为21.11%;与贵阳银行签订的4398万元的合同额中,自有产品部分仅为1092.51万元,占比24.84%。其大部分收入通过外包实现,甚至部分对外采购收入成本倒挂,导致公司连年大幅亏损。
根据中瑞世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瑞世联)2021年1月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2017年-2019年,易鲸捷营业收入(母公司口径)分别为228.58万元、1501.13万元和9156.68万元;净利润(母公司口径)分别为-185.98万元、401.66万元和-4932.69万元。
前期不赚钱,易鲸捷为什么还要开发难度更高的银行核心交易业务系统?
一位易鲸捷股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李静对外宣称对信息安全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但实际情况是公司一度面临破产边缘,不得不寻求转型。
2019年10月-11月,易鲸捷资金链危机,公司账上没钱,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李静与股东彭翼敏还曾多次以6%的年息向易鲸捷出借资金。
上述股东透露,易鲸捷早年创业期间,虽然有诸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客户,但单个订单额不大,几十万到上百万元。李静曾不止在内部会议上谈到,“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做到头”。
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公司年销售收入也只有二三十万美元,但团队一年所需要的花销却超过500万美元。
事实上,在做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及数据库这件事上,夫妻立场并不一致。李为冲多次反对,公司CEO丁洪也坚决反对。“但李静看到了市场,坚持要做。”上述股东说。
一位接近李为冲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为冲性格很谨慎,加上公司的亏损不断垒高,并不愿意再下注银行核心交易系统,与李静分歧越来越大。2019年10月7日,李为冲和李静协议离婚,李为冲卸任董事长,将一手创办的易鲸捷全部交给了李静。
针对易鲸捷的诸多问题,南方周末记者多次联系李为冲,他以“不方便”为由婉拒了采访。
2019年12月,李静在北京家中地下会议室召开会议,公司骨干和贵阳国资代表共计二十多人参加,但将代表美国团队的李为冲和丁洪排除在外。
一位参加会议的股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次会议,李静要求公司全面转型,以银行核心业务为基础,并决定脱离美国团队,李静在会上还称,“这才是公司的方向和赚钱的地方”。
“越懂技术,越知道边界,越不懂技术越敢冲。”上述前员工如此评价。
一位曾参与易鲸捷融资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剥离美国团队,与安可(安全可靠)有很大关系。“后面我们了解到,想要做核心业务系统,必须先过安可。这一关过不去,也别做什么银行核心了。”
随后,易鲸捷以192万美元的价格实现了对美国易鲸捷的全资控股。接着,美国团队解散,扫清了易鲸捷国产化最后一道障碍。
2020年10月19日,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公告,贵阳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易鲸捷国产数据库应用项目成交,总价4.26亿元。
何欣透露,该项目涉及全业务链,从前置、后置到核心、灾备系统、网络、监控管理平台、安全等相关项目,涉及二十多家供应商。其中,易鲸捷数据库项目金额仅为四千多万元,占比超10%。
成为“国家队”
对一家软件创业公司而言,充足的弹药才能维持这场“烧钱”的游戏。易鲸捷的方式便是与中国软件进行联姻,成为数据库领域的“国家队”。
中国软件是一家大型高科技央企,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子)控股。
李静全盘接手易鲸捷的2019年年底,开始与中国电子接洽投资事宜。2020年5月,中国电子与易鲸捷达成了排他性投资意向,将通过两步完成对易鲸捷的投资:先是通过中国软件收购李静所持易鲸捷的部分原始股,再完成进一步的增资扩股。
2021年4月,中国软件正式投资易鲸捷,以5678.9702万元的对价持有易鲸捷7.6438%的股权。一年后,中国软件又决定增资,拟采取直接投资+新设控股子企业“中软金投”投资的方式,以22.91元/1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合计出资不超过3.89 亿元(按权益计算,实际出资不超过18192.13万元),认购易鲸捷新增最多1697.23万元注册资本。
根据中瑞世联的评估报告,中国软件对易鲸捷的这次增资,较账面值溢价近18倍。
2023年2月21日,中国软件董事会发布公告称,公司出于审慎和控制投资风险的考虑,对实际投资付款进度进行了适度控制。截至2022年11月10日,公司缴付易鲸捷增资款1791万元,中软金投缴付增资款4724万元,合计持股比例增至11.09%。
这一投资额,与“合计出资不超过3.89亿元,合计持有不超过易鲸捷25%股权”的原计划相去甚远。
8月17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对中瑞世联出具警示函,提出对易鲸捷的“营业收入预测数据依据不充分”。第一次评估项目中未对企业提供盈利预测数据的可实现性进行充分分析复核,第二次评估项目中未充分关注易鲸捷大额订单延期的原因及对未来收益的影响情况。
此外,警示函提到,“2次评估报告中明确使用了‘第一’等表述,但底稿中无充分证据支持相关表述”。
此后,易鲸捷再无大的融资动向。
一位曾在易鲸捷任职多年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易鲸捷早期的融合型分布式数据库比较领先,但随着其它公司快速崛起,易鲸捷技术优势逐渐不再,公司战略也出现一些问题。“归根结底一定是快速上市,然后拉到资源,扩充研发团队。一项世界级的技术,依靠一两百人的小公司,怎么拿到领先地位?”
国产数据库之争愈演愈烈,如今人大金仓、达梦、南大通用和神舟通用被誉为国产数据库“四朵金花”。新进场的不仅有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IT巨头,还有针对细分市场的小型创业厂商,如星环、Pingcap等。
另一位曾负责易鲸捷融资的前员工指出,公司即便想上市,也很难符合标准。一是收入不达标,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单一客户,除了贵阳银行与贵阳农商行,易鲸捷基本没有大的客户。
一位易鲸捷前员工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从10月份开始,易鲸捷开始陆续裁员,理由是“因为融资问题以及人员正常优化”。
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
责编 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