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甲午沉舰考古:重回大众视野,是文物最好的归宿

海报新闻记者 贺辉 郭由 廖宁 威海报道
  穿越威海湾120多年的潮起潮落,沉睡在海底淤泥下的定远、靖远、来远三舰得以重见天日。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威海甲午沉舰遗址入选三项重要考古成果之一。
  从2017年起,持续近七年的水下考古发掘,在威海湾陆续出水了定远舰18.7吨钢面铁甲、靖远舰210毫米炮弹、刻有“来远”舰名的餐勺和水手姓名牌等,成为确定三艘沉舰身份的关键物证。大量武器弹药、生活用品等物品的出水,犹如一块块拼图,拼凑出当时的战争状况和北洋海军官兵的生活细节,将那段历史以更立体、更生动的样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国家文物局通报称,甲午沉舰系列考古工作探索总结了一套实践可行的近现代沉舰考古与保护工作方法,填补了我国大型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工作空白,对于推进甲午海战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物教材。
图片
威海湾三艘甲午沉舰位置(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威海湾七载海底拾忆 三舰身份均获确认
  威海甲午沉舰系列调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馆组成联合团队开展水下考古。团队通过物探调查,结合造船档案和战争档案,在威海湾原北洋海军基地附近陆续发现了定远、靖远、来远三舰水下遗址。
  国家文物局相关资料显示,威海湾内水深6米到10米,三艘沉舰埋于海泥下0.5米至3米,均未发现完整舰体,仅存的遗物呈散落分布状态,遗址分布面积从850平方米至2100平方米不等。
  “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占领威海卫,对沉舰进行了疯狂破拆、打捞,并对每艘船沉没的位置、打捞情况都作了详细记载。”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周强参与了威海湾沉舰遗址发掘,并参与打捞了多件关键性文物。
图片
重达18.7吨的定远舰铁甲在脱盐池中
  威海湾水下考古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确认沉舰身份,这就要求出水带有相应文字或具备独有特征的文物。2018年至2020年,考古团队对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并成功提取了整块重达18.7吨的12英寸康邦装甲。2022年,考古团队又在靖远舰艏部发现一枚210毫米克虏伯主炮开花弹。2023年7月至9月,錾刻“来远”字样的银勺和两块写有水手姓名的身份牌出水。
  “沉舰的位置与史料完全相符,很多证物的出水,也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的战争情况和北洋海军官兵的生活场景,还原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周强告诉记者。
图片
甲午沉舰考古出水的37毫米哈乞开司穿甲弹
  国家文物局高度评价甲午沉舰系列考古工作,称其探索总结了一套实践可行的近现代沉舰考古与保护工作方法,填补了我国大型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工作空白,对于推进甲午海战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物教材。
  近七年的威海甲午沉舰遗址考古,联合团队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案。“我们大量改进了流程管理、考古设备和技术方法,在发现沉船、确定身份、调查发掘、日程安排、海洋环保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总结了相对完善的方式、方法,也磨合出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周强告诉记者。
18.7吨铁甲重见天日 身份木牌墨迹仍存
  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凭借超强的装甲防护,面对日舰围攻,屹立不退。次年2月,威海卫陷落,定远舰在威海湾受伤后自爆炸毁,舰体几乎被日军破拆打捞殆尽。
  海床2米以下的淤泥中,留给考古人员的线索所剩无几。从2018年到2020年,考古队摸清舰体残骸整体情况并陆续出水了一批文物,但多数是小口径弹药、炮弹引信。巨大的钢面铁甲提取出水,让考古队员们倍感欣慰。
图片
2022年9月17日,定远舰18.7吨铁甲被打捞出水(图片来源: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在刘公岛上的文物保护室里,重达18.7吨的铁甲静静地躺在脱盐池里,尺寸惊人。“实测宽2600毫米、高2832毫米,厚305毫米也就是12英寸。”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学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隋东升告诉记者,清政府向德国订购铁甲舰的合同记载,定远舰铁甲为康邦装甲,即钢面熟铁甲的复合装甲,主装甲带的厚度为12英寸到14英寸不等。
  “实测的厚度与史料记载完全相符,这是定远舰身份的关键证据。”隋东升解释,根据北洋海军史料记载,靖远、来远等铁甲舰的装甲厚度都达不到12英寸,拥有这个尺寸的装甲并且沉没在威海湾的,只有定远舰。考古研究人员根据弧度和出水位置推测,可能是主炮侧面的装甲。
图片
靖远舰遗址发掘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2022年夏,考古队在威海湾一处沉舰遗址发掘过程中,出水了一枚重达150公斤的210毫米口径炮弹。北洋海军铁甲舰中,仅靖远舰与邓世昌所驾致远舰装备21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因致远舰在大东沟海战中沉没于丹东海域,这枚炮弹便成了确认靖远舰“身份”的关键证据。
图片
确定靖远舰身份的21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弹(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考古人员于2022年在刘公岛旅游码头南侧发现了零散分布的磁异常点,并于2023年夏季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沉舰位于刘公岛码头的航道上,是旅游渡船的锚地,因此受到了长期扰动。”周强介绍,这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干扰和困难。
图片
錾刻“来远”字样的餐勺(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图片
墨书“来远三等水手于盛元”身份木牌
  经过考古发掘,先后出水了勺柄上錾刻有“来远”字样的铜勺和两块毛笔墨书的身份木牌,其中一块木牌写着“来远三等水手于盛元”,另一块正面写有“来远一等水手张长发”,背面为烙印的“行”字。隋东升称,据推测这是水兵的通行证,用于登上军舰或出入海军基地时证明身份。
图片
墨书“来远一等水手张长发”身份木牌
  据公开史料,来远舰是北洋海军的一艘主力铁甲舰。1895年2月,日军鱼雷艇偷袭威海湾,来远舰中雷沉没。威海卫陷落后,舰体大部被日本打捞拆卸。
图片
来远舰出水的生活用品(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威海甲午沉舰遗址还发掘出水了大量生活用品,如瓷碗、叉子、皮鞋、烟袋锅、灯、麻将、象棋、剃须刀、铜锁、纽扣、木梳等。“这些种类繁多的个人用品,给大家呈现了一群更加丰富、立体的北洋海军将士的形象。”周强说。
图片
来远舰遗址考古出水的剃须刀(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考古证据纠正历史谣传 甲午沉舰终得归宿
  “出水的大量金属类文物需要修复,像铁质文物在海水里浸泡了一百多年,出水后要做脱盐处理,修复完成并开展研究之后,才能对外展示。”周强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大量沉舰文物的出水,关于文物的研究和解读也同步展开,尤其是发掘出水的很多史料中没有记录的武器装备,也对海战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于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的失败,长期以来,网上流传着诸如炮弹里填沙子、大炮上晾衣服、锉刀锉炮弹等传言。“随着我们考古发现,不断有新证据、新材料证明这些都是谣传。”周强告诉记者。
  “一些影视作品中有炮弹用锉刀打磨后才能装进大炮的情节,但我们出水的大量弹药显示,当时的制式武器不可能出现这种误差。”周强介绍,炮弹里填充沙子是当时各国海军给穿甲弹配重的统一做法,以便精确计算发射距离和角度;定远舰主炮高度将近三米,正常人是不会爬那么高去上面晾衣服的。
  周强透露,目前很多出水文物暂时还无法准确判定是船上哪个部位的构件、具体功能用途是什么,其中涉及大量知识盲点。“如果实在判断不出来,也可以把文物先展示出来,邀请民间的海军史爱好者一起参与文物的研究、解读。”
  “威海市摄影师协会的崔磊副主席全程跟拍我们水下工作和文物照片,他说作为威海人能把多年磨练的技能用在这上面,感到非常荣幸。”周强告诉记者,威海甲午沉舰遗址考古工作期间,当地从政府到民间都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和配合,市民们的热情让许多考古队员为之动容。“我们住宿的宾馆老板得知是在做甲午沉舰水下考古,主动免费提供了很多单独消费的用品。”
  今年以来,考古团队与威海市中小学联合开展了甲午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向威海的青少年展示这项考古工作的意义。隋东升每周都会给当地中小学生上历史教育课,学生们对于这段发生在身边的历史充满兴趣。
图片
亲手打捞出水的餐勺确认了来远舰身份,周强十分振奋(图片来源: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甲午的屈辱和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节点,时刻警醒我们牢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周强告诉记者,此前民间对打捞甲午沉舰的热情一直非常高,但都没有成功。“对这段被国人广泛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考古发掘,也是对老百姓有一个交代。”
  考古团队的工作船上,“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守护精神文明家园”的红色横幅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周强认为,通过水下考古让这些文物重见天日,回到大众视野中,是甲午沉舰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