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9的红米K70 Pro,让我直呼好家伙

红米的最新发布会都看了吧,谁也没想到,红米居然和兰博基尼搞在一起了,推出了联名款的K70 Pro冠军版。从AMG F1到兰博基尼,主打性价比的红米的联名伙伴却一直都是汽车中的的豪华品牌。
图片
这次虽然和兰博基尼联名了,但是价格并没有受到影响。
Redmi K70 Pro 3299起,Redmi 70标准版 2499起,Redmi 70E 1999起,三款机型整体配置都有提升,可以说是加量不加价了。性价比依然十足。
而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新系列中的超大杯——Redmi K70 Pro。看看新一代的红米用起来还香吗?
漂亮的不像性价比
这次我们拿到的是K70 Pro中的黑色版,也就是官方所说的墨羽
图片
初上手,会发现新的K70 Pro变得雅致不少。这和预想的不一样啊,望了望手里的K60,上一代还是“傻大黑粗”,这一代变身成“优雅绅士”了?
图片
和我正在用的K60对比后,发现K70 Pro已经进化掉了屏幕支架,减小了黑边的宽度,再加之边框从塑料升级到了全金属材质,让K70 Pro看上去多少有点小米14那味儿了。
图片
背面的改变,让我更加确信上面的想法了,后盖从油腻且爱沾染指纹的塑料换到丝绒玻璃,不仅摸上去如大腿般,并且还不留指纹。
图片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摄像模组的Deco,说实话,今年K70的Deco设计,多少有点东西。这种贯穿+悬浮的设计,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台以性价比取胜的机器。三个摄像头和闪光灯,同样被金属圆环箍住,放在这一大片玻璃上,构成了K70 Pro雅致的最后一块拼图。相比米14的方块,个人觉得这个更好看,就是不知道MixFold的用户怎么看
图片
图片
2K原神你见过吗?
屏幕和性能作为K系列的两板斧,这次K70 Pro也都没落下。
除了地表最强的Soc——骁龙8Gen3以外,K70 Pro也配备了LPDDR5X和UFS4.0的存储配置。集齐了“3+4+5”的顶级配置,还要有对应的散热。
图片
图片
根据卢伟冰的介绍,K70 Pro的散热系统升级到了5000mm²不锈钢环形冷泵,相比上代的超大VC,环形冷泵散热的能力和速度都更快。再加上上面提到的全金属的边框,这次的散热看上去确实很“狂暴”。
图片
当然,这只是PPT上看到的,最终效果怎么样,只有“原神,启动”才能知道。画质全部最高,帧率调到60,绕着须弥城跑半个小时。开跑前,用热成像仪记录下正面,背面和侧面的最高温度分别为32.1°,31.5°,30.6°
图片
半个小时后,三个点的最高温度为43.3°,43.6°和39.9°。因为背面握持的地方避开了最热的摄像头部位,所以实际游玩中,并没有因为温度上升而感到不适,但金属边框还是有点热的,看来金属边框在导热快速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体验上的不悦。
图片
除了传统性能上的进步,第三代的骁龙8处理器在AI计算上还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以榨干性能为主的K70也没有浪费这块算力,推出了基于澎湃OS的狂暴引擎3.0
图片
这次的狂暴引擎就突出俩字——AI,发布会上说过了,咱就不重复了,反正就是AI已经深入到狂暴引擎的各个方面。我们直接看AI带来的改变——2K分辨率的原神
原神,再次启动!只不过这次渲染的分辨率达到了2K,形成了点对点渲染。当我第一次打开这个功能的时候,有种从1080P显示器切换到4K显示器的感觉——一切都清晰了
图片
图片
上为AI渲染的2K画面,下为正常游戏画面
通过上面的游戏截图可以看出,无论是人物还是周边环境的细节,2K的点对点渲染都把游戏的清晰度拉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放大后,2K分辨率带来的震撼更大了,朦胧被锐利所取代,那些游戏美工花费长时间搭建的场景,更加打动人心。总之,就是沉浸感变得更强了。
图片
左为正常画面,右AI渲染的2K画面
那么,红米,代价是什么呢?
测试前要注意,目前的狂暴引擎版本还比较低,在开启2K渲染后,最高帧率被限制在30,等升级到最新版,就可以体验60FPS+2K了。所以这次我们测试的条件,是在开启AI渲染2K分辨率下,30帧的游戏表现。
看来只有再次实测,才能明白高分辨率是否会带来热量的增加。这次,正面最高28.8°,背面最高27.8°,边框最高27.8°
图片
须弥城继续跑图,半个小时后,正面最高温度42.5°,背面最高42°,边框最高36.8°,看来澎湃和狂暴引擎把骁龙8Gen3的AI算力发掘很到位,分辨率提高,并没有带来温度上的增加。
图片
当然,AI也不只是体现在游戏方面,发布会上还介绍了K70 Pro在AI帮助下实现了精准控温和性能调度,看来这次的“狂暴调教”真的是把这颗Soc榨干了。
K70 Pro:我4000nits亮度 小米14:?
屏幕作为红米K系列的第二板斧,这次带来了第二代的2K国产屏幕。分辨率和尺寸都没有改变,但是因为采用了定制的华星C8发光材料,峰值亮度达到了4000nits!要知道,新一代的小米14,也才只有3000nits!这也是目前市面上峰值亮度最高的手机没有之一!如果不用这块屏幕来看HDR内容,那真的是浪费了,所以如果有购买了K70 Pro的小伙伴,一定要去看HDR视频,才能体会到这个屏幕的精彩之处。
图片
除了峰值亮度,手动和全屏激发的亮度也提到了700nits和1200nits。采样率也升级了,2160Hz的瞬时采样率和480Hz触控采样率。
大家最关心的护眼方面,这次直接从上代的1920Hz PWM调光,升级到了现在的3840Hz超高频的调光。除了更护眼,更亮,AI也加入到这次的屏幕调度中,在触控和画面上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
图片
光影猎人,超越扫码
虽然红米的用户常常自嘲“能够扫码”就好了,其他要求不高,但现在手机有很大一部分的价值就在于随身记录。毕竟,在目前的技术中,手机是唯一且快速地留下此时此刻光影的工具。
图片
作为K60标准版的用户,坦白地讲,它并不能令我满意,虽然有光学防抖(O.I.S),但成像素质还有待提升。但在试用K70 Pro的过程中,新一代的光影猎人相机,改变了我对K系列的看法。
这次K70 Pro搭载了3颗摄像头——主摄,2倍光学长焦,超广角。其中主摄和2倍长焦分别采用了光影猎人800和光影猎人400相机
图片
虽然型号上略低于小米14系列上的光影900,但在实际体验中,它们却带来了不小的惊喜。这次光影猎人800带来了高达13.2档的动态范围,这意味着在大光比下,它可以很清晰的记录高光和暗光细节。
图片
在实际的拍摄的样张中,高动态范围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上面这张图片中的玻璃反光和铁罐生锈的细节都很好保留下来,以及下面室内样张中的灯光和玻璃门上的标识,也都被完好地捕捉下来。
图片
光学2倍的加入倒是令我很开心,毕竟微距镜头用到的机会不太多,而2倍光学在人像和扫街中,用到机会非常大了。
先对比下主摄和2倍之间的色差,在日常环境中使用,两者之间几乎没有色差,但在极其光线复杂的情况下,就会有些色差的情况出现。总体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图片
图片
除了光影猎人的加入,这次夜枭算法的也是下放到了红米上,本来在拍摄夜景前,没有期待太多,但是看过拍摄的样张后,好家伙,这红米也能当夜视仪了。
图片
图片
除了亮度高,这些夜景在色彩还原和噪点抑制上,K70 Pro表现得也不错。不过在一些光线复杂的场景中,它的照片合成速度会比较慢,这时如果手抖,就会出现糊片的情况。
综合这几天拍的样张来看,这次K70 Pro和光影猎人的组合,的确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大家日常的拍照需求,看来这个“能够扫码”的梗用不了多久了。
红米K70 Pro 合格的旗舰机
除了详细测试过的性能,屏幕和照相,K70 Pro的其他的一些地方,相比K60也有升级,比如震动强力的马达更宽的顶部扬声器,这些都让我这个K60用户有了更好的体验。最后就是续航方面,120w快充+5000mAh的配合,也是非常成熟的一套方案了,无论是充电速度还是续航时间都令人满意。
图片
这次K70 Pro是一款很难有短板的性价比旗舰机,性能和屏幕两个传统艺能的延续,光影猎人也把影像的技能树也给盘活了。更不容易的是,这次红米依然保持了自己性价比的传统。
从K70 Pro,K70到K70E,每一款都成为了该价格挡位的守门员。今年也是红米扛起“性价比”大旗的第10年,从红米1开始,每一代都成为了当年追求性价比客户绕不过去的产品。这大概也是红米的责任吧,让那些还在奋斗路上的人也能体验到最新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