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 左右逢源,柯文哲的地位和能量不可小觑

图片
图片
王义伟/文 今天是2023年11月30日,距离2024年台湾大选(2024年1月13日)还有43天。
自11月24日非绿阵营整合失败,台湾大选出现三组参选人之后,刚刚过去一个星期。
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柯文哲的支持度会跌得这么快。
昨天(11月29日),台湾美丽岛电子报公布第78波民调,调查时间为11月24日、27日、28日,也就是三组候选人出现之后。结果显示,民进党赖萧配支持度36.3%、国民党侯康配支持度31%、民众党柯盈配支持度18%。
在成为侯友宜的副手之后,赵少康曾经表示,要将柯文哲的支持度打到20%以下,这样国民党就可以放心了。赵自己大概也没有想到,他的话音刚落,柯文哲的支持度真的就跌落20%以内了。
蓝营方面自然是喜出望外。蓝营媒体《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题目是“看看新民调,‘让六趴’的心魔可放下了”。
社论表示,根据多达五个不同机构的最新民调,在三组参选人出现后,赖萧配虽仍保持领先,但侯康配已紧追在后,差距都在误差范围内。至于排名第三的柯盈配,则落后侯康配4%到11%不等的距离,吊在车尾。当初蓝白合的协商过程中,柯文哲在自己是否给国民党“让六趴”方面反复纠缠,终使合作破局。如今新民调揭示的真相,却显示“让六趴”的是蓝营。蓝营“让六趴”的心魔可放下了。
社论历数柯文哲在蓝白合协商过程中的种种不当言行,质问“看到这样的形势发展,不知柯文哲作何感想?从酸国民党‘逼婚’开始,到呛蓝营要他‘让六趴’是反科学,后又批对手‘暗算’、‘设局’,柯文哲从头到尾都在卖弄口才赚声量,却缺乏一个政治人物的合作真诚。如今新民调接二连三出炉,面对自己落居第三的处境,他还能指责这些新民调都是不科学或造假吗?”
在笔者看来,柯文哲民调落后,至少以《联合报》为代表的蓝营媒体的表现有点过了。
因为,此次大选,柯文哲的地位是特殊的,他的能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处在蓝、绿两大阵营中间,柯文哲及其民众党(白营)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这种特殊的地位,从政坛的角度看,给了蓝、绿两大阵营的政治人物一个过渡地带。无论蓝营,还是绿营,失意的政治人物可以到白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不必背上一个“叛变”的骂名。虽然也有媒体称民众党“招降纳叛”,但无论是蓝营的人还是绿营的人,到白营落脚,总比由蓝变绿或者由绿变蓝,承受的压力要小得多。其次,从选民的角度看,上至领导人大选,下至县市长乃至村里长选举,一直以来都是蓝绿两大阵营轮流执政,有的政治人物及其家族甚至是雄霸一方几十年,一些选民早就对蓝绿均不满意。白营的出现,让选民多了一个选择。
柯文哲能够当选台北市长并连选连任,和他(以及民众党)处在蓝绿之间的特殊地位,有直接的关系。
除了地位特殊,柯文哲的能量和做法,也是有段位的。
以此次大选为例。
蓝白合失败之后,柯文哲看似轻描淡写地抛出了一个“两亿美金”的疑团,结果全台湾的媒体都在猜测,到底是谁拿着两亿美金来收买柯文哲。然后,柯文哲又抛出三个嫌疑人,不说具体名字,只说姓余、姓季、姓魏,其中姓余的是商人,姓季的是将军。这又引发了媒体一波采访、探秘热潮,逼得疑似当事人和机构不得不出面接受采访、发表声明进行澄清。
这样的操作,使得柯文哲虽然支持度下滑了,但网络声量却远远高出侯友宜和赖清德。
再比如,侯友宜表示,如果他当选,就要和大陆重启沟通ECFA。对此,柯文哲回应说,要先把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通过后,再讨论货贸,最后才是服贸。至于开放更多大陆学生到台湾就学引起一些人的疑虑,柯文哲认为,不会一下子就门户洞开,一定要先算一下容量,有多少以及如何进来。凡事要有计划,“都可以做,但要under control(掌握之中)”。
这就是柯文哲的精明之处,蓝营、绿营的政策,他都可以拿来成为自己的主张。如果蓝、绿的政策在选民看来都有所冒进,这更是柯文哲机会,他只要稍加调和就能为己所用。
总之,对于蓝、白双方,包括郭台铭,要团结协作,不要互相拆台,这才是正道。
他们应该都明白其中的道理。